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Moon hook(2 / 2)





甘國陽當初不被u看好,部分原因就是甘國陽屬於小尺寸內線,去年隻有6尺9,今年好容易長到6尺10了,還沒有對方的大前鋒高。

這是進入大學以及職業聯賽後,甘國陽要麵臨的挑戰,他會經常遇到比他更加高大的球員,高中時的一覽眾山小是不存在了。

而他的武器,是速度、爆發,以及技巧。

還有甘國陽的那雙長臂、大手和寬肩,他的有效身高比很多內線要高。

比賽剛開始,鬥牛犬就開啟了速度戰,跳球得手的甘國陽快下到籃下低位,斯托克頓的傳球精準、快速。

接到球的甘國陽運球一頂,翻身跳投試手感,球沒有命中。

這球他出手很快,不過格雷還是儘力乾擾到了甘國陽。

u的球權,他們拿到球立刻將速度降了下來,開始投入到陣地進攻。

u以約翰-伍登的u體係而聞名,這不是幾個或者幾十個戰術套路,而是一整套關於籃球進攻的哲學和原則,它讓u製霸了全美十幾年。

不過伍登的繼任者們似乎都沒有領會到u體係的精髓,或者u體係在球員變得更高、更快、更強的80年代,有些地方已經落伍需要改進了。

總之,在u反反複複的傳導球中,鬥牛犬的防守並沒有被撕破。

因為鬥牛犬的防守堅持一個原則:三秒區交給阿甘,其他人儘可能堅守崗位,加上球員們很強的體能,這讓鬥牛犬的防線韌度非常強。

而在進攻端,甘國陽開始向眾人展示他的新技能。

在兩次翻身跳投沒有命中後,甘國陽不再去低位。

他拉到了側翼45的位置給斯托克頓做擋拆,擋完後順下接球。

u設置了兩道防線,萊特跟隨,三秒區裏格雷在等著。

以甘國陽的爆發,他可以衝入內線隔著格雷來一個暴扣或者強行上籃,但也有可能被格雷和萊特夾擊,錯失得分機會。

格雷嚴陣以待,萊特緊緊貼住,甘國陽卻沒有運球往裏走,而是朝著底線方向運了兩步,接著一個u球迷再熟悉不過的動作——單腳跳勾手出手!

球在空中劃過一道優美的弧線,空心落入了網中。

格雷站在籃下一動沒動,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而萊特想要乾擾,卻沒跟上甘國陽的腳步,就算跟上了,這種大勾手,左臂格擋,右手高舉,哪怕甘國陽6尺10伱也是乾擾不到的。

輕鬆勾中兩分,現場球迷和u球員以為是個意外,畢竟大勾手這項技術大部分球員都會,但沒有人像賈巴爾那樣用的爐火純青,成為常規得分手段。

可接下來,甘國陽就用擋拆後內切大勾手這一招,連續在u的三秒區外得分。

他不僅右側可以右手勾,左側也能用左手勾。

擋拆後順下接球勾,麵框持球往裏突,突然調整腳步向外接勾手。

連著拿了10分,打得u兩個高大的內線摸不著頭腦。

法瑪爾教練在場邊氣得直罵人,嗬斥格雷和萊特,到底是怎麽防的。

格雷和萊特感覺很無辜,要不你來防試試?跟又跟不上,蓋還蓋不著的,進不進全看他的手感。

法瑪爾不得不叫暫停調整防守。

下場時,雷吉-米勒衝著甘國陽大喊:“甘,你要向u和賈巴爾交版權費!”

甘國陽回道:“你放屁,賈巴爾的是skyhook,我的是movehook!”

movehook,甘國陽自創的“移動中勾手”,別人往籃下是突破上籃,他卻在靠近籃筐,但又沒那麽近的時候勾手出手,讓防守人難以防禦。

同時又不同於一般的勾手,像賈巴爾的skyhook大部分背身接球,運球、轉身,出手,一套動作下來複雜而緩慢。

movehook麵筐使用,省去了背身、轉身技術,相當於急停跳投,但比急停跳投更省力,更防不勝防。

這是甘國陽反複鑽研技術動作,練出來專門對付比自己高大,比自己慢的防守人的,他出色的協調性和柔韌的身體,讓他的勾手動作優雅自然。

當然,他也能像skyhook那樣原地轉身勾,技術動作都是共通的。

隨著用的越來越多,後來傳著傳著,這招movehook就變成了moonhook,也因為他個子相對矮,勾手的弧線更高更圓,仿佛月亮一般。

之前的比賽中,甘國陽一直沒有使用這招,似乎就是在等著u。

貝爾曼在暫停時還問他,是不是特意針對u,讓他們見識見識的。

甘國陽卻搖搖頭,說:“衝進去扣籃太累了,熱身賽我想打得省力一點,後麵還有好多場呢。u,有什麽好針對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