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節(1 / 2)





“餘總的意思是,如果鴨子的數量提不上去,就去外麵想辦法。”

馮主席擰起了眉頭:“外麵?省城嗎?還是別的什麽地方?”

小李搖頭:“這就不知道了,具體的餘總也沒說。電話裏她挺生氣的,咱們廠子一直承諾,養多少鴨子收多少,鴨苗是咱們的車子統一調配送過去的,賣的時候也是咱們上門去拉回來的,每次都是當天就把錢結給了他們,從來沒拖欠過他們的款子。現在咱們還研發出了飼料,他們就隻管出地方,出人養就是,幾乎不用費腦子都能掙錢,結果這些公社還是不積極。”

提起這個,馮主席都生氣:“本來就是,小餘這氣生得應該的。這些個公社書記,隻看到了咱們清河鴨發展得有多快,有多好,但也不想想,咱們為這個廠子付出了多少心血,尤其是餘總,一年到頭就沒休息過。不行,這個情況我得向梅書記反應反應!”

小李嚇了一跳:“可是,可是餘總說以後她跟梅書記解釋。”

馮主席瞥了他一眼:“你懂什麽,有的話餘總不適合說,也不適合出麵,還是我這個老同誌更合適。”

好吧,過去馮主席是他的領導,現在還是他的領導,領導說了算,小李不吱吉了。

王書記看到這一幕,笑了笑說:“馮主席出麵確實更合適,餘總這人太耿直了,而且一直以來都給人一種無所不能,什麽問題到她那兒都不是問題的感覺。這樣固然讓大家都對她本人、對廠子有信心,但有些事就不適合她去做了。馮主席更合適出去賣個慘,抱怨抱怨之類的,回頭這話傳到各公社書記耳朵裏,他們也怨不了餘總。”

馮主席笑著點頭:“就是這個理,小李啊,你這人就是太老實太實誠了,還要跟王書記好好學習啊。”

小李趕緊表示:“馮主席你說得有道理,我還有很多不足,要向你們學習。”

王書記連忙擺手:“馮主席說笑了,咱們都是一起乾革命的好同誌,大家相互學習,將咱們紅雲公社建設得更好。對了,李廠長,醫院的建設提上日程了嗎?”

比起廠子裏的事,王書記更關心這個,畢竟錢雖然是清河鴨集團出的,但這也是紅雲公社實打實的成績。以後去了縣裏,他們公社就是除了縣醫院外唯一的醫院了,多有麵子?

小李笑道:“餘總剛才打電話還問了我這個事呢,她催促我建快點,醫生的事她去找。王書記,我特意過來就是想跟你商量商量醫院具體建在哪裏?”

這塊地還得公社批,所以肯定得王書記拍板。

王書記興致勃勃地拿出了地圖說:“我覺得建在飼料廠附近,這邊離公路比較近,交通便利,以後別的公社的人過來看病也方便,你覺得怎麽樣?”

小李沒意見:“可以,那地的事就麻煩王書記了,我得去安排施工和材料的事情。”

王書記主動接過活兒說:“李廠長,要是你不介意,我幫你盯著施工隊,這地方離咱們公社近,我中午吃過飯,每天過去溜一圈,下班再去看看,就能大致了解工程的進度了。”

飼料廠當初的建設就有王書記的一份功勞,小李當然不介意,他們的目標都是一樣的,都想將紅雲公社建設得更好,監工交給王書記他也放心。

“那就辛苦王書記了,你看著,我也可以稍微鬆口氣。”

兩人就這麽說定了。

馮主席看著兩人有商有量,團結合作,有勁兒一處使,非常高興:“要是其他公社的乾部都能像咱們紅雲公社就好了。”

過了兩天,他就跑去找梅書記反應了這個情況。

梅書記聽說這事後最先關注的是:“這小餘同誌還真沒說大話,年前葉局長來的時候,我聽她提了一嘴,沒想到這麽快就被她給辦成了。有了全省鐵路鋪路,今年你們清河鴨的業績肯定會步上一個新的台階。”

馮主席點頭:“可不是,這都是餘總的功勞,跟著她乾啊,我感覺這人都年輕了幾歲,像剛參加工作那會兒,特別有乾勁兒,對工作充滿了熱情。”

梅書記表示理解:“很正常,你們清河鴨蒸蒸日上,每天都能有新的變化,成績一天比一天好,人處在這樣的環境中,心態不自覺地也會變得年輕。”

馮主席笑笑說:“就是梅書記你說的這個理。”

梅書記誇完之後,垂眉沉思了一會兒:“你們所說的事情我都知道,咱們全縣的養殖數量其實增長得很快,但你們清河鴨發展太快了,養殖的速度跟不上你們廠子的需求,時間長了這確實是個問題。你容我好好想想。”

馮主席表示理解:“梅書記你說得也有道理,但你是看著咱們廠子成長起來的,咱們廠子從無到有,建設成今天的千人大廠有多不容易,其中的艱辛,你也清楚。咱們餘總是個實在人,遇到困難從不氣餒,不怨天不怨地,總是自己一個人默默承擔起一切,她所做的這一切也不是為了她個人,更多的是為了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帶動全縣經濟發展,建設咱們的家鄉。各公社書記這樣不積極,實在是寒了咱們餘總的心啊!”

