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殿試(下)(2 / 2)

紹宋 榴彈怕水 2705 字 1個月前




“能有什麽用?”李光也捧著茶杯一時失笑。“難道還能讓他補了樞密使不成?”

但話音剛落,這李中丞自己就先怔住,繼而四位當朝重臣幾乎是一起頭皮發麻、麵麵相覷,然後幾乎是同時將茶水放到了身前桌上……因為他們陡然意識到,此時或許不妥,但等嶽飛年紀上來了,到了四十歲,這仗差不多打完了,難道還不行嗎?

說不得,以後這件事還就成為日後的成例和定製了呢……樞密使皆從軍中補……賜個出身嘛!

當然了,這就是四位重臣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了。

趙官家哪裏能想那麽長遠?

他真的隻是出於一種對嶽飛的保護心理,才這麽做的……須知道,作為一個穿越者,趙玖從未想過嶽飛會因為韓世忠的妒忌心而如何如何,那簡直就跟韓世忠造反一般是個笑話!

他隻知道一個莫須有!

所以此番作為,不管是處心積慮還是投機取巧,但絕非是什麽輕佻之舉……趙玖隻是因為那句莫須有,想從文官們手中用一種釜底抽薪的方式保護嶽飛,他隻是想給嶽飛一個針對文官體係的保護殼而已。

當然了,還是那句話,趙官家未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甚至有些杞人憂天。

真以為宰執們個個都是秦長腳啊?那秦長腳也是千年一出的人物好不好?

而且,他趙官家自穩坐殿中,誰人動得了他的心腹愛將?

便是今日皇儀殿上的議論,不也是窮極無聊的時候一番私下議論嗎?

而果然,眾文武隨趙官家在皇儀殿閒坐不過大半個時辰,隨著有人大膽交卷以求頭彩,宰執以下,所有人便都匯集殿中,討論新科進士們的文章,再不說閒言俗語。

且說,雖然趙官家退場前曾有明確言語,無須遵循什麽文章舊俗,但實際上,殿試文章本就沒有什麽特定舊俗。

因為這篇文章的核心要務其實在於‘美’與‘刺’。

具體來說,‘美’是讚美,‘刺’是指出過錯……而讚美與指出過錯的對象自然是皇帝。實際上,相較於什麽殿試的形製,‘美’與‘刺’的兼容並存,才是自唐代以來殿試文章的基本評判標準。

換句話說,這場殿試,本質上是需要這些進士們扣著題目寫出一篇同時拍趙官家馬屁與指出趙官家過錯的政治論文出來。隻要馬屁拍得好,同時批評的到位,那這就是一篇典型的殿試好文章。

而這也是很多大臣都看好嶽飛和曲端的緣故……真不需要什麽文采,而嶽飛之前的《良馬對》就是一個關於用人方麵的殿上策問典範,至於曲端,‘美’不好說,‘刺’總是沒問題的吧?

回到眼前,六百篇糊了名字的文章,趙玖不可能挨個看完,隻是要求宰執、尚書、翰林學士們一起審閱,定下大略排名,然後趙官家隻看優秀的就行了。

不僅是這樣,隨著皇儀殿內開始正式糊名審卷,這一次趙玖開門見山,定下排名之後,打開性命,無論嶽飛、曲端排名幾許,都不許做任何更改。

這使得殿內人心稍安,繼而隨著送來的試卷越來越多,卻又秩序井然起來。

但正所謂錐處囊中、鋒利自露,有些卷子,哪怕是糊了名的,也足以憑著他們的過人長處引得皇儀殿中的君臣們各自愕然,不得不特殊對待。

真的是‘長處’!

趙玖望著手中這份密密麻麻寫滿了工整小字的試卷,隻覺的敬佩之心如滔滔黃河一般難以遮掩……他數的清楚,橫著多少行,豎著多少列,這篇算是很早交上來的試卷居然寫了一萬多字!

用毛筆字,在如此短的時間裏寫了一萬多字,簡直可以與那些後世寫網絡的碼字工相提並論了!

不對,那些碼字工根本不配給此人提鞋!

人家在殿試中用毛筆如此工整的寫了這麽長篇的策問,哪裏是那些宅在電腦前灌水打字的網文寫手能相提並論的?

這還不算。

趙官家帶著敬畏之心,也是在周圍幾位帥臣的敬畏目光中小心鋪開試卷,隻是讀了這篇文章的第一句話,便覺得渾身顫抖,當場下定決心要讓此人做狀元!

正所謂:

“湯、武聽民而興,桀、紂聽天而亡。今陛下起乾戈鋒鏑間,外亂內訌,而策臣五條,卻虛言天民一體,何謬也?”

這是趙玖第一次看到有人明確提出,天意民心之間,要立場分明的選擇民心!

就憑這個,此人哪怕隻會灌水寫文章,也當得起一個狀元,日後做的上一個禦史中丞了。

而趙玖繼續看了下去,越看越喜歡……首先,此人大約是不太懂具體軍事問題的,所論軍事防禦策略都隻是泛泛而談,但上來卻直言不諱,認為大宋人口眾多、根基堅實,隻要確保不與金人論和,一時勝敗都無所謂,到時候最終勝利必然屬於大宋。

而翻過頁來,看到用人這一節,趙玖卻又一時怔住,因為此人當頭再言:

“今首相大約晏殊王珪之流;且樞密久任,無有韓琦之斷;副相勤懇,亦無有範仲淹之憂樂,陛下欲以此輩興複兩河,重定江山,非帥臣皆有韓白衛霍之能,可乎?”

趙玖怔了片刻,不由拍案大笑,笑的眼淚都出來了……卻是決心給這廝一個磨礪,改成榜眼好了。

誰讓他瞎說這些大實話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