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萬事俱備隻欠東風(1 / 2)





如若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

唐滅北漠突厥對於整個華夏的意義有多大。

這是華夏歷史上,又一次熱血澎湃的征戰。

不僅僅是要戰勝一個欠下累累血債的強敵。

更要吹響一個民族歷經苦難戰亂後,再次崛起於世界的號角。

作為一個自南北朝起,就長期侵擾中原的遊牧帝國。

華夏與突厥之間,不僅僅是血海深仇這麼簡單。

隋末農民戰爭裡,正是野心勃勃的突厥,處心積慮扶持了幾大北方政權,才導致了這場慘烈內戰的曠日持久。

大唐統一南北後,又是突厥的暴烈南侵,再次重創艱難復甦的華夏民族。

從唐高祖李淵起,大唐將士在各個戰場上,就不停慘遭突厥的追打。

步兵為主的華夏軍隊,麵對擁有強大冶煉技術和先進戰法的突厥鐵騎,一度到了苦不堪言的挨打地步。

對於李世民來說,突厥更是烙印在他靈魂上的恥辱。

當年,他背負弒兄罵名,準備打造鋼鐵強國。

誰知皇位還沒坐穩,就被突厥給了個下馬威。

在內戰當中,百戰百勝的大唐。

不知為何,在突厥人的麵前就變成了泥捏紙糊的。

甚至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李承乾都看傻眼了。

大唐究竟是怎麼輸的?

怎麼稀裡糊塗的酒杯突厥給打的潰不成軍了?

從邊境一路輸到了長安渭水。

如若不是李世民臨危不亂,在渭水河邊怒斥頡利背叛盟約。

之後又有大唐將士浴血奮戰,終於悲壯的頂住突厥瘋狂攻勢,這才使突厥收斂驕狂。

再收下大唐大筆金銀財寶後得意洋洋撤軍!

可所有親歷過戰爭的文武大臣乃至百姓將士都明白。

突厥這次撤退,隻是一次短暫的休戰。

正如李承乾對李靖講的那樣,突厥人的特性就宛如狼一樣凶殘。

要麼就把他打死,要麼就不要打。

否則,等到突厥下次飢腸轆轆時,勢必會捲土重來。

割肉餵狼從來換不來和平,太平生活,隻有鐵與血才能換來。

李承乾清楚地記得,在突厥撤軍的那一日。

李世民抱著他站在城頭,隻說了八個字:「將欲取之,必固與之。」

至那以後,李世民勵精圖治。

尤其是軍備建設,更是紅了眼的抓緊。

李世民不僅親自和士兵們一起練習騎射。

更再造了一支強大的騎兵軍團。

於是,這一年。

李世民以突厥出爾反爾派人行刺大皇子與嫡公主為由對突厥宣戰。

早已憋了一口怨氣的大唐男兒,懷揣著復仇的熱血出發了。

不戰勝突厥,大唐的邊患就不可能根除。

不戰勝突厥,大唐百姓就不可能真正休養生息。

實際上這場戰爭,已經不是為了李世民或者是為了某個人了。

這場戰爭,就是為了捍衛華夏民族歷經苦難博得的重生機會。

這個機會,誰也拿不走。

突厥,更拿不走。

兵分六路,四路出擊,幾乎雲集了唐初華夏民族所有的戰場精英。

李靖、柴紹、李勣、李道宗、薛萬徹、尉遲敬德、秦叔寶、張寶相等等全是聽過隋唐題材評書就熟悉的閃亮名字。

甚至還有蘇定方這樣,昔日曾和大唐王朝血戰到底的內戰死仇。

此時此刻,這些華夏的軍人們,完全放棄了昔日的仇怨。

他們共同站在一麵戰旗下,執行著同一個命令。

反擊突厥!

……

這一夜,李靖率領三千輕騎,就隱藏在草原的某處黑暗中。

他們用棉布包裹馬蹄,讓戰馬在衝刺時不會發出那麼劇烈的聲響。

人群前頭的蘇定方輕輕撫摸戰馬鬃毛,看向李靖。

「將軍,我等何時進攻?」

「等信號。」

李靖淡淡的回了一句。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