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〇〇章 賺的不多(1 / 2)

克斯瑪帝國 三腳架 1759 字 28天前




在貿易行為中有一項叫做“大宗貿易”,這是隻買方一次性從賣方的手裡,用相對於市場價格更加低廉的價格購買大量商品的行為。

大多數人和企業準備一次性購買大量貨物的時候,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儘可能的壓價,以遠低於市場的價格買到這些東西。

人們似乎也習慣了在大宗貿易中降低賣方的價格,來獲取更多的機會一次性的處理掉大批商品,但這條規則並不適用於緊俏商品。

州政府的規則是任何一個企業組織一次性不能夠申請兩百張以上的武裝證,這就意味著他們一家企業最初擁的牌照上限就是兩百張。

想要從其他地方購買,價格高不說,還很難一次性買大十個以上的武裝證,如此緊俏的“商品”對於市場而言,賣方的儲存量越大,加價也就越高。

這並不是反市場的特征,恰恰順應了貿易的本質,物以稀為貴,是買方市場和賣方市場的對調。

按照塔盾保全公司執行總裁的說法,如果公司把兩百多名持有武裝證的員工一口氣轉給同一個買方,那麼他們至少要支付兩百萬到三百萬之間的溢出價格來完成交易。

因為這筆交易幫助他們節約了更多的收購行為和情報搜集工作,也節約了他們大量的時間,讓他們的計劃或者其他什麼目的能夠更快的進行。

這些都可以直接換算成錢,如果他們慢慢收攏這些數量的拍照,可能花費的金錢比塔盾保全公司開的價格還要高。

道理是這個道理,但是狄爾希娜總是有點不甘心,這群蠢貨什麼都沒有做就賺了這麼多錢,總給人一種自己吃了虧的感覺。

在接下來的談判中雙方你來我往,最終把價格確定在了三百二十一萬四千六百五十塊錢這個精確到了十位的價格上。

董事會所有成員都很滿意,因為他們是真的大賺了一筆,每個人都能分到最少十萬塊以上的收益,有些人甚至要超過二十萬,這足以他們找個地方享受生活,或者東山再起。

狄爾希娜也很滿意,她為公司一下子節約了接近六十萬的支出,她需要把這個過程彙報給董事會,讓那些蠢貨明白自己在整件事裡的付出。

雙方高層簽訂了協議之後,帝國央行的人就過來帶著他們去安比盧奧州商業經營綜合管理辦公室進行過戶和登記。

這個辦公室是在杜林“出事”前不久才成立的,商總會已經被他折騰的有名無實,名存實亡了,也做不到管理安比盧奧州的商業行為。

所以以安比盧奧州商會為主體,州政府建立了一個商業經營綜合管理辦公室,把商會那邊的權力給搶了過來。

這樣明目張膽的奪權行為在商總會內部已經形成了巨大的震怒和反響,但是麵對的是杜林這個軟硬不吃,時不時還掀桌子的人就令人覺得棘手了。

海德勒的事情還曆曆在目,好端端的一個人說沒了就沒了,還在陽光下暴曬了三天才死去。

如此慘烈的死法官方不僅連屁都沒有放一個,還說海德勒隻是失蹤,不一定就是死亡,那個被剝了皮的死者也未必是海德勒本人,畢竟從他身上找不到任何一個完整的能夠證明他身份的東西。

至於那個死者是誰,誰是凶手,官方居然也給了一種合理的意見,認為這是帶有儀式性的行刑,可能和當地的幫派仇殺有關係……。

都到了這一步,誰還敢惹杜林?

有人不講規矩破壞了遊戲規則,偏偏裁判還是他的人,這遊戲還怎麼玩?

加上杜林在這件事上造成的影響已經波及了全國,掀開了一場大幕,很多地方強勢的主政者都開始下場和商會爭權奪利,打出了狗腦子,現在就算有人說安比盧奧州那邊不合規矩,在內閣沒有出聲的情況下,也隻能捏著鼻子認了。

畢竟,杜林是特例不是嗎?

杜林的這一招殺的商會潰不成軍,成立了辦公室之後又遇襲重傷,商會連屁都憋回去用嘴打嗝放出來,生怕給杜林的人當做出氣筒找到機會一頓亂揍,安比盧奧州這邊的情況基本上已經被杜林完全的掌握,再也沒有一絲翻盤的可能。

當初不鬨,現在鬨,除了丟臉不會有更多的收獲。

在商經辦更變了股東信息之後,帝國央行立刻從西部的其他州和地區抽調了一隻兩千人的保安隊伍趕赴安比盧奧州,配合著兩百多名可以合法持槍擊發的保安組成了四支武裝運輸隊,負責金礦石的運輸。

狄爾希娜也得到了三名股東的一致讚賞,認為她身為公司總裁,完美的履行了自己的職務。

此時,離杜林回歸不到二十小時。

傍晚,施諾德收拾好自己所有的個人物品,把自己的臨時辦公室打掃了一遍。

他的辦公室就在杜林的辦公室旁邊,起初有人提議他可以直接用杜林的辦公室,畢竟一些重要的資料都在杜林的辦公室裡,他卻很好的避開了這一係列的陷阱,選擇了在旁邊重開了一間辦公室。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