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無二(2 / 2)

紹宋 榴彈怕水 6944 字 剛剛




楊沂中從閉口無言的張浚手中接過信紙,直接小心奉還給了氣息漸平的趙官家,後者在座中接過信紙,隨手一攥,並不再看,隻是反覆搖頭,儼然心中不甘罷了:

“本以為平陸能多支撐幾日的……而平陸既失,河東大軍隨時大舉渡河,倒是不得不早做打算了……便是婁室,此時來看,倒有些在等援兵的意味,再拖下去,確實要生變。”

眾人心中微動,許多人都想趁機進言,而劉子羽也本欲言語,但鬼使神差一般,其人居然先行看向了張浚,而張德遠卻隻是回到座中發呆,這倒是讓劉彥修登時怔住,繼而若有所思。

“罷了!”就在這時,趙官家顯然是失了耐心,卻是抬手一揮,讓眾人散去。“今日到此為止……林卿將旨意拿來給朕看!正甫(楊沂中)去尋信使,讓他好生安頓,不要將前方失利的事情傳出去。”

前方失利,官家心情不好,眾人無奈,隻好告辭,楊沂中更是早早出去去尋使者。

然而,等到諸人散去,小林學士捧著旨意上前,趙玖麵色不變,卻直接出言驚人:“林卿,且撕了旨意,重寫幾份,乃是讓駐紮渭橋的呼延通連夜南下藍田!再發旨意給李彥仙,告訴他朕知道平陸已失,讓他自己處置,但以後要小心回複關西這邊的言辭!”

林景默默不作聲,即刻當麵撕掉紙張,然後坐回位中,去寫新旨,而這時,楊沂中也匆匆去而複返。

“等一刻鍾,召宇文相公和張憲回來,若之前出去的人有回來的,直接讓他們進來,不要聲張!再發一名妥當軍官去藍田尋呼延通,直接在那裏接過所有關東文書,再轉送過來。”趙玖劈頭而對,驚得楊沂中連話都不敢接,直接轉身離開。

就這樣,趙玖枯坐片刻,卻果然有人匆匆折返,正是之前無意間看到信函內容的巴蜀五路轉運使張浚。

“官家,如之奈何?”重新入的門來,張浚慌亂未減。

“你這副樣子隻會徒惹人笑。”趙玖嚴肅相對。“老蘇說,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這種事情幾乎無人能做到,但既為國家大臣,初時聞訊有些驚惶倒也罷了,可木已成舟,如何現在還要慌亂?被下麵那些軍將看到,怕是更要失措的。”

張浚登時麵紅耳赤,卻是勉力整理,深呼吸數次後再度在空蕩蕩的堂上拱手:“官家,敢問該如何應對?臣萬死不辭!”

“不要你萬死不辭,”趙玖搖頭相對。“至於該如何應對,朕還有再確定一件事情才能與你交代。”

張浚微微一怔,一時疑惑,剛要再問,卻不料身後稍許動靜再起,回頭一看,赫然是楊沂中引著好友劉子羽去而複返。

“官家!”劉子羽甫一歸來便拱手相對。“臣與德遠平素相交,剛才見他失態,略有揣測,還請官家直言相告,到底是哪裏軍情?”

“且等宇文相公與張憲。”趙玖再度搖頭。

劉子羽無奈,隻能與張浚相顧,然後強做忍耐。

但就在二人準備各自落座之時,楊沂中卻又引第三個人進來了,而此人著實出乎趙玖的意料。

“陛下!”

利州路經略使劉錡直接當堂單膝下跪,大禮參拜。“臣冒昧……但若局麵有一二不妥之處,臣為武臣,當為國家、陛下效死!”

言罷,其人不待趙玖開口,便主動起身趨步後退,然後直接轉出堂去了……顯然,他知道自己沒必要也沒資格參與最終決斷。

見此情形,趙玖難得一歎。

又等了片刻,楊沂中終於將宇文虛中與張憲帶回。

“張憲。”趙玖乾脆至極。“朕隻問你一件事,你儘量來答,你覺得此時嶽鵬舉可已經渡河了嗎?”

聞得此言,除楊沂中、小林學士,以及張憲本人外,其餘人等俱皆變色。

“好教官家知道……”張憲深呼吸了一口氣,也是勉強相對,很顯然因為問題的突兀而有些措手不及。“臣大約猜度,應該是已經渡河了!”

“怎麽說?”趙玖追問不停。

“臣並不曉得具體情形,隻是早早出發前,他大約提過,說要五月初渡河……”

“他給朕的劄子裏說的是五月上旬。”

“那便是說本月上旬內要完全渡過河到相州,並可發動攻擊的意思。”張憲聞得此言陡然一振。“因為臣兄長……因為嶽帥用兵素來不浪費時間,不做冗餘之事,也不做模糊之態。”

“但今日是五月初七……”趙玖不由扶額相對。“明早才五月初八。”

“非要臣來說,他怕是五月初五端午日渡河多一些。”張憲也顯得無奈。“可官家真要認真來問,臣也隻是大約猜度。”

“且去!”趙玖抬手相對。“今日事不許說與別人,回去軍營路上也低調些。”

張憲即刻會意告辭。

“官家!”劉子羽嚴肅至極。“到底出了何事?嶽飛部渡河又是怎麽一回事?”

