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0章:勢在必行的軍旅改革(1 / 2)





待到李世民走後。

李承乾也又開始了自己的規劃。

這一次,他的目標很簡單,就是一步到位。

在募兵製改革之後,完全按照後世來製定當下的大唐軍製。

就比如其中的軍區劃分。

從原來的首府軍兵,變成了如今的軍區製。

隴右道,就是隴右軍區,關內道就是關內軍區,河南道就是河南軍區,河北道就是河北軍區等等……

而在軍區之內包含大規模作戰軍團一個,同樣也是以道府前兩字命名。

例如,隴右軍團。

常規作戰期間,隴右軍團內將會包含作戰兵團十個。

分別為,一個萬人騎兵軍,一個萬人炮兵軍,八萬步兵。

也就是說在常規期間,一個軍團的常備人數在十萬左右。

騎兵軍為第一兵團,炮兵軍為第二兵團,步兵軍以此類推。

具體一些便是,一個軍團包含是個兵團,一個兵團包含十個陣,一個陣包含十個排,一個排包含十個伍,而伍內則有十人。

至於基層軍官則是有部分延續曾經的軍製,例如掌管伍的伍長和掌陣的千夫長。

除此之外,將會增添掌管百人的排長,以及掌管兵團的兵團長,甚至更高一層的軍團長。

而且在這些軍官之外,每一名軍官都將配備一名副手。

平素裡,副手的任務與平常士兵一樣,隻不過是需要幫正手打雜。

剛才也說過了,這是在常規時間的事情。

一旦戰爭展開,一切指標都將出現彈性。

比如大唐現在就要展開一場戰爭,而這場戰爭將由隴右軍團主打。

但是,這一次要出動的人手為二十萬,可隴右軍團暫時隻有十萬人。

如此一來彈性便出現了,朝廷將會下達指令征調地方軍入伍,隨同正規軍一同作戰。

這樣一來,本來十萬人的軍團一下子將會激增至二十萬。

曾經在軍隊中的副手也會在第一時間進入地方軍梯隊,成為地方軍的統軍將帥。

而這也是李承乾對所有軍隊的要求,培養地方軍的同時也要培養副手……

豎日早朝,李承乾便將這一切全部都拿到了台麵上跟大家說。

對此,朝臣們也是議論紛紛。

他們對這種想法感到新奇的同時,未免也都難免覺得,這個想法實在有些太過異想天開。

就連李承乾的老師李勣都忍不住站出來道:「殿下,培養地方軍也好,培養副手也罷,這些都是好事兒不假。」

「可是殿下,您就沒想過協同指揮這個問題嗎?」

「兩軍當中,勢必是要有一方要站出來主導整個戰局的。」

「這兩方最終站出來指揮的是誰?是地方軍,還是正規軍,亦或者是朝廷派去的人?」

「其次,這其中有一個看起來不起眼,但實則很重要的地方。」

「地方軍難道就不會因為自己是地方軍對方是正規軍從而感到落差,戰場上出現相互猜忌的情況嗎?」

這話聽起來雖然有那麼些許給人潑涼水的意思,但這裡麵卻都是當下所麵臨的問題。

其一就是能否統一在一起作戰,會不會出現一紙命令下達,出現兩支獨立隊伍的情況。

其二也是最重要的,便是地方軍作為地方軍,會不會因為這個名頭而產生心底裡的落差感。

而李承乾對此則是這樣解釋的。

他道:「我想老師是沒搞清楚我的概念與觀念。」

「不論地方軍也好,還是正規軍也罷,他們都是我們大唐的軍隊。」

「地方軍也不是廣義上的預備部隊,平日裡負責城防安全以及駐守城池的就是他們。」

聽見這話,眾人也是一愣。

他們知道這時候才明白,原來李承乾口中的地方軍,說的是那些個守城的將士。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