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節(1 / 2)





馬冬雲氣喘籲籲地跑到地裏,高興地說:“我上午睡了一覺,下午沒事就去養殖場轉轉,剛接了個電話,是運輸公司的伍同誌打來的,他說他們運輸公司的同誌非常喜歡咱們的火腿腸,讓咱們再準備一批,過幾天有順路回來的車子過來拿。”

這可真是天大的好消息,難怪馬冬雲這麽急迫地跑過來來了。

餘思雅含笑點頭:“好,我知道了,最近大家辛苦了,今天也蠻晚的了,就讓大家好好休息一晚。從明天起,加大產量。”

馬冬雲點頭,猶豫了一下說:“餘主任,可是這樣下去,咱們的鴨子夠嗎?”

最近出貨量大增,而且看樣子勢頭增長很猛,到年底又是食品消費的高峰期,鴨子的成長周期又在那裏限製著,不可能說沒貨了就馬上長大。

這確實是個問題,餘思雅也想到了這一點。所以前兩個月她攢了一批醬板鴨,目前倉庫裏已經囤了好幾千隻醬板鴨。

醬板鴨是不成問題了,可新產品的原料這麽下去,後麵肯定會出現不足,哪怕餘思雅昨天已經叫孵化工加大了產量,但他們養殖場一個月隻能孵化五千隻小鴨子,最近的一批小鴨子也得半個月後出籠,勉強得趕上過年。下一批孵化的小鴨子長大已經在年後去了。

考慮了一番後,餘思雅將手裏的青菜丟進了籃子裏:“紅英,你跟建東先吃飯,我還有點工作,會晚點回來,你們不用等我。”

沈紅英善解人意地點頭:“好,嫂子,你去忙吧。”

餘思雅揉了揉她的頭,帶上馬冬雲風風火火地趕回了養殖場,直接到辦公室,拿起了電話,打給伍常安。

“喂,你好,我找伍常安同誌,我是辰山縣清河鴨養殖場的負責人餘思雅,麻煩你請他給我回個電話。”

一個單位也沒幾台電話,找人蠻麻煩的,要等一會兒,餘思雅掛斷後,坐在辦公室裏等伍常安給她打過來。

馬冬雲看著餘思雅,想問又不知道怎麽開口。

餘思雅沒留意到她的眼神,思索了一會兒,抬頭說:“冬雲,現在公社應該還沒下班,你去周部長,讓他給咱們推薦四名飼養員過來,明天就可以來上班。”

“這麽急?餘主任,咱們是要擴大規模嗎?”馬冬雲問道。

餘思雅說:“沒錯,到年底我們養的這點鴨子肯定不夠,三公養殖場的規模也有限,我準備讓小李在省城購買一批鴨苗回來。”

既然自己孵來不及,那就直接買小鴨子就是,總比到年底去問省城養鴨場買大鴨劃算穩定。

馬冬雲聽餘思雅的口氣,恐怕不是買一點點的小鴨子,趕緊點頭:“好,我這就去。”

她走後,餘思雅坐了一會兒,這個事不能他們一個養殖場乾,大規模增加鴨子的數量,飼養員的負擔加重不說,飼料防病之類的都得跟上,後續工作很多。不如讓三公養殖場給他們分擔一點,他們那麽大個養殖場才養兩三千隻鴨子,真是浪費。而且錢書記不是一直說沒錢嗎?多養點鴨子不就來了,也省得修路的時候,他老在她麵前賣慘哭窮。

說乾就乾,餘思雅拿起電話給錢書記打了過去:“錢書記,你好,我是紅雲公社的小餘啊,不是說修路的事,是另外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錢書記不大相信:“你又想忽悠我乾什麽?”

餘思雅不背這個鍋:“怎麽能是忽悠呢?錢書記,你說我從你們公社身上得到過什麽好處吧?同樣是公社乾部,錢書記,你應該最理解我啊,咱們這都是為了工作。”

錢書記急著下班回家吃飯呢,沒功夫跟餘思雅閒扯:“你有事趕緊說事,別扯這些,我說不過你。”

餘思雅笑道:“是這樣的,錢書記,我不瞞你,我們養殖場最近接到了不少訂單,廠子裏自己孵化的小鴨子都不夠,所以我打算讓人從省城買一批回來。咱們是兄弟單位,鄉裏鄉親的,也不能咱們獨自發財,你說是不是?所以我就想問錢書記,這個冬天要不要考慮多養幾千隻鴨子。你放心,多養的這批我們也按原來說好的價格收購。”

