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5章:小樓獨處靜無邊、臨窗而立,風起東南(1 / 2)

南宋第一臥底 龍淵 1395 字 1個月前




人家說的本來就沒錯,這世上說真話也有錯嗎?

要是大家對沈墨這篇檄文叱之以鼻,大可以寫文章去駁斥一番,人家張天如都說了,一定會照實刊登!

俗話說,士可殺不可辱。張天如剛才的這番話磊落坦蕩,擺明了自己的態度。如今他們這些學子在仔細想了想之後,不但火氣全消,反而還由衷的對這位張主編,生出了一股敬佩之心來。

……

更何況他們轉念一想,臨安日報的這種公正刊登的行為,無異於給整個臨安的讀書人,提供了唯一的一個了解真相的渠道。

如果他們這間報社都被人燒了,那這些學子們就是有目如盲,頓時失去了一個了解天下大事的窗口!

想到這裏的時候,這些學子們已經紛紛的轉變了態度。有一些對沈墨不滿的人,已經開始了轉頭回去,準備寫文來駁斥那篇“七殺令”了。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他們一轉頭,卻正好遇到了從長街那頭奔馳而來的禦林軍!

等到他們攔住了領軍的將領,問清了來意之後,這些學子頓時就不乾了!

“天子痛恨新宋,恨不得咬死沈墨,這又和臨安日報有什麽關係?”隻見一群白衣學子頓時就嚷嚷了起來:

“他就是把天下的報社都燒了,難不成沈墨的那篇檄文就會被他咽回去了?整個淮南東路,就能收回來不成?”

隻見這些學子們立刻群情激奮,一時之間嚷什麽的都有。不過大家卻全然沒有離開的打算,而是死死地堵住了街道上,讓這些禦林軍的軍士不得寸進。

在這種情況下,禦林軍的領軍將領也隻好帶兵返回,向皇帝稟明報社門口的情況。

等到趙與莒問明了事情的經過之後,他隻得咬牙切齒的把這口氣忍了下來。

畢竟臨安日報的名聲,在天下文人中間,口碑都是響當當的。

趙與莒剛才怒火滿胸的下達了這個命令。但是現在他仔細想來,也覺得自己的做法很有些不妥。

如今新宋政權已經建立起來了,而通州則是擺明了車馬,要跟他趙與莒針鋒相對。

這個時候,他正應該是收攏民心,力求朝堂穩定的時候。

如果他在這個時候,跟這些太學和國子監的學子對著乾,不免會給人一種錯覺。就是不管誰揍這個大宋,趙與莒的第一件事,都是先去把能說話的嘴給堵上……用老百姓的話來說,這也未免太慫了點兒吧?

所以趙與莒連忙召集自己朝中的群臣,特意將幾個大儒請了出來,讓他們也起草一篇針對新宋和通州的檄文,咱回頭也刊登在臨安日報上!

……

就這樣,天下大事在沈墨的攪動下,開始日新月異的發生著變化。

而沈墨治下的通州,則是一如既往的悶頭向前狂奔,拚命的在發展自己的實力。

大廈將傾,獨木難扶。

在這大爭之世,有人渾渾噩噩、有人銳意進取、有人隻盯著自己的利益、有人卻奮不顧身。

眾生在這沸沸揚揚的天下,都秉承著自己心中的一念,執拗的在紅塵中掙紮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