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9章:山東之主沈雲從、戰馬如潮、鐵甲如冰(1 / 2)

南宋第一臥底 龍淵 1379 字 1個月前




當時沈墨在擊敗李全軍隊的時候,他也隻是向著楊妙真她們幾個主要將領說了自己的真實身份,並沒有向全軍披露自己就是通州沈墨。所以現在倒也不急在這一時。

就因為這樣,所以這支山東軍團的指揮官,名義上還是楊妙真將軍。

……

在這之後,當紅襖軍終於徹底變成了沈墨的山東軍團。沈墨隨即就把自己這次帶來給山東軍的裝備,下船運到了諸城,給紅襖軍換裝。

等到這一次山東軍看到這批軍資裝備的時候,別說是旁人了,就連見多識廣的楊妙真,都完全傻了眼!

首先第一宗,船隊就給她運過來了三萬匹精銳戰馬!

這一次,楊妙真終於見識了老師出手的豪闊。他一次運來的三萬匹戰馬,使得自己軍隊中戰馬的普及率,立刻就達到了百分之一百五十!

這裏說的是山東軍團的四萬精銳野戰軍,他們原先就有三萬匹戰馬,這一下戰馬的數量直接就到了六萬。

海量的戰馬使得山東軍團中,普通的士兵都無需在行軍中步行。山東軍一下就成了一支快速部隊。

同時,這些戰馬的素質也極為精良,對作戰口令的熟悉甚至超過了山東軍所有的戰馬。因為它們原本就是沈墨淮揚軍團中,正在服役的戰馬!

在這段時間以來,西夏戰馬流入到沈墨部隊之中越來越多。這就使得沈墨的四大野戰軍,正在向著全體裝備河曲戰馬的方向過渡。

在這種情況下,原本沈墨軍隊中裝備的蒙古馬,當然就開始逐步的被替換下來。

所以這些在戰場上久經戰陣,早已習慣了沈墨軍隊號令和作戰習慣的戰馬,就成批的被沈墨運到了山東這裏。

其實跟河曲馬相比,蒙古馬也有它特有的優勢,尤其是蒙古馬耐粗飼,利於長途奔跑的優點更是極為突出。

但是與此同時,河曲馬吃苦耐勞,身材雄壯,性格勇猛堅忍,用於騎兵衝殺是最合適的馬種,所以這兩種馬其實各有各的優點。

但是在沈墨的四大軍團裏,成都軍、巴山軍、蜀山軍和淮揚軍團。由於他們開始逐漸加大了使用火器的比例,並且還裝備著厚重的板甲。所以他們對戰馬負重能力的要求也逐漸越來越高。

這樣一來,和身材較小的蒙古馬相比,健壯高大的河曲馬就顯得更合適他們一些。

更何況,對一支騎兵軍而言,戰馬的品種最好是統一的。這樣會給後勤方麵減輕不少壓力,(不同品種的戰馬,蹄鐵的型號和飼料的種類都不一樣)還可以避免作戰時馬匹速度和體力不一,造成難以協調的問題。

在沈墨後世的騎兵隊伍之中,有不少騎兵甚至連戰馬的皮毛顏色都要統一,比如有名的哥薩克騎兵就是如此。這樣在軍隊戰場指揮和騎兵衝殺作戰的時候,就會極為便利。

所以沈墨現在新建的第五兵團,也就是山東軍團,索性全部都用蒙古馬作為他們的騎兵裝備。這也是經過總參謀部經過全盤考慮後,形成的決議。

如今楊妙真她們見沈墨出手這麽重,大家不由得都對他的大手筆咋舌不已。可是他們隨即就發現,自己高興得似乎有點太早了。

因為除了戰馬之外,其他的一些軍備也隨之運到了諸城。

可是當她們看到後麵這些裝備的時候,楊妙真她們卻是驚訝的合不攏嘴!

不是因為這些裝備太好了,反而是因為這回沈墨運來的裝備,簡直是……破到不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