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節(1 / 2)





餘思雅說得更直白一點:“那糧食發黴這種事此前有沒有發生過?”

劉姐趕緊否認:“這個沒有,今天的事還是第一次聽說。”

“這樣啊,我知道了,劉姐辛苦了,你下去吧。”餘思雅淺笑著說道。

劉姐站了起來,不大自然地捏著手,小心翼翼地說:“那,餘廠長,我下去忙了。”

餘思雅點頭,微笑著看她出門,然後起身將門反手關上,扭頭看著文件室的方向:“李主任,你有什麽感想?”

小李拉開門,臉黑得像鍋底一般,氣惱地說:“真是翻了天了,竟然在眼皮子底下耍這種小動作。”

餘思雅將桌上的記錄本丟給他:“你看看,二十幾個人,有十幾個反映,喂養的糧食中,有時候石子、泥塊比較多。一個、兩個這麽說,還可能是誤會,這麽多人都這樣說,我很難不懷疑是有人故意往糧食裏多塞一點石子和泥塊。這些東西也比較沉,一個袋子裏塞個一兩斤大家就是發現了也隻會覺得這家人的糧食弄得不夠乾淨,而不會想到是故意的。”

曬穀場是公用的,還有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院子做曬場,糧食在收獲的過程中,帶上點石子和小泥塊這種事並不鮮見。飼養員們也都是農村出身,經常在家曬糧食的,正常的量,她們根本不會這樣反映。

小李也意識到了這點,氣得心肝疼:“這個劉姐,看起來老實,原來是最不老實的。”

“現在說這些還為時過早,是與不是,咱們去驗證一番就知道了。”餘思雅喜歡用實事說話。

她和小李重新來到倉庫,這兒有兩個民兵守著,其餘的人跟著周部長去辦事了。

餘思雅說:“麻煩這位民兵大哥拖一袋發黴的糧食出來。”

兩個民兵進門拉了一個袋子出來。

小李招手,叫來幾個生產線上的工人:“你們將袋子打開,糧食鋪在地上,把裏麵的石子、泥塊都挑出來,放進這個竹筐裏。”

工人們立即蹲下身忙和了起來。

路過的其他工人詫異地看著這一幕,不知道這是要乾嘛,但瞧兩位乾部都一臉沉色也意識到大事不秒了,走回去跟相熟的人說了這事。

不多時,廠子裏大部分人都知道倉庫外麵發生的事了,還有些人刻意找機會路過這邊看看是什麽情況。

餘思雅裝作沒看見,這件事她本來就要搞得人儘皆知,讓他們提前知道也不是什麽壞事。

過了十幾分鍾,在六七個人的努力下,這袋糧食裏的石子、泥土和玉米稈都挑了出來,放在竹筐裏。

餘思雅吩咐工人:“去拿個稱過來稱一下,這些雜物有多重。”

工人拿了稱過來,稱了一下,去掉竹筐的重量後報了個數字:“餘廠長,石子、泥塊和玉米稈有1.8斤。”

餘思雅看著竹筐裏分量不小的雜物,輕嗤道:“六七十斤的袋子裏就有快兩斤的雜物,以比較沉的石子和泥塊居多,夾雜著幾小段玉米稈,玉米還沒曬乾,要是再去除掉水分,隻怕得少個七八斤吧,真是好算計。”

周部長回來就聽到這話,皺著眉問餘思雅:“什麽好算計?”

餘思雅指了指竹筐裏麵的石子、泥塊和玉米稈:“這些都是從玉米中挑出來的,一袋子裏麵就有這麽多雜物。”

周部長雖然是乾部,可家裏也種了莊稼,農忙的時候他也要幫著乾活,一看這麽多的石子泥塊就知道不正常,當即氣得臉都綠:“狗東西,坑蒙拐騙到自己人頭上了!”

