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李世民的遺憾(1 / 2)





縱觀歷史。

似是不論怎麼看,李世民的心腸都十分歹毒。

李世民殺過兒子,殺過親兄弟,甚至逼迫過自己的父親。

可誰又能知道,若是他不殺李建成與李元吉,不殺李恪等人,大唐會怎樣呢……

旁的不說,若李世民不殺李建成,大唐或許有日後的富饒,但卻絕無讓大唐強盛的可能。

最好的結局,不過也就是如漢景帝一般,繼承父親家業。

然後墨守成規,發展內政,圖謀江山與未來。

這樣做或許看起來沒什麼問題。

但要知道,大唐初期時才是北漠最脆弱的時候。

若沒有李世民這顆敢於拒絕一切,執意討伐對帝國有危險的存在。

那北漠在度過了艱難的轉型期後,勢必會對大唐反戈一擊。

到了那時候,大唐可就沒誰能站出來抵擋了。

等最後西突厥打過了玉門關,北漠突厥打過了雁門關。

如五胡亂華一般的局麵,還會遠嗎?

所以,李世民能贏得這場博弈,並非隻是運氣,他是切切實實的天命所歸。

因為大唐建立之初,需要的並非是李建成這樣的守成君主。

它需要的,正是李世民這樣一個可以帶領大唐,一路披荊斬棘,一往無前的帝王。

可在李世民之後呢?

大唐需要什麼?

需要的是李泰那樣,一心鑽研的人來做君主嗎?

還是需要李恪這樣心性與李建成如出一轍的守成君主?

顯然,都不是。

大唐需要的是一個能繼承李世民衣缽,依舊對外強硬,依舊對內懷柔能聽取百姓聲音的君主。

而這也是為什麼,後來李治能成為帝王的原因。

或許李治在旁人眼中是個富二代一樣的二世祖。

但實則,他與李世民很像,尤其在執政前期的時候,他簡直就是李世民的翻版。

至於後來為何變成那般模樣,隻需去翻翻歷史書,看看那時期大唐的後宮發生了什麼便知道了。

當然,這些都是題外話。

如今李承乾早已不是歷史上的那個李承乾了。

他這些年的表現,已經讓李世民想讓其繼承自己位置的想法根深蒂固,不可逆轉。

為此,李世民不惜任何代價。

哪怕是讓他在做壞人,替李承乾清理掉所有威脅,他也在所不惜。

而這一點從李世民讓侯君集去監視李恪就已經能夠看得出來了。

待李承乾見到侯君集,那也是相當的驚喜。

侯君集也同樣如此。

畢竟兩人也是許久未見了。

都不免有些懷念當初一個青壯,一個少小,一起在北漠馳騁的景象。

「殿下,咱就先別敘舊了,做正事兒要緊。」

說著,他回頭撩開了馬車的簾帳道:「陛下已經安排好了,咱們現在就可以出城。」

「那就好。」

李承乾也沒遲疑,直接邁步蹬上馬車。

進入馬車內,他不由開口道:「侯叔叔,我是真沒想到,父皇這次竟然讓你來送我。」

「還不止呢。」

「接下來,我還要陪你一起去江湖上走一圈。」

侯君集回頭看了李承乾一眼道:「隻希望在接下來的路上,殿下多多照顧下官一些嘍。」

聽見他這麼說話,李承乾那是一萬個不舒服。

心裡難免有些狐疑,這侯君集怎麼變成這般模樣了?

李承乾搖頭苦笑道:「侯叔叔可真能說笑,我連自己都照顧不好,哪有那個能力照顧您?怕是這一路上要辛苦你照顧我才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