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這該死的法號!果然佛緣深厚!「6292字」 (1 / 2)





明佛殿相較於萬佛殿,就顯得沒那麼氣勢恢宏和龐大了。

這裡就像是一處相對華麗的廟宇,但同樣的,明佛殿內的佛像金身也不在少數。

當楊桉在兩個伽彌的領路下來到這裡,看守殿門的伽彌紛紛向他恭敬的行禮,將他迎入殿中。

殿內已是二百七十多位有緣人全部到齊,大家都靜靜的坐在蒲團之上,十分安靜的等待著剃度之禮開始。

楊桉緩緩踏入明佛殿中,身後的伽彌將厚重的大門關上,也將自外麵照射進來的自然光芒擋住,殿內頓時變得昏黃,隻剩下一片燭光和那些金身之上傳來的折射光。

麵對楊桉,這些靜坐在蒲團之上,還未剃度的有緣人皆是雙手合十,低下了頭,光芒散落在他們的身上,就好像一塊塊斑。

而楊桉則是在中間的空道上走向前方,最前麵的位置已經為他準備好了一個紋金色的蒲團,儘顯華貴。

作為佛子,他所受到的待遇自然也是最好的。

楊桉還看到了當日那位名叫鳴喙的聖童,鳴喙所在的位置要比他稍後一些。

兩人的目光不經意間對視了一眼,鳴喙緩緩將頭低下。

來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楊桉也端坐下來,靜靜的等待著主持此次剃度之禮的慶成禪師出現。

沒過多久,明佛殿內從四麵八方響起了微微的吟唱聲,就像是有無數的僧人在低聲誦念一般。

伴隨著吟唱聲出現,一道金色蓮台從明佛殿的上空緩緩落下,與此同時,一層淡淡的金色光芒灑落而下,整個殿內就像是下起了一場金色的雨。

海殊菩薩端坐在蓮台之上,慈眉善目,麵色和藹,伴隨著蓮台緩緩落下。

而在他的身後側方,則是一個身穿黑色僧袍紅色袈裟,雙手捧著一個金色木盒的禪師,想必就是主持此次剃度之禮的慶成禪師。

海殊菩薩為何會親自來此?

眾人都下意識的看向坐在最前方的楊桉,很顯然就是為了佛子。

也隻有佛子,才能有如此殊榮。

楊桉自然也能猜得出來,心下更是有些緊張起來。

壞了!要是菩薩親自對他出手剃度,這是根本不想讓他再有長頭發的可能啊?

難道從此以後就要和這頭飄逸的秀發說拜拜了?

他好像也隻能承受,無法反抗。

果不其然,當海殊菩薩和慶成禪師出現,慶成禪師很快宣布,將由海殊菩薩親自為佛子行剃度儀軌,其餘的有緣之人皆可瞻仰此次佛子剃度儀軌的榮光。

佛子的出現十分罕見,能夠瞻仰一次佛子的剃度儀軌,這對於在場之人來說,都是一次殊榮。

由於此次行剃度之禮的並不隻是楊桉一人,而是在場所有的新入有緣之人。

因此儘管是由慶成禪師主持此次剃度之禮,但海殊菩薩到場,剃度之禮前,便是由海殊菩薩親自為眾人做前奏的儀軌,待到剃度之時才會交由慶成禪師。

這從另一個方麵來說,也是由菩薩親自為他們行了剃度之禮,與有榮焉。

剃度之禮是有一套十分正式的流程,不管是凡俗還是在大德寺中,都是一樣的,將會在佛陀的注視之下完成這一切。

「出家入道,割愛辭親,佛門儀律今沾身,息慈以為心,棄妄歸真,快哉解脫門!阿彌陀佛!」

海殊菩薩子蓮台之上端坐,嘴中高聲誦念,四麵八方的佛像金身好似在時時矚目。

在慶成禪師的引導下,在場的所有人皆是自蒲團之上站起,向著海殊菩薩齊齊的行了一禮,又向著四麵八方的諸佛行禮。

隨後由楊桉開始,自香鼎之旁取了一炷香,繞著四周走了一圈,其餘人也是紛紛取香在手,跟隨在他身後,最終又回到了原位,麵向明佛殿中最為高大宏偉的一尊佛像金身。

燃燒的細香插入香鼎之中,青煙寥寥升起,整個明佛殿內好似雲霧繚繞。

眾人復歸原位,跟隨著海殊菩薩的誦念,也是齊齊開始誦念起了一套形式比較簡單的經文。

直到誦念完畢,作禮三拜、長跪合掌。

「毀形守誌節,割愛無所親,棄家弘聖道,願度一切人。」

眾人同唱,這叫出家偈,滿麵虔誠。

做完了這一切,接下來才是最重要的剃度之禮。

「佛子上前!」

在慶成禪師的呼聲之下,楊桉緩緩從地上起身,在所有人的注視之下走到了海殊菩薩之前,此中始終保持著雙手合十,繼而再次端坐而下。

海殊菩薩則是於蓮台之上起身,來到楊桉的麵前,伸出完全看不出是老年人的手掌,撫了撫楊桉的頭頂。

楊桉心中原本還有些擔心,執行剃度之禮有完整的儀軌,這之中肯定還有必要的誓言和密咒。

但伴隨著海殊菩薩撫過他的頭頂,一層淡淡的青光頓時籠罩而下,落在了他的身上。

這頓時讓他鬆了口氣。

又是一大事因緣之法!