沒有得到確切答複的趙玖扶額不動,一聲不吭。

而漸漸平複心情的張浚無奈起身,卻是對著莫名其妙的宇文虛中和神色嚴肅的劉子羽說出了一句話來:

“金軍並未攻下平陸,乃是偷渡長泉成功!”

“長泉是哪裏?”劉子羽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洛陽西北,王屋山之南,黃河渡口。”在兩京之間廝混了幾十年的宇文虛中麵色煞白,脫口而出。“洛陽危矣!”

劉子羽身形晃了一晃,也是麵無血色,半日方才失聲相對:“怪不得十幾萬大軍蝟集河東,卻連平陸都不能一股而下,也沒有從龍門大股增兵,怕是早在王屋山下窺伺了……”

“他們看到了龍纛,以為朕在那裏。”許久都沒反應的趙玖忽然於閉目中出聲。“天下人也都以為朕在那裏!”

“關鍵是該作何應對?”宇文虛中強壓內心慌亂,嚴肅相對。

“兩條路而已。”劉子羽也冷靜了下來。“一則發大兵救援洛陽;二則佯作不知,往白水尋機決戰……官家!”

“你以為該如何?”趙玖乾脆應聲道。

“其實金軍未必就能渡過去許多兵。”劉子羽稍作思索,繼而再勸。“因為他們乏船!不如發兵救援!可嶽鵬舉……”

“若敵軍兵少,翟氏兄弟自能抵擋,若敵軍兵多,澠池通道狹窄,金軍一旦堵塞,便無法及時從陝州發兵,所以便隻能大略指望東京周邊兵馬從汜水關去救。”趙玖抬頭相對。“但問題在於,嶽鵬舉此時到底有沒有渡過去?還剩多少兵?”

“若渡過去,便是不虧!”張浚咬牙道。“東路軍上下多來自河北,知道河北被突襲,怕是惶恐姿態不亞於我們……”

“不對。”宇文虛中搖頭不止。“嶽飛若渡河過去,東京反而空虛。”

“官家,嶽鵬舉渡河一事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劉子羽也想到了關鍵。

“不是他倉促起念,擅自發兵,而是上一次張榮燒了小吳埽,婁室南下前,朕便與他有過一些關於主動渡河的商量討論。”趙玖坦誠相告。“這次臨行前,朕決意死守關西,更與他有言語,彼時所想,他若出河北成功,便可與韓世忠、李彥仙、馬擴一起三麵牽製住河東金軍,而朕在關西又能匯集強兵的話,便乾脆一戰而勝之;便是關西這裏不能戰,他出河北也足以讓金軍震動,引河東金軍分兵相對……和背嵬軍一樣,朕未曾與其他人講過此事,之前他在日報中稍有提及,也都被朕私藏了下來。”

劉子羽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麽……因為這個計劃固然不符合他的固守心思,趙官家對下屬瞞著許多事情也讓人不滿,但他也不得不承認,這真是一個好計劃。因為一旦成功,確實足以為關西這裏分攤壓力,也最大程度上利用了張榮的水上優勢。

“臣冒昧,”就在這時,一直低頭寫旨意的小林學士忽然起身。“臣以為嶽太尉怕是已經渡河了。”

趙玖與其餘幾人一起愕然相對:

“你如何得知?”

“官家,臣冒昧猜度。”小林學士拱手相對。“小吳埽之後,金軍乏船,而長泉渡又是京兆最西,正處禦營水軍巡視邊緣,此番能偷渡,恐怕正是因為嶽太尉在用張太尉的船隻渡河的緣故。”

眾人一時沉默,卻無人能駁斥。

而趙玖更是生出一種荒謬感來,敵計成功,是因為自己一方的計策成功,這算什麽,互相捅婁子嗎?

還都捅到了要害。

眾人漸漸冷靜,卻是將目光集中到了趙官家身上。

“如此說來,此事稱不上得失,隻是戰局漸漸激烈,不為人力所製的緣故了?”趙玖想了半日,隻能從座中站起身來微微一歎,繼而負手走向了堂外。

幾位可以稱之為眼下關西真正決策層的大臣趕緊跟上。

且說,趙玖負手走出堂來,往院中一行,仰頭一看,隻見夜色之下,銀河橫貫,繁星點點,而夏日晚間,夜風習習,也比室內舒爽的多……倒是讓他一時看的癡了。

而這位官家吹了一陣子風,看了許久的銀河,半日方才望天興歎:“這裏是長安,是關中,自古以來,得關中者得中原,繼而得天下!所以關中不容有失。所以朕到了長安以後,別看暗中調兵遣將,似乎要如何如何,但隻是為必要之時做準備而已,內裏其實真就存了彥修那般心思,準備與金軍耗下去、拖下去,比底力,看誰先撐不下去……”

“官家。”劉子羽聞得此言,不喜反驚。

“但今日之事,卻讓朕意識到,這是國戰,且說雙方都已經傾力而為的國戰,雖然現在雙方都還沒有全麵接戰,都還隻是小心再小心,可稍有動作,卻注定要相互牽扯,繼而引出一團亂麻的……”趙玖繼續望天言道。“諸卿,有些事情是有規律的,恰如果子落地、日月更替一般,咱們是躲不掉的!”

