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內切型邊後衛!(1 / 2)





當然,對於到底是誰在學誰,在潘毅這邊是有著另外的答案,也是更正確的答案。

這其實都是未來瓜迪奧拉經常使用的戰術!

嚴格來說,這個時候,是現在的瓜迪奧拉,在學習未來的瓜迪奧拉……

而且,如果說用犯規和吃牌來延緩對方快攻,其實在很多球隊中也都有所體現的話,那麼潘毅在今天這場比賽中使出的另外一個絕招,就絕對是瓜迪奧拉獨創的了。

主打433陣型的球隊還要麵臨一個問題:

如果球隊在後場的傳導出現失誤,被對方搶斷,本方後場就僅剩後腰和兩名中後衛共3名球員前去拖延應對。

如果對手投入反擊時的兵力充沛,就極容易出現3打3的局麵。

尤其是在運動戰中,3打3的局麵一旦出現,對手隻需采用一套非常簡單的傳切配合,就可以攻破本方的球門。

為了有效地解決上述問題,瓜迪奧拉同樣也想出了一個辦法:

在球隊進行陣地戰進攻時,邊後衛有選擇性地內收,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大幅度地壓上助攻。

他的位置與後腰平行,職責是輔佐後腰出球,並在由攻轉守時,進行第一道攔截。

這樣的安排可以有效地緩解433陣型在由攻轉守時,後方防守兵力不足的缺點。

同時在球隊進行陣地戰進攻時,邊後衛也可作為後場的一個出球點,方便了球隊在中後場的倒腳與梳理。

這個戰術最初的靈感或許源於貝爾薩對索林和比達爾的使用,在前場有邊鋒的前提下,邊後衛在進攻中向中路內收,成為中場中路球員。

但後來正是由瓜迪奧拉將其深度發掘,並發揚光大了。

這如果是在FM遊戲中,就是著名的“內切型邊後衛”的這個職責了!

在瓜迪奧拉之前,是幾乎沒有這種看起來有點古怪的邊後衛踢法的。

這也導致了在FM2021或FM2022遊戲中,玩家都知道內切型邊後衛好用,可以當半個後腰使,但就算搜遍了所有的球員,也很難真正找到適合這個位置的人。

也就是說,內切型邊後衛的位置熟練度永遠找不到默認高的,隻能自己練,而且還是要找年輕後腰練最合適。

而來到現實的話,瓜迪奧拉最早使用這樣的戰術,就是在拜仁用拉姆和阿拉巴來充當這樣的角色——包括後來的基米希。

這也是拉姆和基米希也都能勝任後腰位置的原因(或者也可以反過來說,總之就是他們的綜合能力都很強)。

到了曼城,最經常執行這個戰術的後衛就成了坎塞洛和沃克。

沃克內收就是一個純工兵的思想,用他來增加轉換攔截能力。

而坎塞洛內收時就是一個進階的3313體係,在增加防守的同時,他還有著不錯的出球腳法,可以承擔後腰組織的職責。

隨著邊後衛內收戰術的實施,曼城解放的是京多安,他踢出了最高光的一段時間。

當然,潘毅一直覺得“內切型邊後衛”的翻譯還是不太準確,因為他們畢竟不是像邊鋒一樣真的經常去內切射門。

應該叫“內收型邊後衛”可能更適合一些。

現在的場上,漢堡就在嚴格地執行著潘毅這套433的全新戰術。

薩拉赫在右路拿球,這也代表著當前的主攻方向是右路。

此時,左邊後衛羅伯遜已經內收至後腰卡塞米羅的身側,而右邊後衛卡瓦哈爾則是大幅度地壓上助攻,來尋求與薩拉赫的配合。

這樣一來,如果對手斷球反擊,留在後方進行防守的人數就從原來的後腰加兩名中後衛3人,變成現在的後腰加左邊後衛再加兩名中後衛共4人,在防守上顯然就穩固了許多。

當然,如果現在漢堡是在左路進攻也是同樣的道理。

左邊後衛羅伯遜會大幅度地壓上進攻與左邊鋒孫興慜進行配合,而右邊後衛卡瓦哈爾會與後腰卡塞米羅站位平行,在進行梳理球路時也可以在對手反擊時負責第1道攔截工作。

這也是潘毅在訓練和熱身賽中經常演練過的了。

事實上,雖然內收型邊後衛有這麼多優點,但這種戰術對球員的要求也更高。

邊後衛要有踢中場的能力,需要更高的球商。同時,同側的邊鋒要求也更高,需要變化更多樣來配合。

所以,儘管瓜迪奧拉用了幾年後,內收型邊後衛也沒有成為主流戰術。

而現在的漢堡卻有這個條件。

以羅伯遜和卡瓦哈爾的能力,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和比賽熟悉之後,基本上也掌握了這一套打法的精髓。

孫興慜和薩拉赫就不用說了,基本上是邊鋒天花板了。

於是,拜仁球員們就發現,漢堡球員的腳下球本身就難搶,而一旦搶下來後,又很難形成很好的反擊機會。

如果是在中場附近搶到球,漢堡球員就會毫不猶豫地反搶,或者是犯規;

