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節(1 / 2)





“新事物哪是那麽容易弄起來的。”餘思雅倒不氣餒,問道,“上次我帶回來的那幾件羽絨服都拆了吧?”

趙師傅說:“拆過了,外麵那層布料咱沒見過,還有那個針法更複雜。”

餘思雅就不信了,他們省沒有,全國其他地方也沒有嗎?

“趙師傅,你準備一下,去滬市出差,一切差旅費廠子裏出。你就一個任務,找到合適的麵料,買回來,再試試,就按照人家的針法依葫蘆畫瓢來做羽絨服,直到成功為止。”

“啊?”趙師傅有點懵,“這……我,餘廠長我能行嗎?我這輩子都隻去過縣城兩次。”

看著趙師傅忐忑不安的樣子,餘思雅想了一下說:“這樣吧,馬冬雲,你去問問,養殖場有沒有滬市的知青,要是養殖場沒有就在公社找,公社沒有就在相鄰的公社找。到時候讓李主任去溝通一下,跟公社請個假,讓他們開個證明,找個熟悉路的知青陪趙師傅去滬市尋找合適的麵料。”

這樣一來,知青也能順便回家探探親。而且他是本地人,家裏親戚多,也認識不少朋友,萬一遇到點什麽意外的狀況也好處理,比貿然從廠子裏派兩個人去滬市方便多了。

聽說廠子裏還安排了人陪著,趙師傅高興極了:“那就沒問題,還是餘廠長你想得周到。”

馬冬雲對廠子裏的情況了如指掌,當場就想起來:“咱們廠子生產線上一個叫譚東陽的小夥子家裏就是滬市的,我去叫他過來。”

“好。”餘思雅琢磨著要是能找到布料,看趙師傅這樣,恐怕還得她親自去滬市那邊跟廠子裏談,到時候恐怕還少不得這個地頭蛇引路,便準備先見見譚東陽。

譚東陽是個二十歲出頭的知青,皮膚黝黑,下鄉四五年了,去年到養殖場工作的。雖然年齡比餘思雅大,但站在餘思雅麵前,他還是有些局促,兩隻手交握在一起:“餘廠長,你找我?”

餘思雅頷首:“對,馬冬雲已經將事情跟你說了吧。你陪趙師傅去一趟滬市,差旅費養殖場報銷,主要任務是陪趙師傅去找到合適的布料。趙師傅第一次去滬市,麻煩你多照應他,閒暇之餘,你要回家探親也行,不過不能耽誤正事。”

譚東陽連忙應道:“好,餘廠長,你放心,我一定辦好廠子裏交代的事。”

“嗯,那你跟趙師傅熟悉一下,然後商量好時間,去李主任那裏報備好,他去公社給你們開證明。”餘思雅簡單地吩咐了兩句。

譚東陽高興地去趙師傅商量去滬市的事了。

處理完這些事情,餘思雅還惦記著閆教授,便去實驗室看他。

結果閆教授忙得不可開交,聽到她的聲音,頭都沒抬,應也沒應一聲。

見他實在是忙,餘思雅便沒好打擾,站了幾分鍾就回去了。

這時候已經快到下班的時間,小李看到她,笑著說:“餘廠長,你家裏沒人,今晚就住廠子裏吧?”

“廠子裏還有空房間嗎?”餘思雅問道。家裏已經一個月沒住過人了,估計到處都是灰塵,她這回去,還得收拾,住一晚明天又要走,索性不弄了。

小李笑道:“有的,不過是四人間的宿舍,你看行嗎?”

餘思雅點頭:“怎麽不行?大學還八個人住一間屋呢。”

“那你先去食堂吃晚飯吧。”小李招呼餘思雅過去,他一個人,下班也懶得回家做飯,都是在食堂解決。

兩人去食堂打了一份飯菜,坐在一起邊吃邊聊工作。

餘思雅問他:“閆教授他們還適應吧?”