有人把鴨苗給他們送上門,然後養兩三個月,大了又有人來把鴨子拉走,他們就隻等著數錢就是。這麽好的事,錢書記沒法拒絕。

“可以,不過這個事我得跟曲書記和黃書記商量商量。”錢書記保守地說。

餘思雅對著空氣翻了個白眼,果然人多未必是好事,尤其是領導多了的時候,明擺著賺錢的事還要扯皮,幸虧馮書記是個放手開明的好領導,不然她這工作真是沒法做。

“好吧,那錢書記你大概能要多少隻鴨子?我明天讓人去買回來。”餘思雅想進一步跟錢書記確認一下。

錢書記想了想說:“你們打算買多少隻?”

這一聽就是沒想好,餘思雅也不管他了:“我讓小李明天去采購一萬隻小鴨子,給你們預留三千隻,你們若是不要,那我們就自己養了,不過是多費糧食的事。錢書記,你們好好商量商量,明天給我答複,我還在等省城來的電話,就先掛了。”

第40章

掛了錢書記的電話沒幾分鍾,伍常安的電話就打過來了。

餘思雅接起:“喂,你好,伍同誌嗎?”

電話那端伍常安氣喘籲籲,顯然是跑著過來的:“是我,餘主任,你這個時候打電話過來是有什麽事嗎?”

餘思雅直言:“伍同誌,我想請你幫個忙,你知道我們李主任住哪裏吧?你去找他一趟,讓他明天去省養鴨場購買一萬隻鴨苗,當然還得麻煩你們運輸公司幫個忙,安排一輛車子將小鴨子運回來,我明早就讓人準備火腿腸,到時候你們順路帶回去。這次你們要多少?”

“你們不是買了孵化機嗎,怎麽還要買小鴨子?”伍常安狐疑地說。他以前還幫忙運過機器。

餘思雅笑著說:“我們一個月隻能孵化五千隻小鴨子,趕上不。這不是快過年了,我擔心我們養殖場養的鴨不夠賣,所以提前做個準備,省得到時候還要去省城養殖場買大鴨。”

伍常安想起去年年前幫他們運大鴨子那回,讚許地點頭:“早點做好準備也好。我知道李主任住那裏,我這就去通知他。你給我們準備一千根火腿腸吧,到時候我順路帶回去。這個東西煮麵條熱乎乎的,冬天趕路遇到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時候,喝一碗渾身都暖和了。今晚食堂做個了麵條,都被我們吃光了,大夥都等著我來拉點回去呢。”

餘思雅就知道很少有人能拒絕火腿腸的魅力,笑道:“好,辛苦伍同誌替我們跑這一趟了,明天請你吃晚飯。”

“那我就不客氣了,明天見。”伍常安高興地掛斷了電話。

餘思雅也暫時了了一樁心事,但更多的問題來了。

一下子增加幾千上萬隻鴨子,原先準備的能吃到過完年的糧食就有些捉襟見肘了。短期內不會出現空缺,但估計隻能堅持到臘月,所以她還得找一批糧食。

隨著養殖場規模的進一步擴大,這種從農民手裏收購雜糧、餘糧、米糠、麥麩、榨完油的邊角料的方式就行不通了。他們必須找更穩定的糧食供應渠道,否則等到沒糧了再去想辦法就來不及了。

但今天太晚了,這個事隻能拖到明天了。

第二天,餘思雅早早到了養殖場,先安排了工作,讓工人趕工再做一批火腿腸來,然後交代馬冬雲在這裏盯著,她就去了公社。

馮書記已經有好一陣子沒見到餘思雅了,不過凡是要去養殖場的車子都會經過公社,最近他看到貨車來了好幾趟就知道生意不錯,一切應該都很順利。

所以今天看到餘思雅突然上門,馮書記有點意外:“你最近不是很忙嗎?怎麽有空到我這裏來,說吧,什麽事?”

“真是什麽都瞞不過馮書記你。”餘思雅笑著說,“馮書記,是這樣的,你看咱們養殖場成立一年多了,一直自己張羅飼料的事,以前規模小,從社員們手裏還能收購一些餘糧湊合過去。但現在你也看到了,咱們養殖場現在規模不斷擴大,社員們多餘的糧食根本沒法滿足養殖場的需求。”

馮書記點頭,確實如此,餘思雅能熬這麽久才來找他,他都有點吃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