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川廣不可越(2 / 2)

紹宋 榴彈怕水 3569 字 1個月前




呂好問愈發嚴肅起來,倒是恭敬相對:“好教官家知道,臣那日殿中所言,皆是真心,臣早年自恃道學名家,但靖康之中,未免有失節嫌疑,明道宮前後,若非官家落井,身體欠安,幾乎有避世求死之心,如何有臉麵再做學問?

趙玖搖頭而笑:“幸虧呂相公沒走,否則哪來的咱們君臣還於舊都,以至於今日坐而論道?都說道學、道學……道學到底是怎麽一回事?

呂好問心中大動,便想要細細給官家敘述一番,但這個話題太大,且擔心說的枯燥會引起官家不滿,卻又不禁張口結舌,半日方才憋出來一句:

“好教官家知道,道學亦稱理學,乃是因多論天地萬物之道理而得名,迄今為止,早已經傳播極廣,隻是稍遜新學罷了……

“道學便是理學?那昔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張載也是道學嗎?趙玖心中微動,追問不及。

“張橫渠自然是道學先賢。呂好問心下愈發激動,便趕緊做答。“他所創關學本是道學名派,昔日神宗皇帝時,所謂張橫渠之關學、二程之洛學、王舒王之新學,便已呈三鼎足之勢。

“新學也是理學嗎?二程的理學趙玖自然知道,但對新學卻不免好奇。

“不能算。呂好問嚴肅搖頭。“理學要講道德,要窮天理的,而王舒王雖然學貫古今,可他所創新學卻隻是為了他的新法,多講功利,在天理與道德上卻有所欠缺……

“朕以為講功利比講道德強。趙玖當即應聲。“當然,窮天理還是要的。

呂好問先是本能一滯,繼而卻又微微心動。

“那呂相公你又是哪一派?趙玖繼續追問。

“臣……呂好問愈發嚴肅,卻是稍作整息後才正色回複。“臣是家學,早在臣祖父先申公(呂公著)時,便已經世稱呂學了。而所謂呂學,雖有‘致心’之論,兼長佛家之言,但與張橫渠的關學相近,也是世人皆知之事……昔日橫渠先生入京,關學、洛學、新學三鼎足之事,便是臣祖父先申公一力為之。

趙玖麵色如常,微微頷首:“原來如此,卻也可惜……朕常想,王舒王的新學乃是國家根本,不可輕拋,但確實在天理之論上尚有欠缺,無法與道家之無、佛家之空相匹敵,若是道學、新學能共存,豈不正好?可偏偏這些學派之爭,好像比宋金兩國仇怨還要深,逼得朕隻能死守新學!真真不可理會!

呂好問稍作猶豫,卻終究是沉默以對。

“呂相公剛才說有個折中的法子?趙玖複又回到了之前的議題上。“什麽法子?

“官家雖然不好此時以律法或者諭令逼迫南方富戶開釋所買河北流民,卻可以鼓勵南方富戶主動釋放,並以官爵賞賜其中佼佼者。呂好問趕緊扔下剛才那陣雲裏霧裏的討論,直接在亭中相對。“同時,還可以大開恩科以收攏南方人心。

趙玖不由失笑:“前一條倒也罷了,後一條呂相公莫不是又在欺負朕當日明道宮落井忘了故事?朕便是再糊塗如今也知道了,蔡京主政之時,早已經將科舉製度,改成縣學、州學、太學三級學製,然後直接在太學取士……如萬俟卨、胡閎休皆是太學生,麗瓊乃是州學生……想開恩科,是不是要先廢掉這三級學製?

呂好問猶豫了一下,還是勉力建言:“官家,三級學製不公,常為權貴子弟所趁,到了地方上簡直就是察舉製度一般可笑,臣還是以為恢複到往日科舉製上……

“本朝恩蔭官難道少了?趙玖搖頭不止。“不過你說的也有道理,這樣好了,咱倆再折中一下,一分為二,一麵先讓天下州學生來京,以糊名考試為準,錄取一定太學生,太學生再上殿參與殿試,算是大開恩科;然後這次開釋贖人比較多的,直接賜予州學生、太學生身份,其中州學生允許直接來參加考試,太學生允許直接上殿,參與殿試……

言至此處,趙玖若有所思,複又補充言道:“還有軍中立了功的讀書人,地方上有殊績的吏員,都可一並仿照此例,賜予州學生或太學生,讓他們博個出身……此事可以做戰時定例,而今年的便搶在中秋之前處置好,如何?

