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節(1 / 2)





“成,休息五分鍾。”周部長叫停了訓練,問小李,“你要打聽什麽,問吧。”

小李謝過周部長,大聲說:“咱們公社有個叫餘思雅的同誌,你們有人認識嗎?”

“你找餘思雅?”周武狐疑地看著小李,“你找她做什麽?”

小李聽出來了:“周部長,你認識餘思雅?”

周武點頭:“她是清河村一隊的社員,是烈屬,男人一個多月前犧牲了。你找她做什麽?”

總算找到這個人了,小李笑著解釋道:“烈屬啊,那就沒錯,她寫了一封稿子被省報刊登了,縣委的孟部長特意打電話來說這個事,馮書記要見她,我讓人去叫她過來。”

周武很是意外:“真的假的?”

餘思雅不是才初中畢業嗎?公社多少高中畢業的,甚至還有大學生,都沒在省報上發表過文章。

“我親眼看到了報紙,這還能有假啊。周部長,不跟你說了,我得去清河村了。”小李著急地說。

“等一下。”周武叫住了他,“你去過清河村嗎?人都不認識你,怎麽可能跟你走,我叫個他們本村的民兵騎自行車回去找他們大隊長,把人給你帶來。”

小李不是本公社的人,是去年調過來的,對公社的村子也不是很熟,周武願意幫忙,他求之不得:“謝謝周部長。”

周武叫了個清河村的民兵回去送信,小李趕緊回去把這個事給馮書記說了。

馮書記聽後非常詫異:“不是知青?是咱們公社自己人?不錯,不錯,誰說咱鄉下的娃讀書就不如城裏的?”

馮書記心情大好,拿著報紙,逐字逐句地讀了起來,讀完一遍又讀第二遍,等周部長來,他還在念。

“讀啥呢,這麽認真,上麵的文件?”周部長明知故問。

馮書記心情好,不計較,指著報紙讚不絕口地說:“我看餘思雅同誌的文章呢,寫得真好,充滿了真情實感,後麵還寫了你呢,原來咱們那天加餐的那隻雞是你掏的錢啊。好你個老周,風頭都被你出了,這下全省都知道咱們紅雲公社有個周部長。”

周部長接過報紙一看,還真是。周部長文化水平不高,不懂什麽辭藻、什麽修飾,但他政治覺悟高,一看就明白餘思雅的這個文章為什麽會被省報錄用了。

這篇文章開頭寫了丈夫去世後,家裏遇到的困難,然後寫公社乾部主動幫忙照顧,要回撫恤金和糧食,最後表明態度說自己不改嫁要留在夫家幫忙把夫家的兩個弟妹撫養長大。

前略後詳,整篇文章反應了一定的問題,但整體的基調是積極的,向上的,對廣大的基層乾部的所作所為也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讚揚,同時不著痕跡地自誇了一把。這樣積極正麵向上的烈屬軍嫂也是值得拿出來作為典型人物宣傳的。

這姑娘果然是個聰明人。

“確實挺好。”周部長讚同馮書記的看法。

馮書記拿回報紙:“而且孟部長打電話來說,這篇文章被新華社看中了,可能要到更高的平台發表,咱們紅雲公社在全國都要出名了。”

“全國?”周部長這會兒是真嚇得不輕,“小餘這篇文章真寫得這麽好?”

馮書記知道的內情多一些,他按下報紙:“應該是跟上個月鄰省扒出的一起陳年舊事有關。有個犧牲同誌的撫恤金被人冒領了,沒有到他父母妻兒手裏,而且在他死後,還被人霸占了人家的自留地,妻兒在村裏也經常受欺負。他的兒子長大後,跟這些人發生了流血衝突,鬨得很大,造成了一死兩傷。”

這樣的惡行事件不會輕易報出來,但馮書記去縣裏麵開會的時候聽人提起過。估計上麵也要整頓這個事,畢竟後方不穩,前方就要亂。

但為了更好的輿論導向,在報道負麵新聞的時候也要適時地報道相應的正麵新聞,免得引起恐慌和不滿。

沒有人比一個願意留在夫家撫養兩個沒有血緣關係弟妹的烈屬親自現身說法更有說服力了。餘思雅的這篇文章可以說是恰逢其會,早兩個月,晚幾個月都趕不上。隻能說運氣太好了,剛剛恰在這個點上。

周部長聽說了緣由後很高興:“早該整頓了,別人拿命換回來的錢,這些人也好意思貪,真他娘的不是個東西,老子有時候都想一槍崩了這些家夥!”