“查得怎麽樣了?”餘思雅無視了周部長的憤怒,冷靜地問道。

周部長說:“我已經讓民兵去把最近賣玉米的這批社員都請過來了,一會兒人都到了。”

餘思雅點頭,又說:“楊會計,把以往的收購賬冊都拿過來。”

碰了個灰頭土臉的楊會計趕緊去將賬冊找了出來,抱著過來遞給餘思雅。

餘思雅沒接:“你查一查,以往收購社員的糧食,有哪些袋子比別的袋子明顯要重,將人的名字圈出來。”

楊會計恍然大悟,懊惱地拍了一下額頭:“是我工作疏忽了,我這就查。”

鄉下人裝糧食的袋子主要是兩種,一種是麻袋,一種是裝過化肥之類的蛇皮袋,能裝的分量有限。按理來說,同樣的袋子,每袋的分量應該相差不大才對。如果哪一家賣的糧食每袋都比別人家同樣的沉個七八斤,這嫌疑就相當大。

果然,不一會兒,他就查出了幾個名字,都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賣多餘糧食給養殖場的。統計了一下,楊會計還發現,這幾家賣的糧食最多,短短一年時間,每家都賣了好幾千斤玉米、小麥給廠子裏,算是廠子裏的老客戶了,所以平時大家也查得不嚴。

這就是人情社會的弊端。鄉下人,祖祖輩輩世代居於此,沾親帶故的,都認識,隨便一扯還能弄出點親戚關係。

餘思雅將楊會計圈出了名字的賬本遞給了周部長,湊到周部長耳朵旁悄悄說了兩句。周部長點了點頭,叫了幾個民兵到一邊,吩咐了幾句,幾個民兵連忙出去。

就在這時,民兵們也陸續將前陣子賣過玉米的社員帶了過來,總共有11個人。

背著手,周部長掃了這些人一眼,然後讓民兵將裏麵的糧食搬了出來,問這11個人:“你們自己認認,哪些是你們家賣給養殖場的糧食。”

11個人麵麵相覷,你看我,我看你,沒人吭聲。這陣勢,再傻的人也知道出了問題。

周部長眯起眼看著他們:“怎麽,你們不動是吧?要讓我一個一個人的叫?薛明輝,你先來,說說,這裏那些糧食是你家的?”

叫薛明輝的是一個四十歲出頭的男人,他連忙搖頭:“不……周部長,這……這裏麵沒有我家賣的糧食。”

周部長越過他,看向剩下的十個人:“你們呢?這裏麵也沒你們家的玉米?”

十個人愣了下,有人搖頭,接著其他人也跟著搖頭,但隻要細微觀察,還是能發現,有幾個人明顯挺緊張的,額頭上汗水直冒,不要太明顯。

周部長挑起濃濃的眉峰,眼底充滿了暴戾:“不說實話是吧?那好,沈衝去把稱拿過來,一隻袋子,一隻袋子地給我稱,看看跟賬本上哪些數據對得上。我看到時候你們還要怎麽否認!”

聽到這話,有幾個社員的臉明顯變色了,他們記起來了。每次卸貨稱重的時候,楊會計都會記錄下每一袋的重量,最後再算賬。

沒想到隻是這個細節卻可能暴露他們。

眼看蒙不住了,站最右邊的瘦高個趕緊站了出來,一臉愧疚的樣子:“周部長,我,我認,這裏有14個蛇皮袋裝的玉米是我家的,我承認,我家的玉米沒曬乾,弄得不是很乾淨。這也是沒辦法,周部長,你知道的,我婆娘身體不好,老娘年紀也大了,家裏沒勞動力,我又要忙著山上的事,沒那麽多時間曬玉米。我想著反正送到養殖場來也是喂畜生的嘛,所以就拿了過來。”

這話糊弄鬼去吧,在場的人都知道他是胡扯。沒曬乾的玉米和曬乾的玉米一袋子可是要差好幾斤,也沒見他主動說明情況,賣便宜點。

不過周部長卻沒拆穿他,拿起筆在本子上記錄了一個數字,然後看向其他人:“你們呢,除了瘦猴家的一千斤左右的玉米,可是還有五六千斤,這些又是誰的。是你們自動交代,還是我挨個查?”

眼見事情敗露,又有四個人站出來認領了四千多斤的糧食。還剩一千多斤沒人認領。

周部長拿著賬冊,嘲諷地問:“沒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