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0章:一夕美酒花滿襟、管鮑之交、同道中人(1 / 2)

南宋第一臥底 龍淵 1534 字 1個月前




在沈墨搬到通州之後,這些人也隨之跟隨沈墨來到了通州。

這些人由於跟隨沈墨日久,所以享受的津貼和俸祿也甚是豐厚。他們中間有些勤奮好學的、能夠接受不斷更新的新技術的人,也已經慢慢的做到了高位。

但是其中也不乏有些人,在不斷的技術革新之中慢慢跟不上形勢,以至於在崗位上的發言權越來越小。

更何況。現在神工營的第三批學員已經開始招收了,專業院校裏麵的那些學生們,其中學習機械和設計的更是冒得像樹林裏的蘑菇一樣快。

眼看著,這一夥“臨安派”被人前堵後追,危機感已經越來越重了。

……

今天酒宴裏的這幾個人,就是一個小小的臨安同鄉會。他們都曾是軍器監裏麵的低級官員,也是技術骨乾。

他們這幾個人賺的錢不少,肚子裏麵再有些墨水,玩法自然就有所不同,勢必要高雅一些。所以這個清雅幽靜的小院子,就成了他們經常聚會和玩耍的去處。

更何況這裏的姑娘,詩書文采上麵更是不輸於人,所以這些人也是每每在這裏流連忘返。

如今這間廳堂裏酒至半酣,幾番歌舞,酒宴上已然是氣氛熱烈,杯盤交錯,歡聲笑語不斷。五個客人再加上五個陪客的姑娘,嘰嘰喳喳的笑成了一團。

眼看著這些恩客們帶著酒意,開始手腳亂動的不老實。於是廳堂裏的這幾個姑娘笑著起哄,從邊上拿過了一個酒籌筒子來,提議大家行令耍子。

在座的這些客人,肚子裏都是隻讀過幾本書的,自然是不在乎這個。另外在姑娘們麵前顯示一下文采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於是這幾個客人也是轟然答應。

隻見他們座好之後,隨即一位姑娘便把酒籌遞到了孫守墨的麵前。

這種酒籌,很像後世用來抽簽算命的器具。隻不過竹筒裏的每一根竹簽上麵都是一種酒令的玩法,抽出來之後,大家就必須依令而行。

眼看著行令都要開始了,還有人在那裏笑嘻嘻的和旁邊的姑娘談笑,就見孫守墨手捧著酒籌,大聲說道:

“諸君!須知酒令大過軍令!再有喧嘩亂令者,罰酒三杯!”

叫他這麽一說,隻見屋子裏便立刻安靜下來,大家繃著笑意,等著行酒令。

“先從我開始!”

隻見孫守墨說完這句話,毫不猶豫的就從簽筒裏抽出了一支酒籌。

然後,就見他把竹筒放在桌子上,將酒籌舉起來念道:我這一令是……”

“以史上兩人為題,以典故或成語收束,共詠一事,敗者飲。全席無錯,令主飲。”

這個題很簡單,基本上沒什麽難度,大家一聽就放下了心。

於是,就在孫守墨的下手,李成規立刻開口吟道:

袁顯亦、曹子桓、管鮑之交。

“撲哧”一聲,滿桌子的人都笑噴了!

袁顯亦就是三國時候的袁熙,曹子桓就是曹丕。他們兩個先後娶了甄宓做老婆,這二人可不是“管鮑”之交嗎?

這“管鮑之交”是個典故,說得是管仲和鮑叔牙的事,同時也是個成語。這位李成規說得切題,除了下流之外沒什麽問題。於是在大家的哄笑聲中,就算他過了。

隨後,就見李成規下手的周守缺接著說道:

“唐太宗、唐高宗、同道中人。”

“缺德!”

讓他這麽一說,滿座男子齊聲哄笑,卻把姑娘們羞得臉上通紅,一個個羞著臉笑罵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