“確實,有些人太不像話了,是要整頓,不過老周你可不能胡亂。對了,老周,我有個想法,咱們咱們要對烈士的父母妻兒多照顧一些,這不八一建軍節快到了嗎?回頭你們武裝部統計一下,咱們公社雖然窮,沒什麽拿得出手的,但也要表示表示。我提議咱們下鄉給這些烈屬一家發五斤大米,一斤豬肉做慰問。”馮書記輕輕敲著桌子說。

周部長自然沒意見:“行,那我就替烈屬們謝謝馮書記了。”

“謝我做什麽?要謝就謝國家和黨,對了,小李呢,讓他去喊個人,怎麽這麽久還不回來?”馮書記等得有些不耐煩了,再不來,就要下班了。

小李其實已經來了好幾分鍾了,聽到馮書記提起他,隻得畏畏縮縮地敲了敲門:“馮書記,周部長,出事了,餘思雅不見了。”

“不見了?好好一個大活人怎麽會不見,怎麽回事,你說清楚。”周武火大。

小李隻得將清河村發生的事撿著重點說了一遍:“……事情就是這樣的,餘思雅被沈家人給趕走了,但她沒回娘家,不知道去了哪裏。清河村的大隊長已經帶著村裏的青壯年出去找人了。”

“好個沈家,能耐了,公然趕人,誰給他們的權利?他們沈家的規矩比國家律法都還大是吧?”周武火冒三丈,氣衝衝地出去,點上民兵,“走,去清河村,老子去會會這些姓沈的。”

馮書記也氣得不輕,上麵才要重點整頓這個,沈家人就往槍口上撞,得虧是餘思雅寫了篇文章出名了,他恰好讓小李去找人,不然這事他一點都不知道,最後還成了他的過失。

“這個事得嚴肅處置。”馮書記跟著出來,“我也與你一道去看看,這沈家好大的排場,連別人正兒八經娶回家的媳婦兒也能趕走,誰給他們的膽子?”

公社一把手二把手帶著幾十號民兵浩浩湯湯地直奔清河村。

——

餘思雅完全不知道,她還沒告狀公社就要來給她撐腰了。

出了清河村,她一時半會兒還真不知道去哪裏,餘家肯定不能回,這鄉下也沒招待所,即便有也要大隊開證明,不然不能住。

好像現在也隻能去找周部長了,可老是為了同一件事去找對方,周部長不煩,她都覺得煩。

餘思雅琢磨了一下,乾脆拐了個彎,沒去公社,而是打算去隔壁村找原主的一個初中同學,兩人很要好。那個女同學家裏人都是憨厚的農民,她去住個一兩天應該不成問題。

她得好好想想,有沒有什麽法子好好收拾一頓姓沈的,省得他們再生事。

“餘……餘思雅,你要不去我姑姑家暫住?”楚玉濤一直遠遠地跟在餘思雅後麵,見她拐彎就知道她不會回娘家。可她一個姑娘家,不回娘家,能去哪兒呢?

餘思雅回頭看是他,有點意外:“不用了,我去找小芬。”

楚玉濤跟原主以前的關係本來就挺敏感的,她再去他姑姑家住著,被人看到還不知道怎麽傳呢。餘思雅不想給他添麻煩,也不想平白惹一身腥。

“小芬要結婚了,恐怕不方便招待你。”猶豫了一下,楚玉濤說道。

餘思雅一聽就明白了,原主跟小芬的友情沒想象中的那麽靠譜,不然要結婚了,沒道理不通知好朋友。當然也可能是鄉下人忌諱她寡婦的身份,但不管是哪一種,她現在都不好去打擾對方。

“走吧,我姑姑家在公社,他們家房子多,有空的。”楚玉濤再次邀請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