“陛下。”

劉子羽麵色愈發嚴峻,而與此同時,宇文虛中、張浚、林景默、楊沂中四人卻俱皆沉默,隻是認真望著這位年輕官家的後背聽講。

“朕之前不止一次說過,想要打敗金人,就要有持久作戰的心思。”趙玖沒有理會劉子羽,隻是終於回頭相顧幾名重臣。“今日也還是這般看法。但問題在於,一次又一次,金軍當麵而來,哪次是能靠耗著給耗下去的?耗下去,那是國家層麵的戰略,不該是打仗時的選擇……戰事進展到現在,咱們有了些家底,有了些敢戰的部隊,為什麽反而以為就該靠著固守等下去?”

劉子羽已經不說話了,他能說的已經全說了,而其餘幾人早已經神色嚴肅,隻有趙玖一人喋喋不休:

“現在的情況是,洛陽作為防線的中段,很可能已經被金軍突破了,關東必然震動。但嶽鵬舉也很可能已經成功渡河到了河北,對河東金國主力部隊形成了戰略鉗製。而關西這裏,我們暫時有了臨時的兵力優勢……那麽若局部戰場有利,我們為什麽反而要耗下去,被動等待?等什麽?等局勢變得糟糕以後婁室主動引大軍攻城,還是等婁室自己忽然跟諸葛亮一樣死了?”

說到這裏,趙玖自己都笑了,但笑聲即刻停止:

“王淵一心想做個元帥不提,他的話其實是有道理的,彥修的話也是有道理的,大家都是猜度,都不知道對方到底能做到什麽份上,所以,正如彥修一再說的那般,野戰出擊是賭國運,朕以為一點都沒錯,就是賭,賭國運賭自己的性命!但問題在於,我們賭不起嗎?還是我們不敢賭?不該賭?賭輸了怎麽樣,死?”

“別人不知道,但朕這一次,真不怕死,更不怕賭!”

“你們都在給朕算賬,一個人一個算法,但隻有咱們這些人心裏配有一筆賬嗎?咱們這些天,總是說戰略,說兵力,卻可曾問過關西老百姓,問問他們那些兵力中的關西子弟,問問那些兵力中的河北流民,問問那些中原之地被整個屠城的冤魂野鬼,他們還願不願意再等下去?想不想看我們去賭?!”

“你們總想知道朕心裏的那筆賬到底是怎麽算的,而且總覺得朕心裏的賬目該裝著天下人,該多麽精妙、多麽大義凜然、多麽顧及全局……”

“沒那麽多東西!朕心裏這筆賬早在東京朕就已經算清楚了,也說清楚了……那就是對朕區區一人來說,要留下怎麽樣的一個大宋給後來人?又該留下怎麽一個形象給自己的子孫後代?如此罷了!”

“朕直說了,我今日之心與當日逃亡路上一般無二……寧可死稱昭烈,不願坐享高宗之名……也望你們與當日一般無二。”

聽到這裏,劉子羽也好,宇文虛中、張浚、林景默、楊沂中等人也好,皆欲出言。

而趙玖卻早已經片刻不停,繼續凜然出聲:

“朕意已決,即日出兵開戰!”

言罷,其人直接轉身,穿過幾名早已經無聲的心腹大臣,試圖轉回後堂。

但也就是此時,一陣夏風吹來,早已經被自己說糊塗了的趙官家明顯稍微清醒了一下,卻又好像忽然想到了什麽一般,一聲嗤笑,複又回身對幾位大臣加上了一句:“不管怎麽樣,這一戰我軍十餘萬,金軍加上活女那部也不過四萬,優勢在我!”

ps:先感謝過第八十萌阿斯頓地方官同學,再感謝第八十一萌靈狐一中同學,多謝大佬們的支持。

然後這幾天很抱歉,主要是大前天那次吹空調吹出病來了,頭疼鼻塞了兩三天,一直好不了也壞不下去的那種難受的感覺,很難維持那種倦意,給大家解釋一下。

最後再補個補丁,經書友相忘大佬提醒,北宋後期峽西路被拆分,興元府,也就是漢中此時應該屬於利州路,所以,劉錡應該是利州路經略使,我已經改過來了,以後也會注意,歡迎大家繼續幫我指出錯誤。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