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耶律(2 / 2)

紹宋 榴彈怕水 5205 字 1個月前




秋日晴空萬裏,橫山又隔絕北風,南麓這裏著實舒爽,但兩三百契丹人卻在西夏人的監視下艱難煎熬,尤其是好不容易才爬起來的耶律餘睹終於當眾宣布了北走可敦城尋耶律大石的計劃,之後就更如此了。

消息突然,很多第一次聽到實話的底層契丹人,明顯對脫離大金國感到震驚與惶恐。

餘睹心下悲涼,卻又無奈,稍作安慰鼓勵之後,隻能登上一個小丘準備去觀日落以派遣心情。然而,他無論如何都壓不住心中忐忑,立在小丘之上,一會向西看,一會向北,一會向南,一會向東,便是有親信送來烤田鼠也隻是擺手不用。

由不得耶律餘睹如此,畢竟,雖然雲哥給他開了個口子,可這口子卻幾乎還是相當於一條絕路……他之前為什麽要投靠西夏,還不是早就已經想到了,既然耶律大石西征,還帶走了十八部親善契丹的部落,那可敦城周邊現在肯定是被蒙兀人占領。而蒙兀人雖然有個汗王,可核心控製區卻在偏東的位置,所以可敦城周邊必然隻會亂做一團,自己這兩百多人,湊上去,怕是要被人直接吞了。

更何況,還有千裏沙漠。

這個沙漠可不是西夏與大宋之間區區幾百裏瀚海能比的,自古以來,漠南漠北,便是以此為論,乃是對中原而言,最正經的那個大沙漠。

耶律大石去年才從可敦城動身西征,再往前數年卻都是以此為根據地騷擾金人的,卻又因為這個沙漠根本沒法有效出兵,外加蒙兀人漸漸崛起,這才轉而西征。而粘罕之前幾次想去征討,也都在這個沙漠麵前停下。

很難說蒙兀人合不勒汗最終對金人反叛,包括粘罕一直不願意將許諾給西夏人的漠南之地交出來,是不是跟耶律大石以及這個沙漠有直接關係。

不過這些都不是耶律餘睹此時該想的,他該想的隻有一件事……那就是沒有西夏人的向導和補給,他該如何穿越那個大漠?甚至隻在橫山以北,不許進城,他又該如何控製部眾不離散?出了橫山,又該如何應在追兵必然張網以待的情狀下成功渡河向北?

平心而論,餘睹自己都覺得,別說可敦城了,怕是黃河沒過就要被人弄死在路上。

但是,不去可敦城,不去找耶律大石,又能去哪裏呢?便是去找雲內節度使、同族的耶律奴哥,不也得去北麵嗎?

恍恍惚惚之間,日落已至,西夏人遵照約定,直接離開了山口,而耶律餘睹也強行收起心思,下來匯集部眾。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一件晴天霹靂般的消息複又砸在了他的頭上。

“將軍……負責清點人數的心腹侍衛上前匯報,嘴唇直接哆嗦了起來。“少了十個人整!太師奴那一整什的人全都不見了。

耶律餘睹恍恍惚惚,本能便往橫山山口裏逃,後續心腹匆匆跟上,然而,過了橫山山口,心腹再度清點人數,卻發現居然又少了十來個人,恐怕根本就沒跟過來。

到此為止,契丹人士氣愈發低落,可以想見,如果耶律餘睹再不鼓起士氣,這支隊伍馬上就要分崩離析了。

“將軍!

事情比想象中來的還要快,太陽還沒有徹底落山呢,橫山山口北側,迎著明顯要冷上一籌的寒風,有人主動質詢起了餘睹,而這一次領頭的赫然是這支隊伍中的一名中高層軍官。“俺們家眷都在河東,稀裏糊塗便隨你至此……

耶律餘睹借著餘暉怔怔盯著此人,卻並不言語。

那人似乎也覺得有些尷尬,便放下此節,繼續言道:“但此事不怪你,那日耶律馬五的心腹在渡口所言,俺在當麵是知道的,怪隻怪俺們命不好。唯獨此去可敦城尋大石大王,那般遠,中間那麽寬的沙漠,西夏人又不給借道,如何去得?況且,太師奴十之八九是直接去尋女真人高密了,咱們哪來的時機往東北走?怕是到黃河邊上就被女真人直接堵上了吧?

這話問到了要害,耶律餘睹回過神來,辯無可辯,也隻能避而不談:“撒八,你到底是何意?坦蕩一些不行嗎?

