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有一人可代替陛下親征(1 / 2)





什麼樣的將軍,就會帶出什麼樣的兵。

什麼樣的君主,就會帶出什麼樣的國。

而李世民是那種會消停過日子的人嗎?

縱觀他出道以來直至坐上皇帝後的職業生涯,要麼就在打仗,要麼就在準備打仗。

故而,大唐初期的國家態勢,幾乎與戰爭機器無異。

隻要李世民一聲令下,整個國家都會開始運轉起來,支持前線的戰爭。

例如這次。

國內糧草兵器,錢響物資,皆源源不斷的向北方運送。

李承乾如今的工作,就是將這些錢響兵器,糧草物資合理分配後,運送到前線戰場。

而前線,十萬大唐甲士,分從東、南兩個方向對奚族發動襲擊。

固然奚族已經做好了相應的準備,但大唐的軍卒戰力絕對不是他們能抵擋的了的。

不過五日,奚族東部萬餘人組成的防線,便被李孝恭率領的涼州卒撕開一條口子,兵鋒直指奚族王帳。

另一邊,蘇定方所率領的並州兵團,也在這五日內向被推進數十裡,攻破數十座奚軍營寨。

以這個速度下去,再有個三五日時間,南線也要衝破燕山山脈了。

而奚族就像是坦然接受了這樣的結果一樣。

不思反抗也就罷了,反而在幾場遭遇戰後,並未受到多大損失便開始收縮防線,全線撤退。

這著實讓人有些難以理解。

難不成,宇文元良那廝是放棄了?

蘇定方與李孝恭皆是百戰老將,兩人豈會看不出這般景象的詭異?

故而這相隔百裡並未見麵的兩人,幾乎不約而同的採取了相同的戰術。

兩人皆按兵不動,且先行派出百餘人作為探子,在前麵探路。

可探子傳回來的消息卻也依舊,隻說已經看見奚族軍兵撤回王帳四周,並未發現埋伏。

至此,大唐東、南兩路大軍才終於開始向奚族王帳方向開動。

也就在並州軍團在蘇定方的帶領下,一路高歌猛進。

甚至並州軍團的軍卒都開始有些飄飄然了。

這還是打仗嗎?

分明就是過來走個過場嘛。

但也就在這個時候,契丹的三萬軍兵毫無預兆的忽然殺出,偷襲了並州軍團側翼。

即便蘇定方已經做好了防止偷襲的準備,可仍舊被對方打了個措手不及。

好在並州軍團士卒英勇,蘇定方臨陣指揮得當才漸漸製住頹勢。

但就在此時,奚族本陣的兩萬軍兵也忽然殺出。

這一下,就算蘇定方指揮的再好,並州軍團的將士再英勇,也在止不住頹勢。

蘇定方無奈,隻得下令全軍後撤。

可這一撤,就如泄洪一般,一退再退。

由距離奚族王帳不足百裡之處,一路退回唐奚邊境。

待退到此處後,並州軍團也終於製住頹勢。

繼而在蘇定方的指揮下,拉開陣仗將追擊而來的契丹與奚族二部打的重新退回燕山之中。

第一次接觸小敗,第二次接觸小勝。

此戰落罷,故而並州軍團沒有遭受太大的損失。

但卻也讓那如虹的士氣,逐漸低迷起來。

對此,蘇定方也隻能下令全軍休整,不敢再輕舉妄動。

而另一邊李孝恭也遭遇了差不多的狀況。

涼州軍團在即將抵達奚族王帳之際,東北三番之一的霫(xi)族兩萬軍馬忽然忽然殺出。

老將軍李孝恭倒是臨危不亂,指揮有序。

可正當老將軍組織反擊之際,奚族中由突厥舊民組成的三萬騎兵再次殺來。

哪怕涼州卒單兵作戰能力堪稱舉世無雙,卻也擋不住對方這些騎兵呀。

若不是老將軍指揮得當,並且早有防備,即時撤了出去,怕是一世英名都得毀在這裡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