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不顧大局(1 / 2)





自打李承乾進入室韋,已有二十天。

這二十天內,大唐一方由西向東推進,接連消滅西室韋與南室韋兩部,吞併室韋近半領土。

也至此開始,李承乾放棄了自大,轉而開始穩紮穩打。

他先是從涼州調兵兩萬做兵源補充,隨即又在並州調兵五萬趕赴室韋戰場。

顯然,這傢夥是打算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的一路平推過去了。

而與此同時。

大鮮卑山南麓,高至行一眾已經低於高句麗的猛攻近十多天了。

不得不說,這高至行確實有兩把刷子。

尤其是在統兵方麵,簡直比李承乾高出一個檔次去。

在他的帶領下一萬涼州卒展現出的戰力,完全能夠對得起涼州軍團這四個字。

他愣是率領這一萬涼州卒將高句麗的五萬兵馬牢牢地擋在第一道防線之外。

而且,他也並非是一直的龜縮死守,甚至還能帶領軍卒偷襲一下對方。

一連十幾日過去,高句麗方麵沒有擴大任何戰果不說,反而還損兵折將,戰損率直線飆升。

可高句麗是沒辦法越過雷池半步沒錯。

但同樣的,高至行也無法帶人對高句麗造成致命打擊。

如今大唐的東西兩線,三處戰場,隻有李承乾一部還在繼續向東推進。

剩下兩處戰場,幾乎就變成了三個國家國力與底蘊的碰撞,以及後勤兵源等綜合國力的較量……

……

太極殿上,朝會之時。

隨著戰爭的時間進行的時間越來越長。

大唐朝堂內那些本已經被李世民壓下去的主和聲音再次開始蠢蠢欲動。

首先站出來的便是禮部尚書陳叔達。

陳叔達拱手出列:「陛下,老臣覺得,我軍已經給了敵人應得的教訓,不如趁現在與兩方罷兵和談,以免我大唐百姓再受兵戈之苦。」

他這話音剛落,還不等李世民說話。

戶部尚書戴胄便也跟著開口。

「陛下,臣覺得,陳尚書之言確實有理。」

「如今現在已經到了農忙之時了,可我大唐的青壯年卻都在戰場上。」

「如此一來,難免使得一些地方的田地無人耕種,這乃是破壞民生直所為。」

話落,戴胄直朝李世民一躬到底:「故而臣諫言陛下,暫且罷兵休戰。」

說真的,李世民不討厭別的,就討厭這些人在自己耳朵旁邊喋喋不休,言這戰爭之事。

如今這戰爭已起,怎可能是說停就能停的?

況且如今可是大唐占據滿盤優勢,若在此時再起什麼麼蛾子,前期的犧牲可就全白費了。

李世民怎可能會放棄這大好局勢呢?

他陰沉著一張臉環伺滿場眾人:「其他人呢?難道你們也認為,此時該與敵和談?」

現場沒人說話。

甚至程咬金與長孫無忌這對李世民的近臣都沒有開口。

當然,他們兩個沒有開口的原因,並不是因為他們也認為此時該與敵人和談。

而是因為,他們能看出來,今日的朝堂似是有些不太簡單呀。

戴胄與陳叔達在平日裡很少說話。

除戴胄偶爾會給李世民一些諫言之外,陳叔達完完全全就是個與長孫無忌一樣的順臣。

他從不會表達與李世民相左的意願。

可如今是什麼情況?

他明明知道李世民想要繼續打下去,他還站出來諫言談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