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節(1 / 2)





梅書記複雜地看了她一眼,感歎道:“餘廠……小餘啊,我看高市長很看好你,你好好乾。”

就是怕高市長要連人帶廠子一塊兒給他們挖到省城去了,那他們辰山縣就虧大了。

梅書記這會兒危機感特別重,想當初,他第一次認識餘思雅的時候,對方還隻是個初出茅廬的小年輕,雖然他當時挺看重對方的潛力,但也沒太放在心上,才過去短短三年,雖然兩人行政級別上看似沒多大的變化,但實質性的地位已經縮小了許多,很多事情他都要征求對方的意見。

真不敢想象再過幾年後,她能走到哪一步。

餘思雅倒沒多想:“哪能呢,省城人才多的是,高市長隻是特別親民、愛民而已。我們第一次去省城買鴨苗,省養鴨場的人說沒條子不肯賣給咱們,都是高市長給批的條子,那時候他都不認識我呢!”

就憑高市長樸素務實的作風,梅書記也很喜歡高市長。

“高市長確實是個好領導,好乾部。”

背後討論領導不大好,哪怕是好話,餘思雅點點頭,轉開了話題說:“梅書記,咱們廠子越來越大了,我覺得還是應該在咱們廠子成立黨支部,接受黨的領導和指揮,你覺得呢?”

梅書記讚許地說:“小餘同誌,你覺悟很高嘛。這個提議好,你們準備申請材料遞交到縣裏麵吧。”

有他開綠燈,這事就好辦了,餘思雅準備回去就讓林紅旗去辦這個事。林紅旗要是沒經驗,她家裏人總有懂的吧,去找相關的單位學學唄,不然要秘書乾什麽?

餘思雅含笑點頭:“好,謝謝梅書記。咱們出來一會兒了,該進去了。”

梅書記頷首,背著手,先一步進了食堂。

兩張大圓桌上坐滿了乾部,看到他們倆一前一後進來,易主任笑道:“吃飯了,還談工作呢?”

餘思雅坐過去,舉起茶杯:“是我拉著梅書記匯報工作,我以茶代酒自罰一杯。”

易主任搖頭:“你們辰山縣的乾部啊都是工作狂,經常忙起工作來,連飯都忘了,這精神值得咱們學習。”

餘思雅有些不好意思的樣子,笑了笑,不動聲色地放出一枚重磅炸、彈:“主要是我太興奮了。昨天回來開完會後,養殖場和加成工廠的李廠長跟我說,現在生產跟不上,得再招員工,我們倆今天商討了一下,準備再擴招一百五十名職工。剛才跟梅書記一合計,四個廠子和門市部的員工全部加起來,總人數剛好破千。”

梅書記捏住筷子的手一頓,抬頭看著餘思雅,這小餘同誌不老實啊,剛才什麽時候跟他說這個了?不對,這麽大的事怎麽不先知會知會他呢?

這可是個大大的成績,他們辰山縣總算又有一個千人大廠了,不行,回頭得讓她寫份詳細的報告出來,作為今年的重點工作成績年底交到市裏麵。

這樣,看看還有誰能質疑清河鴨的成績,天天對收點玉米念念叨叨的。

梅書記難掩興奮,考察組的其他領導也挺吃驚的。

雖然在省城千人大廠隻能算中等的廠子,畢竟全省還有幾個萬人大廠。千人的規模不算頂頂驚人,可要知道,其他廠子都是財政撥款,很多還有兄弟單位派出專家人才支援建設,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支持,前期成本巨大。

可清河鴨集團呢?這個廠子橫空出世不過才三年多,財政一分錢的撥款都沒有,也沒給予任何政策技術支持,人家就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如果其他廠子都能學習清河鴨的這種自立自強精神,高市長何愁省城的崗位不夠,年輕人沒工作,在街上遊手好閒?