呂好問再度猶豫了一下,卻終於還是勉強點頭:“就按照官家所言,臣回去儘力跟許相公說一說。

趙玖緩緩頷首。

說完此事,君臣二人終於再次落座於亭中,而且隻是飲茶閒談,不再論多餘朝政。

然而,正當二人說一些閒話的時候,一身絲緞常服的楊沂中卻忽然從前院而來,而且直到亭前,方才止住步伐,並拱手嚴肅行禮。

趙玖與呂好問對視一眼,心中各自一沉。

“官家、相公……京東閭太尉軍報送至東京樞密院,說是偽齊大舉出動,濟南府、兗州兵馬兩路齊出,往東平府而去,青州兵馬似乎也往沂州而去。楊沂中匯報不停。“樞密院猜度,應該是偽齊窺的嶽太尉整汰部隊,以為得機。而此時,嶽太尉應該已經出兵。

趙玖聽到是京東方向的時候就已經徹底放下心來……他擔心的是洞庭湖鍾相此時發難,還真不在意什麽濟南。

這倒不是說鍾相比劉豫、李成、孔彥舟都要強,實際上按照趙玖的判斷和認識,相較於偽齊那些最起碼個人能力沒得說的漢奸與野心家們,一會勤王一會楚王的鍾相基本上算是個庸人,但眼下的情勢卻決定了鍾相一旦造反,他對大局危害反而是最大的,遠非早已經明槍明刀擺開陣勢的偽齊那邊能夠相比。

故此,趙玖聽完匯報,根本動都不動,隻是隨意而對:“朕知道了。

楊沂中也好,呂好問也罷,各自詫異,卻也無話可說,於是乎,三人又說了幾句細節,便大約定下來,呂好問繼續回八陵參與祭祀,而趙官家自歸東京坐鎮,以安人心。

除此之外,本著鍛煉禦前班直外加速戰速決的心態,趙官家複又派出了楊沂中引禦前班直兩千,往京東助陣。

就這樣,三人議定,趙官家依舊安坐亭中,其餘二人卻紛紛起身。

然而,呂好問再三猶豫,都到亭外十幾步了,反而停住步伐,回身問出了一句話來:“官家以為潞公是個怎麽樣的臣子?

趙玖怔了許久,方才醒悟潞公是誰,複又當即失笑:“朕雖然不同意文彥博的觀點,卻還是以為他道出了眼下實情,指出了問題所在,算是個有本事的實誠人……畢竟嘛,做官的都是士大夫,不讓士大夫共天下,又怎麽能與百姓共天下?至於呂相公問朕以為文彥博本人如何,朕也可以直接答複,這個人雖然比不上王舒王之勇於任事,知難而上,倒還是可以做宰相的!相對而言,馮京馬涼之屬,反而不足為道。

呂好問一言不發,拱手告辭。

當日無言,隔了一日,呂好問辛苦趕路,翻過少室山行至孝義鎮,迎上了前來接應的小林學士,將要再往北入八陵所在的山陵之中時,卻見有登封知縣辛讚親自作為使者辛苦追來。

“官家歸京前所書文字,讓我轉贈關西胡製置?滿身是汗的呂好問接過卷軸,隻是聽這辛知縣稍作說明,便一時鄭重起來。

因為不隻是呂好問,便是一旁來接應的小林學士都本能想到了當日趙官家讓許相公轉贈給張愨張相公的那份文字。

於是乎,呂好問沒有任何顧忌,直接打開,然後便怔在當場,小林學士探頭去看,卻見到上麵隻有一首並不識得詞牌的小詞,而且似乎隻有半闕。

正所謂: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西行路。

望舊都,意躊躇。

傷心漢唐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PS:感謝第六十九萌靐焱驫同學了,還是那句話,天氣那麽好,今天你們宅在家裏看比賽了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