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一四章 陣痛(1 / 2)

克斯瑪帝國 三腳架 1728 字 28天前




杜林找諾米菈談的兩件事恰恰都是諾米菈最關心的兩件事,第一件事是保險業務方麵的內容。

杜林和馬格斯已經在意見上達成了高度的一致,西部將作為社會基礎保障業務重要的一個嘗試基地,這個嘗試主要在於每個月會虧損多少,如何減少虧損,以及對整個西部社會有了這些基礎保障之後會產生怎樣的變化進行收集、統計。

為什麼會選擇西部,第一個原因是杜林在那裡,馬格斯相信杜林不會讓任何事情偏離他們預計的軌道,在這點上馬格斯對杜林有著無與倫比的信任。

這種信任不是沒有原因的,杜林做了這麼多的事情證明了自己的能力,雖然很可惜他就是一個混蛋,而且是一個具有野心的混蛋,但他真的很好用,還不需要過多浪費政府資源。馬格斯也相信,隻要自己不退下來,杜林就翻不了天,他了解杜林就像杜林了解他,聰明人和聰明人隻需要接觸幾次就能夠找到對方的底限,杜林也相信隻要自己做了不該做的事情,馬格斯肯定會來讓他交學費,一筆沉重的學費。

有了馬格斯的信任接下來的問題就在於如何將西部整個社會的變化有效的收集起來並且製作成一個列表,讓內閣那些人更清楚直觀的看見當西部進行了基礎保障政策之後巨大的變化,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這都是對未來全麵實施全民基礎保障政策最重要的數據。

讓杜林做,杜林的手頭的那點人做這個夠到是夠了,但是名不正言不順,有些人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比如說懼怕,把信息變動提交上去,但是西部並不缺少淳樸的持槍農夫,他們才不管你有多大的本事,隻要談論到他們口袋裡有多少錢,他們就會扣動扳機給你一顆子彈。

如果把這件事換做官方來做,那麼問題就簡單的多,加上基礎保障政策也是官方在實施,人們會願意配合官方的舉措進行基礎信息的統計和收集。這個時候,諾米菈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這絕對不是杜林因為懶或者不願意努力,萬一以後有什麼人拿著這件事上綱上線,也是一個麻煩。

第二件事就是關於移民了,現在帝國已經開始對整個國際社會發布了人才招募的通告,隻要沒有犯罪記錄,隻要是成年人擁有勞動能力,或是在某個領域內有一定的建樹,都可以申請移民,並且來到帝國生活工作。科研這部分人才可以直接獲得帝國公民的身份,然後進入學院、研究室或者是企業工作,但是另外一部分就需要在帝國住滿至少兩年,徹底的拿到了帝國公民的身份後才可以安心的住下去。

通過吸收移民來滿足隨著經濟快速增長,城市建設突飛猛進導致的用工荒也是目前內閣重要的決策,隨著各方麵的好轉和經濟上的不斷突破,讓社會生產形態已經開始發生劇烈的變化。大量的農夫開始從鄉下往最近的城市集結,優秀人才開始往商業中心轉移,這造成了一個很微妙的局麵,那就是缺少農夫的同時,依舊缺少各類工人。

一個工廠招納了一千名員工或許就意味著數以萬計的農田現在沒有人耕種了,但是從鄉下向城市湧入的農夫又怎麼可能隻有一千個?數以百萬計、千萬計甚至更多的農田都處於缺少勞動力的狀態中。農業部在上半年給內閣的報告中已經指出,如果無法把那些重要的勞動力留在鄉下,很可能兩年時間後帝國就需要從國外進口糧食來彌補越來越大的缺口,以至於有可能在局部地區發生饑荒。

內閣給出的第一份批複是加大對農夫的福利補貼,同時加快農業機械化耕種的進程,第二份批複就是引進移民,讓市場自由競爭,然後把失敗者淘汰回去繼續種田。當然,後一份批複沒有這麼赤果果的把話說明白,在有效的健康競爭機製下,人們會選擇最適合他們的職業,看,這就文明多了。不過一樣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加大競爭力度,這也是馬格斯很快就同意了諾米菈起草移民法的原因所在,帝國現在麵臨著極大的問題。

這些問題其實一直都存在,隻是之前的社會變化還沒有引起這方麵的波動。在戰爭中死去的大量士兵,每一個都是勞動力,這些勞動力的消失讓每個城市的勞動力市場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缺失。以前經濟還沒有複蘇,商業還在緩慢的運作,聯邦把大量輕工業商品傾銷到國內,所以體現不出來帝國對勞動力的緊張程度。但是這些年帝國已經完成了力量的積蓄,很多的問題都開始一一凸顯,這也是社會發展過程中必須經曆的陣痛。

如何使用移民,如何讓移民對帝國更有歸屬感,這些都是很重要也很複雜的過程,杜林不可能自己來做這件事,馬格斯也不會讓他放心來做這件事,所以在討論保險業務之餘他隨口一提,馬格斯就同意讓諾米菈來主持這個工作,算是對她起草移民法的獎勵。

杜林談到的這兩件事恰好戳中的諾米菈的一圈帶拐彎的點,她臉色陀紅的就像第一次和丈夫走進小樹林然後回家後在廁所裡與角先生親密接觸了十幾分鐘後的臉色,那是她覺得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天,如果能有什麼比那一瞬間更美好,可能她的丈夫在小樹林裡表現的更好一點的話。

當然這已經很好了,就在這個瞬間麵對丈夫的背叛諾米菈突然間就釋然了,讓那個滾蛋以後慢慢後悔去吧,她也意識到她的丈夫為什麼會背叛這段感情,因為可能在她的心裡,權力永遠比愛情更重要!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