其實小李早想跟她說這個了:“還適應,閆教授除了實驗,對其他的都不大在意。不過他的幾個學生有點想法,他們想將妻子孩子接過來,還問咱們廠子裏能不能給他們的愛人安排個工作。我當時沒答應,隻說要征求你的意見。”

因為以前招工都是對外公布,公開招聘的。他們這要求顯然有點破壞廠子裏規矩,如果開了這個口子,以後找來開後門的肯定不少。

餘思雅想了一下說:“夫妻團聚,父子團聚,乃是人倫天性,這點咱們不應該阻攔。他們的家人來要養殖場生活,我們歡迎。至於工作嘛,這麽跟他們說,下半年還有招工,家屬也可以參加,擇優錄取。你把他們這段時間的工作表現記下來,回頭我看看。”

如果確實出色,那也不是不可以適當照顧照顧他們的家屬。還有好幾個月,先看看他們的工作表現,再看家屬是不是能乾活的吧,隻要還過得去,也可以適當地照顧。

“好,這樣就不算開口子了。”小李很高興,又問,“餘廠長,你這次回來準備呆幾天?”

餘思雅說:“養殖場一切順利,我準備明天就回省城。”

“這麽快?你就回來住了一晚。”小李詫異。

餘思雅瞥了他一眼:“快什麽快,我都回來三四天了,你應該知道。”

小李撇嘴:“這麽大的事,前天在公社碰到王書記,他跟我說過了。這些個公社,真的是丁點小事都乾不好,才多少鴨子啊,就沒糧了,咱們當初不也是這樣走過來的嗎?”

“那不一樣,我們當時是秋天,正是豐收的時候,食物多,而且全縣就咱們一家養殖場,鴨子數量又少,隨便想個法子都能將鴨子養大。他們現在的情況跟咱們當時又不一樣。”餘思雅淡淡地說。

小李想了一下也有一定的道理,但不能什麽事都來麻煩他們清河鴨養殖場,這些公社就等著收錢吧。還要他們乾什麽?

“那,餘廠長,等這批糧食喂完了怎麽辦?不會還找你吧?這麽下去也不是辦法。”小李抱怨。

餘思雅讚同:“是啊,求人不如求己,這麽下去確實不是長久之計。”

主意她已經給梅書記出了,就看梅書記敢不敢踏出這一步了。

梅書記這一晚上焦慮得都沒睡著,翻來覆去,腦子裏都是餘思雅說的這番話。實行獎勵製度,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同時解決養殖場的糧食問題,以後就不用再到處去求人買糧了。

一箭三貂,既提高了農村生產的積極性,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同時又解決了養殖場的飼料問題,還能提高縣裏的經濟數據。

主意是好主意,他唯一擔心的就是,萬一進展不順,效率沒提高,那這幾萬塊的獎金誰出?還有蔣主任他們會不會反對,去上麵告他的狀?

這個爛攤子可不小,若是出了岔子,他這書記也別做了,所以他一直下不了決心。

第二天上班的時候,梅書記還惦記著這事,對胡秘書說:“小胡,你給清河鴨養殖場打個電話,讓餘廠長來一趟,我想再跟她談談,另外,洪縣長上班了吧,我有點事要找他。”

“上班了,我剛才去送資料的時候聽說他已經來了。”胡秘書回答道。

梅書記點頭:“成,你先給餘廠長打電話。”

幾分鍾後,胡秘書掛斷了電話:“梅書記,養殖場那邊說,餘廠長已經坐車走了,她打算今天回省城。”

“怎麽這麽快?車子應該還沒到汽車站,你去汽車站等她,務必把她帶到我的辦公室,我有重要的事跟她談。”梅書記趕緊說。

胡秘書得了令,馬上出門,騎車他的自行車趕到汽車站。

得虧現在車子少,一路走走停停,速度慢,他去的時候,客車還沒到汽車站。等了十幾分鍾,車子才來,胡秘書一眼就瞅見了人群中的餘思雅,他趕緊跑上去:“餘廠長,餘廠長……”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