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幕後主謀顯現,其中原因盤根錯節(1 / 2)





呂布與陳登兵分兩路,陳登去軍營中安撫曹鑠。

而呂布要去調查清楚到底是誰要刺殺曹鑠。

陳登是個中年文人,家族是官宦世家,他也算子承父業,再加上平時也舞刀弄棒,看起來也沒有那麼文弱。

呂布既然將安撫曹鑠的事情交給自己,也明白其中的道理,自己和曹操走得比較近,但是又在徐州為官,相當於是一個中間人的角色。

這次曹操和呂布聯盟,也有自己從中辛苦斡旋的結果,曹鑠作為此次曹操的主使,竟然不顧可能引起外交關係惡化的後果,執意找出凶手,而且有越來越過火的趨勢,就怕事態變得不可收拾,還得自己去滅滅火。

不過這可難辦了,曹鑠身份特殊,顯然不是一個可以得罪的主!

就當陳登來到了曹鑠的軍營,曹鑠實際上已經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刺殺曹鑠的幾名黑衣人確實是袁術派來的,但是他們不可能做的這麼精密,特彆是對曹鑠的行程如此熟悉。

那麼一定有內應的存在,隻是這內應到底是何人?

袁術派人來與呂布結盟,想要重修舊好,此人正是淮南的主簿閣象。

按照袁術的想法,要想儘辦法破壞呂曹聯盟,而其中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曹鑠殺了。

閣象也知道此事風險非常大,搞不好自己要折在這裡。

但是袁術也是個人脈很廣的人,經過一陣分析表示可找陳宮!

因為陳宮與曹操有舊仇,他應該不願意看見曹操與呂布結盟,找他幫忙必肯!

要說起陳宮與曹操的故事,就比較久遠了。

他們原本是誌同道合之人,兩人曾經結交了過命的革命友誼,但是後麵主要發生了三件事情,導致存在隔閡和仇恨。

第一, 陳宮的性格耿直、為人剛正不阿,而曹操生性多疑、殘忍奸詐,兩個人的性格截然不同,根本尿不到一個壺裡。特彆是曹操殺了救命恩人呂伯奢一家,天下人儘知曹操如此心狠手辣,連救命恩人都殺。陳宮當然也受不了他。

第二, 董卓死後,曹操上位大肆打擊兗州士族,其中更是殺了兗州名士邊讓等人。

邊讓是陳宮的好友,兩人關係很好。

曹操嗜殺的行為引起了整個兗州士族的不滿。陳宮作為兗州士族的領軍人物,自然不會和曹操善罷甘休。

最後的結果是兗州士族聯合起來反對曹操,迎呂布入主兗州,差點滅了曹操,陳宮和曹操因此結下了大仇。

第三, 曹操父親曹嵩在徐州躲避戰亂時,遭徐州牧陶謙之手下張闓殺害。曹操因此遷怒徐州百姓,在徐州屠城濫殺無辜。

根據《後漢書·陶謙傳》記載:“凡殺男女數十萬人,雞犬無餘,泗水為之不流”,基本上把城內的百姓都屠乾淨了,可見曹操當時是何其的殘暴,陳宮的性格怎麼會容得了曹操,於是不再猶豫,和曹操分道揚鑣。

這過往的種種,可見老曹的仇家確實不算少,陳宮隻能算比較特殊的一個。

要說老子的賬算在兒子頭上也是屬於正常的,而曹鑠在徐州待了這麼久,陳宮想要刀了曹鑠的心再也忍不住了。

曹鑠知道真相後一臉無奈,老曹的成年舊賬怎麼算我頭上了?

老曹屠城和我有什麼關係?坑爹!不,這坑兒子的爹!

既然已經知道了主謀,那麼也沒必要等下去了,該算的帳也就要早點算,免得被對方再次抓住機會,那麼下次可能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曹鑠打定主意,先將閣象宰了,再去找陳宮算賬。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