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章:道歉(1 / 2)





河南道與淮南道生出的叛亂。<a href="http://www..co"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www..co</a>М

雖說沒有將大唐給禍害到改朝換代的地步。

但卻也著實是讓大唐的東部三道損失慘重。

尤其漕運業,險些遭到滅頂的打擊。

也得虧當代的幾大漕運巨頭都是朝廷方麵的人。

若不然,這一下怕是都得被這場叛亂給打趴下。

而且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朝廷失去了部分民心以及民信。

之前大唐也不是沒有發生過叛亂,直到現在蜀地不也還在亂著呢麼。

可當初發生叛亂的地方,都是涼州以及蜀地亦或者南方那些偏遠地帶。

那些地方發生叛亂也就是邊境的百姓遭殃,不至於影響到朝廷的運作。

可這一次發生叛亂的地方,乃是中原地帶,這就相當於是大唐的心臟。

這著實讓三道的百姓有許多都不敢再相信朝廷能夠保障他們的安全。

當然了。

這對於朝廷來說也是好事兒。

因為這一次叛亂的主腦,隻要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

就是這三道的世族從中作梗,並且對於叛軍進行支持。

要知道,河南、淮南、江南,這三道的世家是最多的,同樣也是關係最雜亂的。

朝廷當中有不少人都是接受過這些世家的恩惠的。

甚至有許多都跟他們有姻親關係。

平日裡,李世民想處理他們,根本就處理不掉。

可這回倒好了,基本上是一窩給端了,而且還是用了最小的代價,乾成了最大的事兒。

當然了,這倒也不至於說能將其連根拔起。

但最起碼能讓李世民有理由將當中一些最不聽話的世家拉出來乾掉。

這倒也能對另外的一些人起到警示的作用。

當然了,最重要的一點是,在當下平滅了東麵的叛亂後,大唐的全部力量就都可以被集中起來去對付蜀地的叛亂了。

而蜀地是最難啃的骨頭。

這不單單是因為蜀地的地形,同樣還關乎到李恪的身份。

畢竟,可不是誰都有那個膽子去斬殺當朝皇帝的兒子的。

有幾個人是程咬金那般的膽色不怕皇帝秋後算帳呢?

所以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這事兒到最後十有八九還是要落在李承乾手底下的高至行身上。

也隻有他,才是最合適的人選。

但前提是,李承乾必須得到場。

也隻有他到場了,這場戰爭才能得到一個妥善的解決。

最起碼,李世民是不用背這個鍋。

可李承乾現在卻沒那個心情幫自己老子背鍋去。

畢竟他老婆姐姐還有爺爺都沒哄好呢,他那都不想去。

前麵有高至行,他對此也是十分放心,他相信高至行有絕對的能力讓李恪無法走出蜀地半步。

可他不想動不行啊。

現在全天下都看著呢。

這場戰爭結束的越快,對朝廷恢復民信就越有利。

李世民也是一天三封調令的催促李承乾抓緊去前線。

可李承乾這邊哪怕是收到了自己老子的調令也依舊不動。

後來,他乾脆用自己在叛亂中受傷,暫時無法領兵征戰的理由將李世民的調令給擋了回去。

這一下,李世民可就有些不樂意了。

李世民憤怒的一拍桌案,道:「這臭小子,竟然連我的命令都不聽了。」

見他這模樣,一旁的段誌玄有些忍俊不禁。

他道:「陛下,之前也聽人說過,殿下的確是受傷了,而且傷的還不輕,還是讓他休息休息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