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章:玉顏冰肌、因何成就、傾儘江南絲雨(1 / 2)

南宋第一臥底 龍淵 1416 字 1個月前




反正兩家是世交,楊延彬一開口就是直接發問,也沒繞彎子。

“楊世兄有所不知,”

這個時候,就見這位張姑娘微微歎了口氣說道:“原本家父也不同意我來,隻是家裏麵的生意,實在是等不得了!”

楊延彬一聽,還不知道這位張世妹是什麽意思。

這時候,就見張嶷如反而向他開口問道:“世兄不防直言相告,這高郵城……守得住不?”

“啊?”聽到了這裏,楊延彬的頭腦總算是反映了過來。

“一定守得住,”隻見楊延彬立刻篤定的說道:“高郵無恙,揚州無憂,世妹和楊世叔儘管放心!”

這時候,楊延彬已經非常清楚,他這位張世妹是來乾什麽來了。

原本張嶷如的家裏是做生絲生意的,她家的老爺子張九泰,能把江南生絲的接近四成產量都攥在手裏,不是沒有原因的。

而此時已經接近四月,正是他們家裏的生絲生意,處在生死攸關的時刻!

要說這張九泰經營生絲的時候,路數卻是別具一格,他之所以能從一個小小的下鄉收絲的“絲客人”混到如今富可敵國的程度,靠得就是一手兒招數——給養蠶戶放貸。

在這之前,往往收購生絲的商戶,一到收購季節就會競相壓價,從養蠶戶的手中盤剝利潤。

以至於這些蠶戶,蠶養的少了不賺錢,可是養的多了,卻有可能賠的血本無歸!

而張九泰卻是一反常態,他手裏有了一點錢,就把這些錢貸款給養蠶的農戶,並且商量好了秋後收購生絲的價格。到時候蠶戶可以直接用生絲來抵扣貸款。

這樣一來,蠶戶的心裏就有了底,他們和張九泰商量好了秋後的供應數量之後,就相當於是旱澇保收,保證一年不會賠錢,反而有得賺。

其實張九泰這樣做,是把養蠶戶的風險,一部分轉嫁了自己的身上。最開始的時候,大家都認為他這樣做吃力不討好。

可是沒想到幾年過後,張九泰手裏麵就掌握了大量的養蠶戶,大家都願意采用這種毫無風險的養蠶模式,跟他合作。

所以在他手中掌握了大量的生絲貨源之後,張九泰就成了這個生絲市場遊戲規則的製定者!

他很快的就用這個方法,把那些盤剝養蠶戶的無良生絲商人驅逐了出去。同時利用手裏掌握的大量生絲貨源,和綢緞商大打擂台。讓那些養蠶戶能夠得利的同時,從市場的上遊購買方那裏,又把利潤大量的賺回來!

這一來二去的,二三十年之內,張九泰一個人幾乎就已經是江南生絲的半壁江山了。

可是,眼前正是三四月之交,正是張家給整個江南養蠶戶放貸的時候。所以高郵能不能守得住,就成了張家生死攸關的大事!

如果高郵守不住,揚州也一定失守,那麽他們給蠶戶放的那些貸款一定會血本無歸。試想金國大軍荼毒之處,哪個村莊還能靜下心來養蠶?

反過來說,如果高郵守住了,整個淮南東路安然無恙。而他們張家為了避免風險,卻沒有給養蠶戶放貸的話,那他們張家這種放貸經營的模式,立刻就會崩盤!

年年都提供貸款的張家,一旦停止了發放款項,不知道有多少養蠶戶會因為手頭缺錢而無法購買桑葉(桑葉也是一種商品,所以在那個時候,桑樹也是經濟作物。)以至於賠得血本無歸,甚至是家破人亡!

這樣一來張家失去了信用,聲譽大大受損。以後他放貸經營的模式,就再也不會有人相信了。

所以現在,高郵城能不能守得住,就成了對張家來說生死攸關的問題。這也就難怪張九泰老爺子把這個獨生女兒都給派到這高郵城來,親自查問戰況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