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節(1 / 2)





“得了吧,扯這麽多還不是因為你侄女就在百貨公司上班。對了,我那天買的背心也是清河鴨服裝廠生產的,聽說清河鴨服裝廠會獎勵優秀售貨員工作崗位,你侄女有沒有啊?”

“哼,我侄女都正式工了,誰稀罕一個破廠子的工人,也就你們當寶!”

“是嗎?我沒記錯,你還有個閨女在鄉下吧?你就不想把她早點弄回來?”

“行了,別吵了,大家都是老同事了,一人少說兩句,這都是上麵的事,咱們小老百姓嘛,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

無意中撞到這一幕,讓小黃很不好意思:“餘總,他們以前不這樣的。”

“沒事,他們爭論得挺有意思的。”餘思雅笑了笑,裝作不經意地問道,“小黃,你怎麽看這件事?”

小黃擰著眉:“省報怎麽現在也變成這樣了,什麽都瞎報道,一個小偷,一個搶劫犯,有什麽好弘揚的?都不是什麽正經人,難怪能乾出去街上擺攤賣東西的事呢,這兩人有嚴重的資本主義傾向,應該嚴懲!”

餘思雅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年紀不大,官僚做派倒不小。

不過嘛,行不行,好不好,也不是他能說了算的。餘思雅也懶得跟這種思想陳舊,沒什麽憐憫之心的人多扯。

笑了笑,她推開門,進去參觀辦公區。

一個半小時,餘思雅將機械廠逛了個遍,遇到了好幾波討論省報的人,這些人裏有反對的,也有支持的,眾說紛紜。

雖然沒她想的那麽好,但好歹輿論沒有一麵倒,還是有很多人讚成這件事的,反對的聲浪和支持的勉強能打個平手。

這已經比他們預想中的更好了。

這時候向廠長也回來了。

田主任找到餘思雅,帶她去見向廠長。

向廠長似乎挺累的,在揉太陽穴,臉上一片疲色,看到餘思雅,和氣地笑了:“不好意思,讓餘總你久等了。”

“向廠長客氣了,我正好沒事,參觀參觀咱們省城機械廠,你們的機器種類可真多,不愧是全省最大的機械廠。”看向廠長今天心情似乎不大好,餘思雅專挑好聽的說。

向廠長的臉色好看了一些:“餘廠長你可真會說話。哎,咱們機械廠就是一艘布滿了鐵鏽的舊船啊,哪像你們清河鴨,發展這麽快。”

這話有點意思啊。向廠長一個大廠領導竟然會跟她抱怨,應該是最近遇到了什麽不痛快的事。

餘思雅琢磨了一下,關切地說:“向廠長,是遇到了什麽困難嗎?你們廠子可是為全省的農業發展和工業建設做出了不容忽視的貢獻。”

向廠長歎了口氣,指了指桌子上的省報:“餘總今天沒去開會,有所不知。今天高市長看到這份報紙,大發雷霆,正好上半年經濟總結會議,全市大型企事業單位的負責人都去了。會上高市長嚴厲地批評了我們,讓我們回來好好想想,能夠擴員多少,儘量解決這些年輕同誌的就業問題。可咱們廠子現在職工都已經超員了,我上哪兒增加工作崗位?”

餘思雅在心裏大大地為高市長點了個讚。太給力了,高市長表麵上是給各大企事業單位的領導壓力,但實際上是變相減輕路明惠這篇報道的反對聲音。

就是為了自己的工廠著想,很多廠礦領導人也不會反對個人擺地攤這種行為。說白了,人都是自私的,利己的,這是人的本性。相反,那種舍己為人的,願意冒風險去為他人謀福祉的才是少數。

跟自己的廠子無端端的多幾十上百名員工,增加負擔相比,年輕人去擺地攤算得了什麽呢?

