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零六章 權力其實是一種魔法(1 / 2)

克斯瑪帝國 三腳架 1747 字 28天前




帝都新的環線已經確定下來,比馬格斯在位時期的初步規劃還要大很多,直接讓帝都的城市麵基擴大了接近三倍。

根據一些小道消息說,庫巴爾上台之後北方貴族認為屬於舊貴族的時代到了,他們也不願意整天呆在北方的城堡裡等著發黴,於是在這些貴族的強烈要求下,帝都麵積擴張計劃有了新的進展。

這些人要在帝都這邊建造彆墅莊園,沒事的時候可以住在這邊。

這就讓原本的計劃行不通了,庫巴爾直接在帝都的北側計劃了一個可以說是新的城市規劃,和帝都貼在一起,這一塊地方將會用來安置北方來的貴族們。

不斷擴大的帝都城市圈給帝都的居民帶來了太多的福利,不值錢的路段變得值錢起來,那些坐擁一些農田或者莊園主的身價打著滾向上翻,一瞬間就讓一些人擺脫了貧困。

在這些因為城市圈擴張的既得利益者中,其中就有本哈因。

得益於鮑沃斯是他叔叔——這個世界的關係稱呼並不如杜林夢境世界裡那樣複雜,女的都是嬸嬸,男的都是叔叔。

他在帝都的商圈和政權的夾縫中活的非常滋潤,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裡手握權力的人永遠都不缺少追隨者,反倒是那些有錢沒有權的人,無時無刻不在揮舞著鈔票希望能夠抱住一條大腿。

本哈因就在扮演這樣的角色,他解決這些人的訴求問題。

前些年這份工作不好做,因為內閣閣首是馬格斯,可這一年多來日子就好過的多。

鮑沃斯榮登了新黨領袖之後獲得了極大的聲望和權力,儘管這一次新黨因為各種莫名其妙的緣故輸給了舊黨,在社會中依舊有一大批人看好新黨的未來,認為新黨會在八年後會卷土重來。

為了避免像剛剛發生的戰敗那樣再次輸給舊黨,鮑沃斯稍稍調整了一些新黨的方向,在新黨委員會的許可內,他認為和社會建立更多友好的,互惠互利的關係對新黨是必要的,新黨委員會主席也認同了鮑沃斯的看法,於是新黨和資本勢力稍微多了一些合作。

加上鮑沃斯的個人訴求——身為新黨內平民派的代表,那麼多從底層爬起來的新黨成員支持了他這麼多年,讓他擁有了今天的地位,他總要回饋給這些人一些東西。

有人曾經用非常通俗直白的語言來形容政治,那就是交換。

我給你什麼,你還我什麼,這就是政治的本質之一。

很多平民派新黨成員還居住在狹小偏僻的房子裡,每天上班還需要和其他人擠公共交通工具,這需不需要解決?

其中有一部分甚至隻能夠解決家庭的溫飽問題,連更好一點的生活體驗都沒有享受過,是不是需要幫助他們?

有些成員的孩子們、家人們至今沒有生活的來源,在這個社會中也缺乏核心競爭力,是不是可以改變一下?

加上鮑沃斯為了強化平民派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肯定需要經常組織平民派的活動,不僅需要資金,還需要場地,這也需要有人能夠幫助他們。

林林總總,說到底還是手裡沒有錢,這也是平民派和貴族派最大的區彆。

那些貴族成員一個個家底豐厚,錢在他們的眼裡很多時候都不是錢,或者頂多也就隻是錢而已。

這不像平民派的成員,錢不僅僅隻是錢,還是可以拯救疾病痛苦的“良藥”,是可以改善家庭居住環境的“福音”,是可以讓家人生活美滿的“幸福”,更是獲取權力的“階梯”。

在這種情況下,本哈因的作用就體現了出來,作為鮑沃斯專屬的掮客,他最近一段時間一會在幫助那些手裡有錢卻缺少政治力量的資本家和鮑沃斯對接。

這讓他活的無比滋潤,無論是一些官員,還是一些資本家,見到了他總會稱呼他一句“本哈因先生”,而不是像過去那樣,用一句“本”來概括他的全部。

榮耀感,晉升的感覺,社會地位明顯提高的感覺就像是致幻劑一樣牢牢的吸引著本哈因,並讓他充滿了動力。

清晨,從床上起來時本哈因打著哈欠走進梳洗室裡,床上一個年輕的姑娘抬頭看了他一眼,又沉沉的睡去。

已經四十多歲的本哈因覺得自己正值人生中最完美的時刻,體力充沛,精力十足,經驗豐富,還有足夠硬的靠山後台,未來十年裡他將會成為舞動風雲的人物。

這要多多感謝他已經故去的嬸嬸,否則他不可能有這樣的機會和新黨領袖如此偉大的人物搭上關係。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