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5章:火槍騎兵團(1 / 2)





<b></b></div> 在曳莽與拔灼和解之後。

薛延陀的確是照比原來強盛不少。

其中最為顯著的,就是軍力上的提升。

骨利乾那個地方雖說是沒有多少人口和資源。

但生長在那個苦寒之地的百姓,不僅長得人高馬大,勇猛好戰,耐力更是要比常人要好。

可以說,骨利乾人,就是天生的戰士。

而在曳莽入駐骨利乾之後,很快也發現了這一點。

他也立即展開行動,拉攏收服這些人,讓其為自己所用,將其衝進軍隊當中。

最初李承乾找上曳莽的時候,曳莽手下不過掌管一個大部族,幾個小部族,兵馬加在一塊也不過寥寥兩萬餘人。

可是跑到骨利乾晃悠一圈回來。

曳莽手下的兵馬也已經從兩萬直接擴充到了二十萬。

這其中還不包括,他在此前特地準備出來的十數萬預備役。

三十餘萬的兵馬不論放在任何國家任何時代,那都是不容小覷的力量。

這也是為什麼。

原本還與曳莽殺的你死我活的拔灼會讓回歸薛延陀的原因所在。

畢竟,草原部族一直以來都奉強者為尊。

如果曳莽補回來,那憑借拔灼一個人也難以壓製薛延陀這麼多的部族。

而在兩人收拾好了國內的爛攤子又合兵一處後,忽然發現,自己強的嚇人。

拔灼幾乎繼承了自己父汗的全部家底,帳下光是能夠調用的兵馬就有三十餘萬。

如若竭儘全力,想要再征集二十萬兵馬也不是難事。

而如此算,這倆兄弟手裡的兵馬,就已經達到了八十萬人。

倆兄弟一下子就膨脹了。

隻是最開始,他們沒敢將把主意打在大唐一方,平時就是收拾收拾骨利乾的那些小部族,向北吞並領土。

然而。

草原剛剛入冬的時候,一場無情的暴雪,摧毀了許多人的家園,凍死了大量的牛馬牲畜,餓死了許多人。

遊牧民族與中原的農耕民族最大的區彆就在於,農耕民族從古到今都是個大集體,有了天災人禍,朝廷也會第一時間出麵幫百姓解決問題。

而遊牧民族在遇到天災人禍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去搶。

不管是鄰邦,還是友人,隻要對方有糧食,那就去搶,隻要能讓自己老婆孩子活著,其餘人愛怎樣就怎樣。

而其他人見到有人開始搶了,他們也跟著蜂擁而上。

一來二去的,直接就將草原給搶亂套了。

曳莽與拔灼得知此事,召集大臣商議了一番,應對草原動亂。

而最終他們所想出來的辦法,就是效仿他們的先祖,跑到南方劫掠。

隻是兩人也沒有腦淤血,也沒張狂到那個程度,開始時候也隻是想著到漠北境內洗劫一些部族和商人,劫掠一些財貨的同時,也能試探一下大唐的態度。

可當代的消息閉塞。

漠北路途遙遠,等消息傳到長安城的時候。

已經有十數個留在漠北深處的部落與十數個商人聚集地遭到了洗劫與屠戮。

於是乎,就有了李世民震怒,李承乾親自調兵遣將,揮師北伐。

……

此刻。

薛延陀的王帳之內。

曳莽與拔灼就並肩坐在最高位,下方則是一眾薛延陀的臣子。

而因為兩線的戰爭接連失利的緣故,場內的氣氛無比的凝重壓抑。

一眾人的臉上儘是苦澀。

“二位可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