馮主席說得那個吉淚俱下,話裏話外都是替清河鴨,替餘思雅鳴不平。

梅書記明明知道他這話有誇大的成分,但還是被他這真情實感的樣子給打動了,安撫道:“馮主席,你說的我都明白,餘總做的貢獻,咱們全縣人民都看在眼裏。你放心,餘總就是在其他地方建養殖基地,我也沒意見,你們已經給過這些公社很多機會了,是他們自己不珍惜!”

馮主席感動地說:“謝謝梅書記理解,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過陣子我再看看吧,希望其他公社不會讓咱們失望。”

梅書記雖然說了不計較,但私心裏肯定還是希望清河鴨最主要的產業留在本縣。雖然養殖場看起來似乎沒加工廠那麽賺錢,可要是養殖基地的重心外移到了其他縣或是省城,搞不好為了節省運輸成本,以後分廠就開去那邊了。這對辰山縣的財政和就業增長來說都是巨大的損失,也是梅書記很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思考了一會兒,他直接對馮主席說:“這樣吧,你將你們跟省鐵路局合作的消息放出去,然後召集各養殖場開個會,讓他們將今年的生產目標定下來,如果量太少,你就直接在會上宣布,養殖場的產量跟不上清河鴨的需求,你們將謀求在其他地方成立養殖場的消息。”

馮主席錯愕地看著他:“梅書記,這……”

梅書記直白地說:“小餘同誌不是說過嗎?沒有競爭是咱們這些廠子單位缺乏活力最根本的原因,那就讓他們競爭起來,這些老油條隻要腦子沒燒糊塗就該明白,要是在別的地方建了養殖場,搞不好哪天你們就可能不買他們的鴨子了,他們的養殖場還怎麽開下去?”

“謝謝梅書記,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那我就大膽地去乾了。”馮主席得了準話,心頓時落到了實處。

梅書記點頭:“嗯,不過光是給他們施壓也不行,還是得出點獎勵政策,讓他們有奔頭,就像你們廠子,工人的精神麵貌跟我去過的其他廠子完全不一樣,年底從你們廠子回來後,我仔細想了想,可能是你們廠子每個人都能看到希望吧。所以咱們也要給其他公社的乾部看到好好開養殖場的奔頭,這樣吧,你在會上公布,以後咱們縣每年評選最優養殖場,由縣裏財政撥款,前三名通通有獎勵,獎金從一百到五百不等,另外再設最佳進步獎,務必調動他們生產的積極性。”

馮主席覺得這個法子好:“還是梅書記你有辦法,那我就按你說的去辦了。”

“嗯。”梅書記點點頭。

等馮主席走後,他一個人在辦公室裏坐了半天,想了許久,最後給市裏去了個電話。

“喂,我是辰山縣的梅鬆明,我找黎市長。”

過了一會兒,黎市長接起了電話。梅書記立即高興地說:“黎市長,我是來給你報喜的。”

黎市長聽了挺感興趣的:“哦,你們辰山縣又有什麽喜事?”

梅書記樂嗬嗬地說:“就上次跟葉局長提過的那件事,清河鴨集團正式跟省鐵路局達成了合作意向,以後咱們清河鴨的食品將賣到每一輛從咱們省始發的列車上!”

電話那端黎市長的語氣也很高興:“那這確實是個好消息。”

“可不是,現在清河鴨又要招工擴大生產,各養殖場還要增加養殖的數量,這不,清河鴨的黨支部副書記剛才還在我這兒,商量著今年得多增加多少產能,感覺咱們縣的養殖數量都快跟不上了。哎,這樣一來就怕後麵火腿腸的供應也不夠,黎市長,上次葉局長跟你說養豬的事了嗎?要是有了多餘的豬肉,咱們就能建豬肉的火腿腸生產線了,聽說這個更好賣。”繞了一圈,梅書記這才切入正題。

清河鴨既然是他們辰山縣本土發展起來的企業,很有潛力成長為辰山縣最璀璨的一顆明珠,那他這個做書記的自然也要使把勁兒,他跟清河鴨是彼此成就的關係,縣裏經濟發展了,他這個書記也有成績,麵上也有光。

既然小餘同誌一個年輕女同誌都好意思豁出去找領導,要政策,求幫助,他一個大男人還怕丟臉還是拒絕嗎?

黎市長明白了梅書記的意圖,沉吟片刻後說道:“這樣吧,抽個時間,你跟你們清河鴨的那位小餘同誌一塊兒來市裏一趟,跟我好好說說你們那個飼料廠。”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