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九年義務教育(1 / 2)





細細咀嚼了李承乾這番話後。

李世民眯縫著眼睛道:「在科舉中,多開設一欄作為武舉,倒也可以。」

「隻是這強製百姓讀書的事兒,怕是會引起不小的騷亂呀……」

畢竟,百姓都是要務農的。

男子若都讀書習武去了,誰還務農?

難道都指望著家中老叟?

這肯定是不可能的。

畢竟人民的認知率,還沒有後世那樣高。

況且,就算是後世那樣科技高度發達,並且人人都受到文化教育的情況下,對於某些新鮮事物的認知度還非常低呢。

就更別提,現在這樣一個時代了。

但李承乾是誰?

他可是來自於二十一世紀的BUG。

他在從北漠回來的路上,就在琢磨這事兒了。

並且按照這時代的背景,他也想到了應對之策。

所以,聽聞李世民的話後。

李承乾不慌不忙的回答:「強製讀書這事兒,並非要像尋常士子那樣,寒窗苦讀十餘載。」

「父皇隻需成立幾個機製,一是小學機製,二是中學機製,三是高中機製,四是大學機製。」

「一則是強製要求七歲上的孩子,必須到大唐建立的書塾中讀書三載。」

「這三年,教授的內容,主要以識文斷字為主,以三字經百家姓這類簡單的書籍作為課題。」

「待到三載後,參加朝廷統一舉行的考試,若考過方有資格上中學。」

「當然,若家長同意孩子繼續讀書也可以通過自費的方式讀中學。」

「中學教授的內容,就與小學不同了,這個階段要教的便是鄉試要考的所有內容。」

「待到在中學學習三年後,則要再次參加朝堂統一舉行的考試,若考過則有資格上高中。」

「若考不過,不論家長是否有錢,不論家庭背景,都不可以再讀。」

「若想上隻能通過後期努力,來年再考。」

「而高中的課題,則就要更加高深,我覺得要以會試全部考試內容作為課題。」

「這樣一來,待到高中三載結束,至少這些人對於會試所有內容,都有一個大概的觀念了。」

「而高中結業後,就要進行最後一次考試,若考過了就要上大學了。」

李承乾笑道:「旁的我不敢說,這幾次考試後,大學內剩下的定是萬中無一的天才。」

「大學的院長,正如之前我說的,要由父皇親自擔任。」

「這不僅會讓父皇桃李天下,更能將父皇的威名傳至千萬裡外。」

「並不定時的派遣朝中大臣,前去授受政務軍務以及天文地理方麵的知識。」

「待到大學三年結業後,這些人基本都成了大唐獨一無二的人才了。」

「那時,父皇便可例行指派,這些人去往各地,擔任力所能及的職務。」

此刻,李世民已經被震撼的連話都講不出來了。

隻有李承乾能聽見,那不斷響起的驚奇值。

{收到來自李世民的驚奇值+99……}

{收到來自李世民的驚奇值+99……}

{收到來自李世民的驚奇值+99……}

{……}

良久後,係統提示音才終於停歇。

李世民抬頭望著李承乾道:「那武舉一科,你打算如何做?」

「這也簡單。」

李承乾搖頭晃腦道:「在各地州府,開設武學院,專司招收那些沒考上高中,想通過其他方式改變命運的學子。」

「當然,想要進入武學院也要進行考試,例如力量考試、敏捷力考試、兵法推演考試。」

「考試通過後,方可進入學院學習。」

「待到五年後,武學院學子要來到長安進行結業考試。」

「不論是比武也好,還是比拚兵法推演也罷,能通過考試的,就能直接進入軍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