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7章:千載天驕豈無憑、何人說夢、天下何輕(1 / 2)

南宋第一臥底 龍淵 1403 字 1個月前




“所以若是我有這種利器在手,隻要人數上了一萬,那便是天下無敵!”

“你想一想,什麽軍隊能在步槍的射擊下,還能衝到萬人步槍軍的麵前?

所以我說沈墨的軍備足以在天下橫行,見誰打誰,誰又能敵得過?”

聽到了孟珙的這番話,就見燕白魚忍不住笑了一聲,隨後轉過臉去不言語了。

……說實話,燕娘子覺得跟孟珙這樣的人,實在是懶得開口辯解。

孟珙據說也稱得上是一位大宋難得的良將,卻把打仗想的太簡單了。

而且也對蒙古大軍的威脅,他簡直是一無所知!要說起這件事來,燕白魚在他短期培訓的時候,倒是對此有過一些了解。

孟珙的這番言論實在是太過幼稚,如今這位燕娘子甚至都不稀得苦口婆心的跟他解釋這件事。

其實西北的遊牧民族,從漢唐以前就一直是中原各朝的心腹之患。

他們這些異族往往在大國強盛之時蟄伏不動,甚至上表納貢以示馴服。

可是一旦中原王朝有了衰微的跡象,他們立刻就會過來豺狼一般撕咬這塊肥肉。

所以在漢武帝極其強盛之時,他就意識到了這是個心腹大患,於是把打擊匈奴當成了畢生的目標。

可是跟這些西北域外民族作戰,卻並不是一件那麽容易的事。

原因其實不是他們到底有多厲害能打,而是根本抓不著!在漢武帝時期,當他們幾次攻打匈奴之後,終於查到了匈奴的單於王庭所在,那時真是欣喜若狂!其實整個匈奴民族都是逐水草而居,根本沒有一個固定的王庭所在。

而他們用來跟中原大國抗衡的戰術,也從來不是用騎射硬拚。

如果仔細研讀當時的曆史就會發現,在漢朝初期,每次攻打匈奴都幾乎是一個固定的模式。

漢朝大量派兵出關之後,一路追趕匈奴卻追之不及。

他們在一直到朝西北奔到了苦寒荒漠之地。

被人調動得遠離了自己的國土之後,隨後他們的補給線就會立刻被人切斷。

在這之後,漢族大軍缺乏軍糧,又在匈奴大軍的頻頻引逗之下射光了弓弩箭支。

在這之後他們就隻能忙不迭的趕緊向後撤。

可是他們進來的時候容易,想要回去卻是難上加難!所以征伐匈奴的大軍,一次次雄赳赳的出關卻又一次次無功而返,有的時候反而還要吃上不少大虧。

而那時的匈奴從各個方麵而言,還根本沒有達到現在蒙古軍的水準,最起碼他們連馬鐙都沒有!……燕白魚心裏對這件事非常清楚,因為跟他同期的學員裏,就有人曾經提過孟珙說的這件事。

既然他們的統帥沈墨將蒙古視為心腹大敵,為什麽不領兵直取斡難河畔。

直接以數萬步槍兵打擊蒙古大軍,將他們徹底殲滅了再說。

說實話,當時這種論調支持的人還不少,甚至燕白魚的心裏也覺得有些道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