現代番外7:麵包和玫瑰(1 / 2)





又過了一段時間,她發現自己拍短視頻還可以得到打賞以及平台的分成,便也開始自己用手機拍一些視頻。單純拍視頻的效果並不好,她便去視頻網站學專門的剪輯方式,還花了幾十塊錢買PS課來聽。慢慢的,她的水平越來越高,也可以發出不錯的視頻,雖然看的人還是少,但偶爾還能得到大家的投幣和點讚獲得一點點小小的收入。

她發現有很多互聯網上的人都生活在很好的環境,她們並沒有生活在小山村或是進城在流水線上打工的經曆,便分享很多自己小時候的故事以及拍一些流水線上的照片給大家看。她也學著那些人起一些很勁爆的標題,比如《我的小夥伴靠打工賺來一輛豪車》這種很驚人的標題,雖然實在沒有什麼可參考性,但反正也算不上騙人,隻是用真實的事件誇大可以得到更多的流量就好。

漸漸的,有更多的小夥伴來看她的視頻,也給了她的生活很多的建議,比如推薦她去附近口碑比較好的地方進行技能培訓,還有人勸她可以考個成人自考大專,難度比自考本科要簡單一些。她試圖去網站看,後來發現想考大專需要高中學曆,但是自己沒有,便先去自考高中。自考的報名條件很寬鬆,所需要的錢也不多,而且並不是全日製的。這樣她可以打工的時間會變少,但好在這裡是按小時結的,兩邊都可以兼顧,反正在流水線上也不需要多動腦子,她甚至一邊打紐扣一邊在心裡背著那些看到的知乎。

經過刻苦的學習,她如願畢業。她把自己的成果發在了視頻網站上,有很多人看到她所發的東西都推薦以她的用功程度可以直接去考成人本科。於是在認真複習了一年後,她終於考上了本地一所不錯的學校,雖然采用函授以及周六日上課相結合的模式,但還是有效果的。

開始她還繼續在工廠工作,但後來其他領導知道了她所做的努力,又發現了她如今在軟件設計上的水平後,便將她調到了設計車間,這裡的工作壓力沒有之前大,所需的時間也更少,對她來說很是合適。

不久後到了做畢業設計的時候,她正好把自己之前的願望和設計相融合在一起,通過改變原有的紐扣機器程序讓機器可以自選顏色和形狀,方便工人進行工作。設計發表後,很快就獲得了好評,雖然沒有到可以申請專利的程度,但好歹也算是有些作用。工廠的人用了她的想法,並且讓她成為了設計部的小頭頭。由此,她便留在了工廠,成為一名設計師。

從這裡開始,她的人生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她在網上的視頻也開始火了起來,甚至還有記者來采訪。有一次,一位女記者要來采訪工廠的情況,便來到了她所在的車間,和她進行交談。

這是一位身著職業服裝,看起來很乾練的青年女子,神情很溫柔,聲音也很悅耳,她胸前的牌子上寫著齊宜蓁四個字。不知道為什麼,看到了這位記者,小丫覺得有種很熟悉的感覺,便開始和記者熱情的聊天。

聊著聊著,記者就問她這樣努力的初衷是什麼,她想了想,把自己曾經看到的那本小說的情況複述了一遍,說這就是自己的思想啟蒙,讓她明白一個人的價值不僅是生存,更是可以為社會、為他人做出更大的貢獻。而且後來在互聯網衝浪的過程中,她也看到了很多有關於女權主義的視頻,她發現很多女權主義者對於女性走到社會工作的提議她很喜歡,其中最讓她難忘的是在女權運動之初,美國飽受種種歧視的在工廠勞動的女性提出了一句口號:“我們要麵包和玫瑰”。是啊,女性不但要活著,還要自由自在的活著,還要去儘自己所能為社會做出貢獻。無論是女性還是男性,都不應該被困在籠子裡,都不應該為了所謂群體的目標而完全犧牲個人的價值。群體是由個人組成的,如果漠視其中每一個人的權利,那麼最終就不會有一個人擁有自由和公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