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3章:大軍相對知何意、以退為進、試探強敵(1 / 2)

南宋第一臥底 龍淵 1422 字 1個月前




眼看著城頭上死傷開始加重,此時的完顏陳和尚隻得咬著牙下令,讓自己的部隊撤入城內。

接下來,他又再次被逼著進入了慘烈的街道巷戰!……而另一邊,楊妙真帶著部隊徐徐而退,阿勒坦則是烈火燎原一般,率領著自己的兩萬蒙古軍追了上去。

楊妙真知道憑借自己斥候隊的能力,依然還是難以跟蒙古軍的斥候相抗衡。

這些蒙古人的遊騎兵像是狼群一般,他們往往在小隊騎兵追逐格殺的時候,輕而易舉的就能讓敵軍的斥候,陷入蒙古人騎兵的合圍。

因為蒙軍戰士在長期的狩獵作戰中,對於這種小規模的騎兵相互追逐、設下陷阱埋伏、呼喚友軍支援、追擊逃散部隊的作戰方式更加擅長。

所以楊妙真壓根兒就沒派出自己的斥候,而是將四萬山東軍凝聚成了一團。

變成了一個水潑不進、針紮不入的巨大刺蝟。

楊姑娘用鋼臂弩牢牢的守住了全軍,然後便步步為營的向著山東方向退去。

……要說這支山東軍,現在實際上他們的忠誠性和戰鬥能力全都遠遠的超過了沈墨的期望。

但是在裝備上卻還是以鋼臂弩為主。

雖然沈墨替他們加強了一定數量的霰彈槍和“單腿蹦”,讓他們可以在中近距離作戰時也能保證足夠的火力。

但是實際上在大兵團作戰的時候,鋼臂弩還是和步槍相差得太多了。

而沈墨之所以沒有急於將步槍裝備他們這支部隊,首先第一點原因就是步槍的生產速度現在還跟不上。

在這之前,沈墨是在率領著山東軍攻打東遼東夏的時候,才得知了金國的入侵計劃。

而那時距離現在還不過兩三個月。

急切之間想要生產出4萬支步槍,而且還要有足夠數量的彈藥,沈墨的兵工廠還遠遠達不到這樣的產能。

況且即便是有了四萬支步槍,沒有經過步槍訓練的山東軍士兵,也很難發揮出它遠距離射擊的優勢。

要知道,軍隊中所有符合標準的射手,全都是用子彈和時間喂出來的。

沒經過一年半載的訓練,想要在三四百米之外頂著敵軍衝鋒的壓力,一槍一個的射殺敵軍,那根本就是不現實的事。

所以就因為這樣,這支山東軍現在還是一隻半冷兵器部隊。

而當它麵對來去如風的蒙古騎兵時,鋼臂弩的優勢實際上還是不足以對蒙軍形成碾壓。

可是此刻的楊妙真,倒像是胸有成竹的樣子。

她率軍每天行軍數十裏,逐漸的接近到了自己的山東境內。

對於阿勒坦輕騎兵的襲擾和攻擊完全不在意。

這也讓蒙古軍對這支毫無破綻的部隊束手無策。

就這樣雙方一個進一個退,很快就從陽穀縣山麓進入了山東境內。

在這之後,阿勒坦立刻就發現敵軍的這支部隊在進入了山東之後,猛然就變了個樣子!他們在陽穀縣周圍的群山裏牢牢的站下腳跟,利用山區叢林遍布,溝岔縱橫的地形,這支敵軍營造出了一道道密集的防守工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