高市長琢磨著等回去了得開個會,研究研究,看看能不能複刻清河鴨的經驗,以最低的成本建設工廠,解決城市人口就業問題,那就能去了他一塊心病了。

當然這是後話,現在高市長更關心清河鴨的成績:“小餘同誌,你們這廠子擴張也太快了吧?我記得上半年你找我的時候,你們工廠才多少人呢?五六百人吧,這還不到一年,差不多翻了一倍。”

餘思雅笑著說:“這全靠領導們對我們清河鴨工作的鼎力支持,我代表清河鴨全替職員,敬諸位領導一杯!”

高市長有心想單獨跟餘思雅聊聊,但考察組的行程很緊,下午還要去另外一個公社,明天隔壁縣。他隻能作罷,臨走時,讓許秘書給餘思雅捎話,等月中的時候讓餘思雅去一趟市政府。

餘思雅含笑道:“不知道高市長什麽時候回來,說好請你們去參加咱們羽絨服廠的開工典禮,讓高市長鼓舞鼓舞士氣呢!”

許秘書好笑地問道:“怎麽?廠子準備等著我們回去再正式開工嗎?”

“這怎麽行,閒一天得少多少產值啊。不過我們的羽絨服是個新鮮的玩意兒,也不知道推出市場後反響怎麽樣,所以還想請高市長去視察視察,指點指點咱們的工作。”餘思雅說得特別客氣。

許秘書也不好答複:“高市長這麽欣賞餘總經理,要是有空肯定會去的。”

“那好,我就靜候你們的佳音了。”餘思雅笑著說。

車子已經開出來了,許秘書也不好多呆,衝餘思雅笑了一下,坐上了車子,趕著去下一個公社。

刹那間,考察小組的領導都走光了,隻剩王書記和餘思雅。

王書記擦了一下額頭上的汗水,感歎道:“這簡直比下鄉秋收都累。”

餘思雅好笑:“王書記應該習慣這種場麵了才是。”畢竟他可是做了梅書記好幾年的秘書,應該見過不少大人物。

王書記搖頭:“哪能呢,我在辰山縣工作好幾年了,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麽多省裏來的大領導,就怕招待不周,丟了咱們紅雲公社的臉。”

這就謙虛了,王書記當了那麽久的秘書,若說獨立決策的能力弱了點是真的,但要說細心和周到,尤其是為人處世方麵,餘思雅都覺得自己很多時候不如對方。

“王書記多慮了,我看領導們很滿意。我明天就得回省城,還有許多工作要忙,先去處理事情了。”餘思雅開口向王書記道別。

王書記雖然還有很多感想想跟餘思雅說說,可也知道她時間緊,擺了擺手:“你去忙吧,不耽誤你工作了。”

兩人在公社門口分開,餘思雅帶著林紅旗又殺回了飼料廠。

施立平看到她去而複返,連忙上前,忐忑不安地問道:“餘總,咱們的產能是不是低了點?領導們是不是不大滿意啊?”

他可沒錯過他說日產一千斤的時候,領導們臉色的變化。

“是我讓你暫時少生產一些的,有什麽問題我擔著,放心沒事。我回來找你是有一件大事要跟你商量,走吧,跟我去見賀教授,我有話要對你們說。”餘思雅直接切入主題道。

施立平點了點頭,趕緊跟上。

三人去實驗室找賀教授,路上餘思雅問起了賀教授的近況。

施立平說:“賀教授性情比較古怪,似乎不喜跟人交流。不過閆教授好像跟他能說到一塊兒去,隻要周日那天不是很忙,閆教授就會跑過來找賀教授下棋。有時候兩人還拎著桶去河邊釣魚,一坐就是小半天。”

這很好理解,因為閆教授的遭遇跟賀教授差不多,而且兩人都是高級知識分子,以前又是同事,有共同的語言,能說到一塊兒去。所以賀教授不是那麽排斥閆教授就可以理解了。

他們倆個教授到這兒倒是有個伴兒了。這樣也好,畢竟人是社會性的動物,還是要與人溝通來往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