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定殺的你雞犬不留(1 / 2)





廣義上的攻城戰,無外乎是指對城堡、城市或要塞進攻的戰爭模式。

依照戰局模式另可分作巷戰和包圍戰,目的可以是奪取建築、資源、戰略要地或是殲滅敵人。

通常攻城戰是不得已的情況下才要進行的戰爭模式,因為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才能達成目標。

在中古時期,城堡是攻城戰進攻方的主要對手,往往進攻方需要大量的攻城武器,例如,投石機、攻城車、弩炮等。

可眾所周知,攻城戰一直以來,都被稱之為戰場生命收割機。

對於士卒來說,沒有什麼戰爭是比攻城死的更快的了。

畢竟,攻城戰可不看你是不是百戰老卒。

那些個滾木礌石,可也不是光憑藉著身法就能躲得過去的。

而且就算僥倖攻破了城門,士卒還要進入城內與敵軍展開巷戰,其具體傷亡有多大怕是隻有參與過攻城戰的人才知道了。

並且,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在這裡要說明。

那便是,因為兩晉時期的社會亂局,導致許多製作戰爭武器的手藝早已失傳。

以至於在隋唐時期,攻城武器反而還比不上三國時代先進。

三國時期便以竟能將百斤巨石投擲出五百步的投石機,在大唐時期頂多能投擲出三百步。

若不是李承乾橫空出世,改良了這些東西。

恐怕大唐的軍隊,還要好些年才能重新掌握這些大型武器呢。

當然了,作為一個從後世穿越過來的傢夥。

李承乾攻城,自然是不需要採取哪些蠢笨方法的。

畢竟他早就把H藥給研發出來了,雖這東西比不上火炮,但至少比投石機什麼的強多了……

……

攻城當日。

當李承乾的一聲攻城號令下達後。

大唐甲士朝著扶餘城發動猛攻。

大唐甲士們成一個個方陣,如潮水一般朝著扶餘城逼壓過去。

這三萬人無一例外,皆是清一色的並州卒。

早前便說過,大唐兩支最精銳的部隊,涼州卒勇冠,一直都是公認的王牌部隊,並州卒緊隨其後,位列大唐甲士排行榜第二。

或許在旁人眼中,能拿個第二的排名就實屬不錯,而且也是一份榮耀了。

可在並州卒的眼中卻遠不止於此。

這群傢夥,每一次上了戰場,都是拚了命的想要壓住涼州卒的風頭的。

畢竟不爭饅頭爭口氣,誰願意總當第二?

而這兩支部隊一直以來也是忽悠長短。

例如,涼州卒在單兵作戰能力上確實很強,放眼整個大唐也是無人能比的存在。

而並州卒雖不如涼州卒,但卻不遜色多少。

且在大規模團戰之時,每每都是他們並州軍團力挽狂瀾。

這一次他們隨李承乾攻城,那也是一個個憋足了力氣想在自家殿下麵前證明自己呢。

畢竟這李承乾先前隻要出征就帶涼州卒的事兒,以及他給涼州卒都換了新刀新裝備的事兒,他們都是看在眼裡的。

雖沒誰嘴上說出過怨言,但他們怎能不生氣?

怎麼著?

隻有你涼州卒是你親兒子,咱並州卒就是後娘養的?

這一次,咱並州卒就得讓您看看,到底誰才是大唐的戰力巔峰。

也是抱著這樣的心態,這群傢夥在千夫長的鼓舞下,一個個都是憋足了力氣在攻城的。

饒是李承乾已經告訴他們,東西南三麵是佯攻,他們也依舊沒有遵守這個軍令。

排列在軍陣最前沿的是弓箭手,隨後是刀盾手,再往後是扛著雲梯陷陣死士。

此刻,這群人皆列著整齊的戰陣朝著扶餘城的城牆緩緩推進。

在距離城牆還有兩百步之際,城牆上的前高句麗弓箭手紛紛搭弓上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