“俺的意思是,既然到了這種地步,不如一拍兩散,容俺們自去尋西夏人投奔,反正西夏人顧忌的是將軍你,卻不是俺們這些底下人,俺們自是騎兵好手,西夏人如何不許俺做個鐵鷂子,吃口軍飯?撒八一邊說一邊環顧身後。

而看到撒八示意,他的十幾個同夥一起鼓噪不說,慢慢的,居然有七八十人漸次呼應,然後站到了撒八身後,與餘睹身後部眾直接對峙。

光線漸漸暗淡,雙方都擔心天黑之後局勢難明,所以氣氛漸漸不安,居然開始有人拔刀,繼而辱罵,兩側直接白刃相對,氣氛緊張不安。

耶律餘睹立在兩隊人中間,想了一想,忽然長歎一聲,卻是抬手製止了自己心腹,然後雙手空空,上前直接對那扶刀的撒八言道:“既如此,你們走吧!從平戎寨中帶出來的補給也拿走一半……但請念在我們多年相處,直接向北去洪州州城,不要窺我們路線,也不要說破我們行程。

撒八等叛離士卒本隻想活命而言,聞言反而有些驚愕,但事情到了這一步,既然餘睹許諾,不用火並,又如何會留?於是幾名叛離頭領商量了一陣,到底隻取了少數補給,複又遠遠朝餘睹恭敬一拜,便聚眾百八十人,向正北走了。

非止如此,接下來,餘睹枯坐山口不動,乾脆不點篝火,隻是任由其餘部屬仿效撒八等人逃散,一直到半夜兩三更時分,方才有心腹來告,說是隻剩二三十騎了,而且已經許久沒人逃散了……乃是要請將軍定奪,是否可以點篝火,暫且安眠的意思,否則隻是山北寒風逼人,怕是都要凍出病來。

餘睹仿佛此時才活過來,終於在夜幕中迎風應聲:“事到如今,談何定奪?蒲答,不要點篝火,讓大家聚攏起來,外麵圍馬,裏麵圍人,就說我有事要與諸位手足兄弟商量。

心腹聽到餘睹說的嚴重,不敢怠慢,趕緊將剩下人聚攏起來,而人馬圍起來以後,餘睹方才再度出聲:“一直到此時,還有如此多兄弟不離不棄,餘睹感激涕零,便是原本該一死了之的,此時也要拚了命為諸位兄弟求個安身之所才能去死……而且,咱們確實沒到山窮水儘之地。

這話有些突兀,饒是剩餘之人對餘睹個個忠心無二,周圍一圈也有些騷動之態。

“諸位兄弟,我從過了黃河一直是驚懼交加,一直到剛剛局勢無解才放開了心思,想明白了一些事情……你們說,耶律馬五老早就因為兵權之事對我厭惡至極,且又對女真人忠心耿耿,如何會好心送我過河,勸我來投西夏?

周圍轟然一片,那蒲答也忍不住當場相詢:“是耶律馬五詐我們?四太子不想殺我們?

“是也不是。餘睹聲音低緩,卻漸漸有力。“耶律馬五一人如何有這個膽子這般陷害我?莫忘了,這些年在河東,咱們日常居住都是要被監視的,先是希尹,然後是拔離速……若隻是馬五使詐要害我,如何瞞得過拔離速那裏?太原方麵如何能讓我打著勞軍旗號堂而皇之過河而不加詢問、阻攔?

周圍都是低級軍官,哪裏懂這些事情,此時聞言,一麵覺得有道理,一麵卻又隻覺得腦中漿糊一般混亂,還是弄不清其中利害。

而餘睹此時著實是要剖心挖腹了,卻是毫不猶疑,繼續在寒風中坦蕩以對:“具體為何,我也一時想不出來,但能指示拔離速與馬五的,想來隻有此時應該已經到了太原的完顏兀術而已,而完顏兀術多次一舉,或許是要那我當個問路石對西夏或者活女投石問路,或許隻是想名正言順逼走我……也全都無所謂了,因為他自燕京而來,半路上發出指示,卻是不可能儘數知道此間內情的,所以必然不能想到咱們剛剛得了大石大王在西夏西麵立足的具體訊息。

“咱們知道又如何?蒲答依然不解,卻不耽誤他主動為自家將主遞話。

“咱們知道了這個訊息,便有向宋人交涉的資本了,因為若是這般的話,從宋人河湟那裏也能通往大石大王所在了。耶律餘睹緩緩而對,聲音之中再無之前半日的惶恐之態。“不管完顏兀術是不是要拿我試探西夏,咱們都一口咬定他就是此意,而且根本上是準備引西夏加入延安戰局,屆時以宋人與西夏之百年血仇,他們不信也得信;然後咱們再以兀術不知大石大王立業之事為要害,告訴宋人,咱們可以替宋人做使者往西麵出河湟去哈密力見大石大王,約契丹大軍東來,夾擊西夏,乃至金人!宋人必然允諾!