而如果是在漢堡的後場通過前場壓迫搶到球,卻也麵臨著對方四個防守球員的圍堵,空間也不好打出來。

於是開場後10多分鐘,拜仁一直都無法打出有效的進攻。

比賽進行到了15分鐘。

拜仁在邊路傳球,而羅本還沒停好球,身後的羅伯遜和身側的卡塞米羅就對他形成了夾擊,小飛俠隻能是立即又將球傳回給了蒂亞戈。

傳完球後,羅本立即跑回了本方半場,離開邊路,想要接應蒂亞戈。

漢堡的這種壓迫,讓拜仁慕尼黑找不到有效出球線路,隻能采取邊鋒回撤的方式。

蒂亞戈也是心領神會,立即將球傳給了空檔處的羅本。

可羅本剛要接球,就發現坎特很快轉身就逼了過來。

羅本想來一個一腳傳球,把球傳給中路的克羅斯,但身後的坎特乾擾了一下,讓羅本的這腳傳球沒傳準,從克羅斯的身前漏過去了。

隻見德布勞內快速往前跑,正好接到球後,大步流星地帶球往前衝。

然後,他搶在克羅斯過來搶球之前,送出一腳直傳,給到了禁區弧頂前沿的米特羅維奇腳下。

在拜仁慕尼黑兩名中衛的包夾下,米特羅維奇用他那強壯的身體把球護住,然後看到沒有轉身的機會,就迅速橫傳。

孫興慜快速斜插左肋,搶在拉姆之前接球後,右腳橫向一拉,直接起腳就打。

韓國前鋒的這腳射門打得非常果斷,但拜仁的門將斯塔克注意力非常集中,側身把球撲了出去。

球飛向了中路,小博阿滕一腳解圍出了大禁區。

但這時外麵已經都是漢堡球員的身影了。

卡瓦哈爾已經壓了上來,他先是帶球逼近阿拉巴,似乎要準備過人,但接下來去突然將球捅往了底線。

而本來還在中線偏右位置的德布勞內,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是猛地一個衝刺,迅速地殺到底線接到球,然後右腳起球傳入小禁區!

禁區中路,米特羅維奇在與兩名拜仁中衛的對抗中再次取得了勝利。

他猶如一輛重型坦克般在範比滕和小博阿滕的圍困中殺了出來,直接高高躍起要頭球攻門了!

還好,門將斯塔克的反應很快,及時雙拳出擊,將卡瓦哈爾的傳中球擋了出去。

米特羅維奇的腦袋就差那麼一點點就可以碰到球了!

足球被斯塔克撲出之後,並沒有飛遠,而是落在了大禁區弧頂一帶。

而薩拉赫拍馬趕到,用外腳背搓了一記弧線球,再次找到了米特羅維奇。

這個時候範比滕更加不敢怠慢了,他在米特羅維奇的身後緊緊地擠住了他,並且也高高躍起,準備跟他拚搶這個頭球。

但米特羅維奇還是搶到了球!

背對球門的他也沒辦法甩頭攻門,所以隻是頭球輕輕一點,把球卸在了離點球點不遠的地方。

而埋伏在米特羅維奇附近的坎特,則機敏地搶到了第二落點,不停球直接出腳射門!

皮球沿著一條直線,鑽進了拜仁慕尼黑球門的左下角。

“球進了!!!!!!!”

“坎特!!!”

“他攻入了加盟漢堡以來的正式比賽首球!”

“這同時也是漢堡的新賽季第一球。兩個夏窗新援間的配合,幫助漢堡打破了僵局,現在漢堡一球領先了!”

場邊的潘毅,也在握拳慶祝,並大聲朝場上球員大喊著:

“乾的漂亮,坎特!”

“乾的漂亮,米特羅維奇!”

“乾的漂亮,薩拉赫!”

“乾的漂亮,德布勞內!”

“繼續加油!……”

球員們當然值得表揚。

這是一次潘毅新戰術在場上的完美演繹。

先是德布勞內與薩拉赫之間的換位,讓中前衛與邊鋒的位置發生了變化,就讓拜仁的防守隊員一時間失去了目標。

這就導致了德布勞內順利的傳中,包括被門將擋出後薩拉赫的再次起球,都沒有對方足夠的乾擾。

這才有了米特羅維奇的頭球助攻,以及最後坎特的射門得手。

跑動更多了,換位更頻繁了,這也是潘毅對現在漢堡中場的要求。

傳控足球,就是要求球員具備出色的腳法以及強大的體能做支撐,而中前衛更是需要通過自己不懈的跑動,跑出空當,從而獲得機會。

如果中前場的球員隻是按部就班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不去跑動,那麼機會與空當隻會變得越來越少。

因此在這一次進攻中,德布勞內的跑位是關鍵,一下子就把拜仁的防守給打穿了,也造成了很大的混亂。

對此,CCTV5的解說員段暄也說道:“在賽前很多人不看好漢堡,認為他們在熱身賽中的表現很糟糕,狀態也很差。但現在,開場15分鐘,漢堡就率先破門得分。對此,張路指導你怎麼看?”

張路:“嘿嘿,熱身賽的成績一向是做不得數的,對於潘毅來說更是如此。我看潘毅指導對這場超級杯比賽確實是做了充分的準備,拜仁對漢堡的防線顯得毫無辦法。”

“相反的,拜仁慕尼黑在中線附近的傳球失誤,就給了漢堡一次就地反擊的機會。而漢堡的進攻就打得非常有層次,也投入了足夠多的球員,薩拉赫和德布勞內的這個換位也非常的驚豔。”

“當然還有這個塞爾維亞小將米……米特,對,米特羅維奇,幾次爭頂都獲得成功,也是這個進球的關鍵所在。”

“如果說這個夏天潘毅引進幾名米蘭舊將算是對他們知根知底,來之即能戰的話,他今天對這個年輕中鋒的使用,才是讓我大跌眼鏡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