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6章:驚煞天子隻一語、祖宗舊製、山河萬裏(1 / 2)

南宋第一臥底 龍淵 1399 字 1個月前




要知道那景德四年還是北宋時期,到了南宋這種情況就更嚴重。況且每到災年的時候,朝廷也會把那些因為災荒流散的饑民招募為軍隊。

所以臉上刺字的囚犯,嘯聚山林的強盜,還有吃不上飯的農民,這就是大宋廂軍的主要組成部分。

……

說到這裏,我想大家也就明白了,為什麽每當大宋出現一個能打仗的將領時,首先他第一件要做的是就是找個地方練兵。

那是因為原本的大宋官軍交到將領手裏的時候,那已經不是能不能打仗的問題了,最大的問題就是……他們根本就不是兵!

……

前麵說了禁軍和廂軍,再接下來就是鄉軍了。

這第三部分數量也不少,而且越是邊遠地區數量就越多。不過這些軍隊卻是完全依附於地方宗族勢力的。

說實話,他的職能完全不是用來給朝廷打仗的,而是保護每個地方的地主豪強。

就像沈墨剛到通州的時候,他乾掉的那500趙閣老女婿的部隊,就屬於這種情況,而且在整個大宋非常普遍。

……

除此之外,這大宋的軍隊隊在作戰時,還有一個嚴重的弊端。

那時候的宋太祖趙匡胤本身就是帶兵的將領,他是靠著黃橋兵變,推翻舊主子起的家。

所以他生怕自己兒孫的趙家天下,會因為一場兵變被人推翻……話說那可真就是赤裸裸的報應了。

所以宋太祖趙匡胤才製定了一個極為奇葩的製度,就是把軍隊和將領剝離開。

換句話說在禁軍和廂軍那裏,他們手裏有兵卻沒有任何的行動權限。哪怕你就是想調動一兵一卒……不好意思,沒有朝廷發話堅決不行。

而另一邊,就是現在沈墨入主的樞密院。他們倒是有軍隊的指揮權,可是手底下卻沒有一個兵!

所以說朝廷每次打仗時都要向樞密院下令,然後樞密院選派將領出去作戰。

這位將領實際上手裏隻拿著一個虎符,然後他到了軍營裏之後,才能憑著印信調動軍隊……您說這樣的軍隊能打仗嗎?

說實話,在將軍降臨到自己的隊伍裏之前,馬上就麵臨大戰了,他連自己部隊裏到底有多少人,腦袋是圓還是扁都不知道!

而與此同時,士兵當然也無法信任這個全然陌生的將軍。這就是史上所稱的:“兵不知將、將不知兵。”

在這樣的情況下,兵將雙方既不信任也無了解。等到出兵打仗的時候還想戰勝敵人?他們自己不打起來就不錯了!

所以當沈墨把這些情況向著趙與芮做出了總結之後,他一口氣把大宋軍隊製度的所有弊端,都講述給了天子聽。

在這之後的趙與芮點了點頭,心裏不免暗自吃驚。

趙與芮打心眼裏認為,在當朝很少有沈墨這樣目光如炬的人……其實他不知道,這是因為沈墨是站在曆史的角度上來看問題的。

所以當沈墨分析判斷的時候,他說的雖然都是事實,但是很多事就連天子趙與芮也是第一次知道。

與芮更沒想到,原來大宋的軍隊這麽弱,其實是源於軍隊建立之初的建軍思想……那是在體製上就決定了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