周圍漸漸安靜下來,但明顯有幾人呼吸粗重,顯然是少數聰明人意識到此舉從邏輯上與理論上的確有一定可行性。

畢竟嘛,就眼下這個山窮水儘的局麵,哪怕隻是一線希望,在此時都是值得去賭的!

不過,還是有一個問題。

“將軍,前方宋金交戰厲害,又有太師奴去告了密,咱們如何能輕易越過前線尋到宋人?又如何能保證尋到妥帖知機的宋人?還有西夏人,咱們在橫山這邊,若是平戎寨的女真人趕到,直接尋西夏人要人,屆時西夏人頂不住,複要背約拿我們又如何?

“這就要賭命了。餘睹語氣鏗鏘。“我記得保安軍栲栳寨那裏乃是西軍將種郭浩所在,我賭他沒被活女拿下!也賭他是個知道我身份、曉得國家大局的!然後咱們人少,現在棄了輜重上馬,趁著西夏人和女真人都以為我們在橫山北麵,趕緊牽馬順原路返回,從橫山南麵向西、向南去栲栳寨!

眾人這才醒悟,為何餘睹一直坐在寒風料峭的山口不動,又為何一直不願舉火,還放任所有人散去,原來是要隱藏行蹤,以小股部隊折返回去。

況且,也隻有小股人馬,才會被宋人城寨接納!

就這樣,耶律餘睹既然說明一切,又有一線生機,這最後二三十人又著實可靠,便都不再耽擱,他們先是將帶著補給的牲畜儘數驅趕散開,然後以繩索連結剩餘所有人與剩餘所有戰馬,繼而便不顧一切,於夜間步行穿山口南返。

可能是天意不絕此人,一行人摸黑回轉,中途居然隻有一人崴腳,卻還能小心騎馬隨行……算是被他們成功反穿了山口。

而反穿山口之後,一行人依然不敢怠慢,還是不敢點火,隻是上馬順山勢微微輕馳,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天色尚未明晰之時,終於聞得前方水聲大作……眾人情知是到了混州川,這才下馬稍歇,用了些乾糧與河水,不過一會,天色稍明,複又迫不及待,尋得淺水渡過此川。

一直到此時,所有人才歇下半口氣來,因為天色已明,又有一條河阻礙追兵,接下來,隻要奮力疾馳往栲栳寨便可。

更何況,他們如此小心,應該是沒有暴露蹤跡,那麽無論是誰,恐怕都還以為他們尚在橫山以北呢。

眾人整頓完畢,各自上馬。

唯獨耶律餘睹剛要揚鞭,卻終究是忍耐不住,複又勒馬掉頭,麵朝東北,看了一看。

旁邊心腹蒲答醒悟,便要眾人一起立誓,以報今日太師奴那些背叛者之仇。

然而,眾人剛剛拔出匕首來,餘睹卻喟然搖頭:“今日有二十三個兄弟不離不棄,我餘睹當然沒齒難忘,至於太師奴那些人為情勢所迫,我卻稱不上憤恨。便是拔離速、馬五也隻是依令行事,我竟然也恨不起來。

這下子,蒲答幾人麵麵相覷,儼然都有些搞不懂了。

“兩個人!餘睹也拔出匕首來。“一則完顏兀術,將我做問路石子,輕易拋出;二則正是今日那嵬名雲哥,肆意羞辱於我,將我視為糞土……餘睹肉體凡心,卻是分毫不敢相忘!今日立誓,總有一日,須讓今日兄弟們得享富貴,也讓這二人悔恨對我視若無物!

言罷,餘睹操起匕首,在另一側手心劃出血道來,然後不等那二十三個隨從一一仿效,便不再多言,隻快馬加鞭,當先往西南而去。

十月初二。

中午時分,餘睹率二十三騎直趨包圍並不緊密的栲栳寨下,赤手臨門,於神臂弓弩矢之下自報姓名,且自稱郭浩先父郭成故人,而郭浩登城麵詢後,聞得是昔日遼國東路都統、金國元帥右都監耶律餘睹,果然力排眾議,納餘睹入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