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兵臨城下(2 / 2)

紹宋 榴彈怕水 3120 字 1個月前




但是,誰讓人家是官家呢?

至於說弓怎麽樣,在場眾人都是行家,稍微一看便曉得內裏,隻是礙於身份,未必輪得到自己接話罷了。

“臣以為這弓還是有一點可取之處的。”王彥已經有些焦躁了,卻也隻能拱手做答。“近處精射,單論殺傷,足可比擬女真硬弓重箭,但實戰裏卻遠遠不如女真硬弓……”

“因為弓身太長,還是因為弓身是竹木所製?”趙玖追問不及。

“都有。”王彥略顯氣悶道。“弓身太長,使得拉弓不夠方便,而想要馬上精射,十之八九還需要從小打磨這弓術才能使得便宜。至於竹木所製,近距離交戰,女真硬弓的牛角鐵胎可擋刀劍,這日弓卻能輕易被砍斷。”

“不錯。”趙玖喟然一聲,將這把弓交給了身側的平清盛。“這弓不是沒有用處,但在咱們這裏卻輪不到它上場,因為近射有牛角鐵胎硬弓,遠射有神臂弓,哪裏能用它?就好像今日那些武士一樣,忠勇之心是可嘉的,可他們那裏沒重甲,咱們這裏卻是劄甲當道,所以他們的勇氣便隻能空置。但咱們也沒法子笑話人家,當年女真重甲鐵騎一出,咱們一開始也是無奈,最後才慢慢摸出門道,以重甲對重甲,以勁弩對重弓,以長斧對鐵騎……什麽東西一出來,都隻是一開始效果極好,時間長了,遲早都會被適應。”

眾人愈發摸不著頭腦。

“現在攻城,最根本的東西是砲車,對也不對?”趙玖繼續問道。“一旦起砲,什麽城都隻是時間,而城中反製手段,也多是以砲製砲,是也不是?”

“對。”

“是。”

王彥與仁保忠幾乎同時言語。

“朕的意思是這樣的。”趙玖終於回頭,給了定論。“太原城不是一般的城池,它是整個河東的中樞,一旦拿下,河東之地便無虞了,什麽樣的代價都值得,什麽樣的法子都可以試一試……實際上,這也是朕不惜代價這麽快趕到城下的一個緣由所在……諸卿,朕想要破城,而且想要速速破城,否則,朕何必來這麽快?”

那些年輕軍官不提,周圍這些近臣,幾乎人人欲言又止,不過,其中脾氣最別扭的王彥卻先是眉頭,繼而狀若有所思。

“現在營中大約是三四萬人,明日馬節度便該到了,吳都統不曉得什麽時候能到……咱們以人力為準……先起砲,從咱們腳底下的城南麵開始起,此麵一律交給王卿你來處置!”趙玖如是吩咐。

“是!”王彥陡然精神一振。

“若人力過五萬,則同時設置攻城陣地,燒鹿砦、填壕溝、毀羊馬牆……從西麵開始毀,該勸降勸降,該夜襲夜襲……仁卿你來負責。”

“喏。”仁保忠大喜過望。

“若人力過十萬,則同時三麵起砲……到時候,城北給延安郡王,城東給李節度。”

“是。”

“若人力還能再多,就在城西挖河道,為河水解凍做準備,從西麵攻城。”說著,趙官家看向了一個奇怪的人選。“到時候楊卿你來總攬此事。”

楊沂中怔了一下,旋即拱手:“臣曉得。”

王彥與仁保忠同樣怔了一下,然後二人各自似乎意識到了什麽,卻隻是不言。

一場奇怪的會議,從結果上來說,似乎沒什麽問題,看人力飽和式攻擊嘛,但是,連幾位節度和軍中宿將都沒參與,就這麽敲定了攻城的組織工作,卻未免顯得有些趙官家過於親力親為了。

事情當晚傳開,王德以下,諸多宿將多有怨言與疑惑。

更有大膽的隨軍進士,寫了奏疏,勸趙官家不要仿效本朝太宗皇帝故事,應當多信任大將雲雲,而不要用近臣雲雲……這當然隻是個邊角料了。

實際上,更多更靠譜的傳聞也是有的,一個深入人心的說法是,趙官家並不是信不過諸位帥臣,而是說他在等禦營後軍都統吳玠,遇到大場麵,這位官家本質上還是更信得過這位吳節度一些,這一點,便是韓郡王和李節度,也早就心知肚明,所以才沒有說法的……而吳節度抵達之前,這些打下手的預備工作,交給近臣們處置也就無所謂了。

但這種小道消息,就不足言道了,尤其是從第二天開始,隨著聖旨下達,真得就開始起砲圍城了。

而且,隨著兵馬越來越多,攻城陣地的動作也越來越大,所有人都忙碌了起來。

趙官家臘月廿三日抵達城下,當日晚間城下便有四萬之眾。

到了臘月廿四,隨著馬擴隨後趕到,以及越來越多的掉隊兵員、民夫抵達,城下軍士、民夫的數字便達到了七萬。故此,幾乎是同一時間,王彥便正式在城北設立工場,劃出砲車陣地,大舉伐木,準備起砲,而在仁保忠的指揮下,各部也開始嚐試焚燒鹿砦、毀壞羊馬牆……但說實話,後者效果不佳,因為關城上的弓弩太強了,唯一的效果在西城那邊,但眾所周知,如果不截斷汾水,西城那邊少了一層羊馬牆,也沒有太大意義。

臘月廿五,後續主力部隊陸續抵達,太原城下的戰兵、輔兵,絕對超過了十萬。

而趙官家說到做到,不顧其中過半的民夫依然要把精力放在後方後勤轉運上,直接開始三麵起砲。

臘月廿六,徐溝和團柏兩個小寨成功被攻破,這使得更多的軍士和民夫在隨後兩日來到城下,城西也從這一日開始正式挖掘起了河道。在這種情況下,哪怕宋軍營地在身後永利監尚有一個後勤大本營,也因為營寨的規模被動包圍了整座太原城。

這引起了城內金軍的恐慌,有人諫言完顏折合,應該及時出城襲擊砲車陣地,卻被完顏折合給嚴詞拒絕……這名宿將非常清楚,說句不好聽的,這才哪兒到哪兒?

也就是吳玠還沒到,若是吳玠引趙宋禦營後軍和黨項人、契丹人一起到了,說不得能學大名府那裏,再起個城把太原圍住。

而即便是那時候,也還得養精蓄銳,準備等砲車快成的時候,再行出擊。

臘月廿九,距離過年隻有兩日了,讓城下宋軍歡呼雀躍,也讓完顏折合感到一時驚惶的是,兩萬打著吳字旗號的部隊,忽然自西麵而來……吳階來的太快了。

同一日下午,一場不大不小的雪花從天而降。

而這兩個事情,讓“一直在等吳都統”的趙官家,全都感覺到有些措手不及。

PS:今天要去麵基……從三天前便緊張到碼不出字來了……而且小瑜在這幾天叫春……望見諒。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