擺地攤,個體戶又不需要他們養活。可招工就不一樣了,一個工人一年幾百塊的工資,招個幾十百來人,一年就得多支出上萬塊,而且年年如此。廠子裏效益本來就不好,再多這麽多人,年底的工作報告更不好看了,很可能又得問財政要錢,自然也就跟先進無緣了。

餘思雅長歎了一聲,對向廠長的困難表示理解:“是啊,單位也困難,多一個人就多一張嘴。隻是,市裏也有難處。省報最近的報道我都看了,這麽多年輕人沒事乾,沒收入,長時間下去,也會影響到社會的穩定和安全,也關乎我們每個人,誰也沒辦法擺脫出去。大家都有困難,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爭取早日度過這個難關吧。”

向廠長揉了揉額頭,羨慕地看著餘思雅:“哎,餘總你說得也有道理。還是你們好啊,你們廠子發展這麽快,一直在招工,倒是不愁這個問題。”

餘思雅苦笑了一下:“向廠長說笑了,我們前一陣子還遇到了搶劫……這麽發展下去,誰也沒法獨善其身啊。所以市裏會提出這個有些強人所難的要求,也是沒辦法。”

向廠長聽說了餘思雅他們的驚險事故,再回憶了一下自己周邊最近增多的犯罪率,不得不承認:“哎,餘總你說得對,這些年輕人難,我們廠子也難,市裏也難。”

“是啊,如果能讓他們有事情做,這種狀況也許會好很多。”餘思雅無奈地感歎道。

向廠長把這句話聽了進去,低頭盯著報道看了幾遍,喃喃道:“其實這擺攤就不錯嘛,掙個辛苦錢而已,又沒雇工,怎麽能算剝削呢?沒剝削也不應該反對啊!”

餘思雅笑著說:“向廠長說得也有道理,沒有雇工就談不上剝削,如果還不放心,可以限製小販們每天的銷售量嘛,將數字控製在一定的範圍內,這也未嚐不是一種辦法。”

向廠長眼睛一亮:“餘總,你這辦法好。你向市裏麵反映吧。”

餘思雅連忙擺手:“向廠長說笑了,我就隨口一提,哪能當真。再說我一個人說有什麽用啊,我們清河鴨在全市就一個幾百人的服裝廠,人微言輕,說了也不大頂用。”

向廠長才見餘思雅第二回 ,也不清楚,餘思雅跟高市長的交情,對這番話沒懷疑。而且還認真思考了起來:“你說的這也挺有道理的,要不咱們組織組織,向市裏反映一下這個情況?”

餘思雅沒吭聲,隻是微笑。這個事,跟清河鴨沒多少關係,她現在不宜表現得太熱心,不然要是引起了向廠長的懷疑,那就要起反效果了。

“向廠長,咱們先談田主任出國的事吧。”

向廠長這才記起兩人坐在辦公室裏的目的:“對,說正事,說正事。餘總,去一趟日本開銷不小,來回的機票費,在日本生活半年一載的費用,我們粗略估計了一下,怎麽也要好幾萬吧,要是時間呆得久了,可能更高,你們可真想好了。”

幾萬塊夠幾十上百名工人一年的工資了,在這個時代絕對是一筆巨款。

餘思雅含笑點頭:“向廠長,這個事情,在找你之前,我就打聽過了。我們清河鴨願意出這筆錢,隻要能學習到國外先進的技術,我覺得這筆錢花得值!”

好吧,既然餘思雅沒意見,向廠長也不再多說:“那咱們說說具體的條款,你看怎麽樣?”

“好。”餘思雅就是為了來確認這個事的,當然是儘早確認,讓田主任早日出國最好。

接下來雙方談了一個多小時,連午飯都錯過了,才確定了具體的條款,然後簽字確認。這份協議裏規定,清河鴨要提供田主任往返日本以及留日期間的所有開銷,田主任則要幫清河鴨物色火腿腸加工和飼料加工的生產線,幫忙購買機器,學會維護和修理。

定好協議後,接下來就要準備出國的工作。這會兒出一趟國可不容易,有很多事情要做,辦理護照,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請,兌換外匯,跟日本那邊的相關企業提前溝通好等等。

不過這些事都由機械廠去辦,清河鴨隻負責錢到位就行了,所以接下來沒餘思雅什麽事了,她隻要等消息就行了。

謝絕了向廠長吃飯的邀請,餘思雅出了機械廠就頂著烈日回到了省大門市部的辦公室。

進門第一件事,她連水都沒來得及喝就是給高市長打電話。

“高市長,我上去機械廠辦點事,聽說了上午的會議,效果非常明顯。機械廠的向廠長建議我向市裏麵反映支持沒工作的人擺攤這個事。”餘思雅興奮地跟高市長分享這個喜悅。

高市長樂嗬嗬地問:“那小餘同誌怎麽說?”

餘思雅笑道:“我就說我人微言輕,這次開會我們清河鴨也不在其中,我去發這個言不合適。我看向廠長不大願意做這個出頭鳥,他似乎想找其他的人出麵。”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