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二七章 未校對,五分鐘後刷新(1 / 2)

克斯瑪帝國 三腳架 2176 字 28天前




海格是一個很常見的名字,常見這個詞所表示的是海格市長有可能是平民階級出身,但是他能夠把官做到聖奴林凡蒂爾斯市的市長,這說明他上麵有人,背後也有人。

從來沒有任何一個官員可以不依靠任何人做到這個地步,這和個人的能力沒有任何一點關係,因為頂層的資源永遠都是極其有限的,更重要的是這些有限的資源同時掌握在極個彆人的手中。那麼現在問題來了,彆人憑什麼把自己手裡有限的資源分出一部分給一個自己不認識的人?

這無關於道德和職業,這是天性,是骨子裡的占有欲,我的就是我的,不會平白無故的給任何人。在這個時候,就需要更多的手段去運作,去操作,簡單的就是找個手裡有同樣資源的人站出來,交換資源,然後對資源進行在分配,這就是為什麼帝國的官職越往上越難的原因,因為這些已經脫離了個人能力和執行能力的範疇,屬於另外一個領域。

一個非常常見的名字意味著海格很有可能是鮑沃斯的人,當然這也符合馬格斯上台之後的宣傳的政策,他會更加全麵和深入的將非貴族階級官員提拔到重要的崗位上,來確保獲得更多人的支持。這也是為什麼鮑沃斯能夠做到黨內第三把交椅的原因,馬格斯比那些腐朽的貴族更加明白時代的進步,權力不可能再完全集中一兩個人的手裡,隻有把利益在允許的範圍內擴散給更多人,才能獲得更加穩定的政權。

海格雖然有很大可能是鮑沃斯一派的官員,不過不管是貴族出身的新貴還是平民出身的新貴,在馬格斯的調教下都明白一個道理,資本主義是一個非常可怖,也可恨的東西。有時候它會以可愛的麵目示人,但歸根結底,資本想要壯大,就需要吃人。

海格他來參加這場由聯合建工發起的酒會,目的是什麼?

“格瑞斯先生的能量看起來很大,連您這樣的人物都能夠請來,難怪我進來的時候就感覺到有一些不同,原來是您在這裡。”,杜林吹捧了一下海格先生,他再怎麼說以前都是新黨人士,而且還是奧迪斯市的市長,海格在黨內的排名已經進入前四十八,已經進入了新黨委員會的大名單裡,排名比哈裡要低一些,可以說是位高權重的代表。

海格哈哈一聲笑,“杜林先生說的話讓我感覺自己的體重都少了一些,我們之間也彆用敬語,這讓總感覺讓我們的關係有一些陌生……”,在得到了杜林的肯定之後,海格麵不改色的引著杜林走到了就會的邊緣處,低聲說道,“今天聯邦那邊提交了一份正式的外交照會,希望重新磋商有關於《貨幣諒解備忘錄》相關的事情,內閣開會的時候馬格斯領袖非常的生氣……”,他看上去好像泄露了不該泄露的機密,但是他和杜林都沒有當回事。

一來以杜林和馬格斯的交情,還有他在社會上方方麵麵的人脈關係,總會有人主動的把這件事告訴他,況且這也不是需要保守的秘密。其次哪怕現在不說,要不了多久之後兩國外交的磋商會議就要召開,到時候肯定是滿城風雨,想不知道都很難。

與其這樣,不如賣個不要錢的人情,順便和杜林保持一個不錯的私人關係。

鮑沃斯從中期大選之後一直在和馬格斯對著乾,這種勢頭很多人其實並不清楚,隻有新黨委員會內的人才知道。鮑沃斯總是在質疑馬格斯的決策,馬格斯有時候也會反擊一下,找鮑沃斯的麻煩。人們都說哈裡將成為下一任的內閣閣主,也就是帝國的首相,新黨的新領袖,他是馬格斯意誌的繼承者,也是全力的接班人。在這種情況下,哪怕平民派的官員沒有什麼想法,也要有一些想法了。

矛盾重重的兩派之間總要有人贏有人輸,如果鮑沃斯不能夠成為下一任的新黨領袖,不能夠成為首相,他的時代就結束了。他沒有時間再等八年然後重新向最高陣地發起衝鋒,說不定他都活不過下個八年。一旦鮑沃斯退出了政治舞台,他們這些平民派的新黨成員就要麵臨一個很尷尬的局麵,在鮑沃斯之後沒有人能夠來挑大梁,撐起平民派的旗幟和脊梁。

有實力的威望不夠,威望夠的實力又不足,鮑沃斯自己其實也很著急,他也想馬格斯那樣挑選了幾個合適的接班人,其中就有海格。

但海格心裡不願意,原因很簡單,哪怕鮑沃斯非常的信任他也願意讓他成為自己政治遺產的繼承者,他也需要在下一個大選年之後用八年的時間把鮑沃斯的遺產變成自己的財富,重新整合自己手裡所有的資源並且讓這些資源願意為自己付出,換句話來說他需要用十年多一點的時間,才能夠做到今天鮑沃斯的程度,那個時候他已經六十多了。如果競爭失敗了怎麼辦,那麼他就要麵對另外一個八年的漫長執政期,到那個時候他和現在的鮑沃斯沒有任何的區彆。

七十多歲的年紀離巔峰之友兩步之遙,但是就是這兩步的距離,足以讓他無法翻越。他等於把自己接下來的生命變成了鮑沃斯政治生命的延續,到最後他也不得不選一個合適的人,然後把自己經營了半輩子的所有政治財富交托給那個人,自己什麼都不留下的隱退,偶爾從報紙上看看那些年輕人舞動這個世界的風雲。

這不是他想要的,他想要的是舒適的生活和適當的權力,當這座城市的市長就很好,他願意一直當下去,如果能夠外放到其他州當個州長就更好了,那些爭霸什麼的遊戲就讓有野心的人去玩吧。

結交一些重要的人物是海格當官以來的心得,馬格斯一直在約束資本主義快速的膨脹發展,但是大家都已經很明白了,資本主義是沒辦法約束住的。馬格斯現在能做到讓北方財團瑟瑟發抖的重要原因,是他已經執政擔任新黨領袖三十多年,乾了兩任帝國首相,在位時間太長了。長到他的權威性應該淩駕於整個社會機製之上,他的觸角已經深入到社會的方方麵麵,但是一旦他離開了帝國的政治舞台,被壓製這麼久的資本力量就會立刻反彈。

在這個時候結交杜林這樣的大企業是最保險的投機方式,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能夠成為重要的籌碼。

杜林很顯然還不清楚這件事,這份外交照會是由聯邦的外交大使直接交給帝國外交部,並沒有走漏風聲,這也就符合了海格在這裡的原因,同時也讓杜林對另外一件事產生了困惑,隻是現在不是考慮的時候。

杜林沒有就著這個話題繼續問下去,問了海格市長也未必知道什麼,最終所有的決定都是內閣做出選擇,一名市長還夠不著內閣的決定,或者說馬格斯的決定。但同時,杜林知道自己在帝國內的時間也越來越少了,他幾年前一時興起想要弄一個大計劃,這個計劃最初隻有兩個人,他和傑克先生,但是因為能夠調動的財力緣故,最終事情變得越來越複雜,加入的人變得越來越多,最後連帝國央行和內閣都被牽扯了進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