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1章:雷霆雨露江南行、苛捐雜稅、一掃而空(1 / 2)

南宋第一臥底 龍淵 1336 字 1個月前




這次臨安晚報上麵刊載的,可就不是什麽捕風捉影的謾罵和毫無理由的指責了,反而全都是極其詳儘的數據和事實。

在那上麵篇累牘,竟然有來自大宋戶部在稅收方麵的精確數據。有報社記者到各個養蠶的州府考察後發來的調查報告。還有那些養蠶桑絲製造的人家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和貧苦生活現狀的真實描繪。

最後這份臨安日報上,竟然還以表格的形式,羅列出了各個養蠶地區絲綢業大富商,他們本人以及家族在朝野中所依附的勢力,也就是給他們做靠山的那些官員的名字!

這一下,這張報紙的言行可謂是犀利如刀。那些百姓們看過之後立刻就知道,他娘的原來絲綢也跟茶葉一樣,自己這些年不知在上麵花了多少冤枉錢!

而且地方上收稅那些貪官汙吏買官的錢,最終到底給了誰?那些大絲綢商到底仗著朝野中誰的勢力,才會得以在地方的絲綢產業中橫行霸道?這些內幕也全都被徹底披露了出來。

這一回,不但那些為絲綢商提供保護的朝臣成了眾矢之的,不斷被臨安的百姓謾罵和指責。甚至在各個地方催收稅款的稅吏,還有那些等同明搶一般“和買”百姓絲綢的殘酷官吏,他們也受到了臨安百姓的聲討。

因為他們知道,若是沒有這些人在絲綢的生產環節中搗亂,如今絲綢的價格就不會高成這樣!

所以,不管這些臨安百姓心中的正義感是多還是少,其實都無所謂,因為這並不妨礙他們義憤填膺。因為他們也是在這個行業壟斷之中高價購買、付出了代價的一群人!

要知道沒有這幫狗東西,這些年自己花在茶葉和絲綢上的錢就可以節省下來三分之一……剩下的錢都夠老子養個小老婆的了!

當所有人用仇恨的目光,看著報紙上那一篇篇高官名單的時候,他們心裏想的想法都差不多。

……

臨安日報的影響力,已經達到了整個大宋境內。所以即便是遲上三五天,在大宋的邊遠地區也能看到這份報紙。

在此之後,朝廷上的高官顯貴們都是啞口無言。

然後在朝堂上,趙與芮跟沈墨兩人也打了一個極其默契的配合。

在天子的禦案上就壓著那張臨安日報,趙與芮特意把為壟斷勢力做靠山的那些朝廷高官的名單,就明晃晃的露在外麵。

之後的趙與芮引而不發,根本不提他們收受地方賄賂的事,而是就在金殿上主持商議改變稅製的議題。

在金殿朝議的時候,隻要是一有人蹦出來反對,趙與芮隨即就拿出這張報紙,笑嗬嗬的看上一眼。

然後他就讓大理寺去查實這個跳出來反對的家夥,有沒有跟地方上的絲綢商勾結。

雖然趙與芮的做法就像沈墨說的那樣,還是用餓狼去咬肥豬的套路,因為大理寺那幫家夥也未必有多乾淨。

不過按照大宋官製,隻要是有人彈劾或是參奏,反正是隻要有任何指責在朝官員違反律法的情況。這位官員不管有沒有罪,首先就要離開職位,之後等待調查結果出來再複職,這在當時叫做“避職聽參”。

所以在金殿上反對沈墨稅製奏折的大臣,隨即就被天子被逮著一個抓走一個,三兩下之後就沒人敢再說話了。

隨即臨安報社就在金殿朝議的當天傍晚加發號外,瞬間一個消息就傳遍了全城!

“絲綢稅改奏本蒙天子照準,從今以後所有的蠶戶都不用再交稅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