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4章:你的功勞,沒人忘記(1 / 2)





<b></b></div> 聽聞李承乾的話。

蕭銳抬起頭,眼中儘是複雜的色彩。

在大唐的官員體製當中,也是具有鄙視鏈的。

其中站在鄙視鏈最頂端的,自然就是那些常年駐紮在京城的官職。

雖然沒有明文規定過,但大家夥都默認,即便都是同樣的正五品外放的官員也要比京官低半品。

而像蕭銳這種跟遊牧民族與外族打交道的外放官員,更是鄙視鏈的最底層。

就連一些外放的官員都看不起他們。

甚至,連外放官員都不願意稱呼他們,直接將他們叫做遊官。

其中含義就是今天在這裡遊蕩,明天就不知道去什麼地方了。

這麼多年來。

每每回到京城的時候。

蕭銳都會承受數不儘的白眼。

他不委屈嗎?肯定也是委屈的啊。

想他年輕,出身好,家世好,可在接受了蔭封之後,卻被外放到了這裡。

反觀跟他同齡的,高至行,程懷亮,長孫衝,他們哪一個不是成了朝中的中流砥柱?

隻有他,好像是被流放了一樣,常年在這個地方跟一些外族人打交道。

而這麼多年過去。

他自己也養成了不爭不搶的心性。

因為他知道,蕭家本身的情況複雜。

不僅他的先祖是早年盤踞在江南的軍閥,朝廷要防著他們。

他的父親蕭瑀更是得罪過李承乾,他作為蕭瑀的兒子,被常年外放栽歪也是理所應當的。

可是此時此刻。

李承乾的一番話,卻是表達了對他的認可。

甚至說,他不如他。

這著實是讓蕭銳有些難以置信。

或許是察覺到了蕭銳的心思。

李承乾緩緩出言道:“我知道你這些年,一直覺得自己是被排擠在邊緣的人物。”

“我也知道,你一直因此在委屈。”

“但是我要告訴你的,在大唐的體製之內,從來沒有一條規定說外放的官不如京官,更沒有什麼遊官之說。”

“我之所以向父皇請旨,將你蕭銳安插在這裡。”

“讓你做漠北道的巡查史,那是因為我信任你的能力。”

“那是因為我知道,你蕭銳一定能接替劉旻的工作。”

“我也相信,你能將這個漠北給我治理好,讓唐人與新唐人團結一心。”

“你看看現在的漠北,我的安排是對是錯,是不是顯而易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