要是這樣他可就不怕了。

自當日在言安寺中使用了淨化能力,消除了此法密印對他的代價,從普通人成為有緣人,又從有緣人成為大德寺的佛子,他一共經歷了三次一大事因緣之法,全部經過了考驗,就算是誑言也不會有任何的代價。

這也就意味著,即便此時是在行剃度之禮,再需要如何莊重的誓言,在這一大事因緣之法下,他也同樣可以蒙混過關。

甚好!甚好!

一旁的慶成禪師打開了手上捧著的盒子,將其恭敬的呈在海殊菩薩的麵前。

在那盒中,乃是一柄尺長的柳葉刀具,刀刃之上泛著清冷的寒芒,極其鋒利。

能夠作為大德寺行剃度之禮時的器具,自然而然不可能是凡俗之物,這是一件法器。

海殊菩薩輕輕的持過刀具,一手摸向楊桉的額頭,緊接著一臉和藹的問出了三個問題:

決誌出家,可悔?

剃去頂發,可否?

勤修佛禪,可持?

楊桉嘴上一一答應,低下了頭,滿臉虔誠。

定悔!必否!不可持!

心中言明,反正一大事因緣影響不了他,佛也管不了他。

「第一刀,願斷汝一切惡!」

海殊菩薩持著刀具,隻是在楊桉的頭頂之上輕輕一劃。

楊桉頓時感覺到頭上傳來冰冷的感覺,好似霜寒一般,便見眼前柔順的黑發嘩嘩落下,頗為心痛。

「第二刀,願汝修一切善!」

又是一刀劃過。

「第三刀,願汝度一切眾!」

這是最後一刀,剃度隻需要三刀,在法器之下,便輕而易舉的削掉三千煩惱絲。

從此,這世界上便多出了一個嶄新的……光頭!

「今已為汝剃去頂發,望恭敬三寶,常隨佛學,深入經藏。

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癡。

阿彌陀佛!」

海殊菩薩單手做佛禮,將刀具收回,重新放回慶成手捧的盒子之中。

但又見他誦念密咒,伸手自楊桉光滑的頭頂之上輕輕一指。

頓時一道黑色的密印出現,好似蛛網一般覆蓋在楊桉的顱頂,又很快從毛孔之中滲透進去,消失不見。

楊桉隻感覺頭上越發的清涼,同時也傳來一股麻麻癢癢的感覺,就像是有一些蚊蟲在上麵爬過又快速飛走。

與此同時,他的眼前也頓時彈出了一個信息框來。

「【雲羅障】:出自大德寺海江菩薩之手,以無生之魔心血所製作之物;入生靈肉身,固所行之誓,禪定如初。

使用代價:所附生靈須發不生;違背誓言者,入心魔之劫,難動一切根本法。

狀態:可淨化!」

淨化!

楊桉毫不猶豫就在海殊菩薩的眼皮子底下,對滲入自己身體之中的東西使用了淨化能力。

反正已經無數次實驗過,就算對方修為再高,也看不出任何端倪。

他就怕晚了一步,自己以後再也長不出頭發來,從此隻能頂著一個大光頭。

先前還在擔心這個問題,沒想到堂堂大德寺的菩薩竟然會藉助這等邪惡的外物,真是狠毒啊。

幸好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

至於為什麼是外物,而非規則之力約束?想想也能猜到。

每一個新入的弟子將來都會繼續成長,將來能成長到哪一個地步沒誰能夠說得準,自然也沒人願意頂著規則之力的約束,還能全心全意的為大德寺做事。

畢竟逼迫和適當的約束,能夠取得的效果完全不同。

在場所有人都是已經經過層層的考驗和篩選之人,如果真有弟子能夠成長到大能的程度,這樣一件外物的限製也就會變得很小,自然也就無關緊要。

「從此之後,汝遁入空門,賜汝法號——元忌!」

海殊菩薩果然沒有看出任何的端倪,緊接著便十分莊嚴肅穆的對楊桉說道,賜予他法號。

大德寺之中的法號並非是一成不變,隻是以受持者的修為而定。

楊桉在隱匿封印之下的修為隻有假食後期,所以賜他法號字輩為「元」,同時也兼容了他張無忌這一俗世之名。

待楊桉將來突破修為,法號也會隨之變動。

元飼字輩為廣,到了元飼法號便會被稱之為「廣忌」。

腑石字輩為普,肉殐為德,殭神為慶,到了菩薩則為海……

隻是當楊桉聽到自己的法號,還是不免心中一滯,差點一口老血噴出來。

元忌……圓寂……

合著這是在咒他是吧?

想來也不對,法號兼容了俗世之名,他當初就不該說自己叫張無忌。

要不然叫令狐衝?說不定都能好聽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