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6章 視察泉州 (1 / 2)

藏國 高月 1405 字 23天前




第1196章 視察泉州

李鄴當天便和福建道各州刺史、長史見了麵,舉行了座談,聽取大家的想法。

望著濟濟一堂的官員們,李鄴笑道:「大家的想法和意見我都聽到了,大家都反應稅負太高,但我可以告訴大家,隨著戰爭漸漸結束,軍隊的開支會大大減少,稅負也會跟著降低,這是必然的。

我現在就可以承諾各位,從今年開始,附加軍稅、架間稅、騾馬稅、船稅都會廢除,商稅從一分降為三厘,田稅從五稅一降為十五稅一,戶稅也會減半,兩浙道那邊我已經宣布了,福建道這邊我今天也是正式宣布。」

官員們頓時喜形於色,議論紛紛,這幾年朝廷不斷加稅,民怨沸騰,百姓苦不堪言,官員們壓力也極大,走在街頭會被人指著脊梁骨罵。

但沒有辦法,朝廷要開戰,北方收不了稅賦,隻能向南方各州不斷加稅,現在齊王強勢接手了朝廷,不斷打擊軍閥,結束戰爭,讓大家看到了降稅減賦的希望。

這時,福州刺史李承昭拱手道:「殿下,卑職來福州三年,深深感受到了福建的富庶,很多物產就能供應整個天下,茶、油料等等,可惜就是運不出去,如果福建各州能大力發展道路運輸,我相信福建道的重要性不會亞於江南。」

李承昭也是宗室,是宗室中少有的能乾之吏,而且能帶兵打仗,比較有謀略,李鄴也頗為欣賞他。

李鄴點點頭,「李使君說得對,福建道不僅盛產茶和油,還有綿,木棉雖然織布差一點,但填充保暖效果很好,如果福建道能大量種植木棉樹,那麼北方的棉田和麻田就能減少很多,轉為糧田。

另外還有糖料甘蔗,完全可以大規模種甘蔗,然後本地製糖,當然還有藥材等等。

至於道路運輸,福建道的出路在海運,到明年初,丹灞水道就開通了,可以行三千石的船隻,這就意味著福建道各州特產經過襄陽中轉後,直接通過水運到長安。」

這時,建州刺史李椅舉手道:「殿下,說到海運,建州可沒有一點優勢啊!」

「我知道建州不靠海,但建州有建陽溪、建武溪、將樂溪,它們合併為閩江注入大海,它們不能航運?」

李椅苦笑道:「這三條河大部分在山區,有的水段可以航行,有的水段亂石矗立,難以航行,很難整治。」

李鄴笑了笑道:「我記得李刺史出任過陝縣縣令,應該很了解黃河上的三門峽吧!」

「卑職當然了解,三門峽一直是關中的心腹大患,整治了一百多年,都沒有什麼效果。」

「如果現在李刺史再去陝州,你會發現三門峽的三座巨石隻剩下最南麵的一座了,水患平息,航運便利,可通五千石貨船。」

李椅又驚又喜,「這怎麼做得到?」

「軍隊有強大的火器,連丹灞水道都要開通了,何況三門峽,所以李刺史隻要向朝廷申請,我保證明年建州的船對也能從水運到海港。」

一席話讓眾人心中有了信心,隻要能把各種山貨都運出去,福建道的貨物能充斥長安,那就是看得見的政績啊!

和官員們一起用了午餐,李鄴隨即帶著眾人出城去參觀占城稻試驗田,當然,大家並不叫它占城稻,它是從交州過來的,所以叫做交州稻。

主持交州稻種植的官員是工學中的農學院教授韋清月,他同時也是司農寺新成立的良種推廣署署令。

他帶著三十幾個學生在泉州成立了研究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