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5章:帝王養成課(1 / 2)





聽聞李世民這話。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

在場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最終,還是魏征邁步出列。

他直拱手說道:「常言道,將雖勇,好戰必死,國雖大,好戰必亡。」

「出兵征戰,勞民傷財,更會使得國內勞動力銳減。」

「而我大唐建立至今,征戰幾乎從未停止過,不是在征戰,就是在征戰的路上。」

魏征直看著李世民說道:「百濟雖是小國,但總歸也是一個國。」

「若我們繼續對他們的國都下手,終究會引來旁人的不滿。」

「若是周遭列國,聯合一處,向我大唐發難。」

「就算我大唐再強,隻怕也會陷入無儘的麻煩當中。」

「而如今,百姓們才剛剛得到兩年的喘息時間,著實不宜再度給百姓們灌輸恐慌的情緒。」

魏征直看著李承乾道:「還望陛下,太子殿下,為百姓著想,為蒼生著想。」

他這倒也不是與李承乾對著乾。

隻是單純的政見不和而已。

而李承乾也明白這一點,所以當下便說道:「魏大人說的不錯。」

「常年發動戰爭,勞民傷財,等同於自己給自己挖掘墳墓。」

「但是,我也不得不說一句。」

「國雖大,好戰必亡這話得分誰說,得分放在誰的身上。」

李承乾直看著魏征說道:「旁人不說,隻說大唐。」

「從平定國內的統一之戰,再到後來,北伐突厥,西征吐穀渾,西征西突厥,東征東北部族,東征高句麗,南征南部諸國……」

「可以說,自打大唐立國以來,戰爭就從未停止過。」

「而我們大唐,也是將我們東南西北的敵人都給打遍了。」

「但是,大唐亡了嗎?」

討伐北漠時。

李承乾發現,由於這時代的農業科技落後。

從而導致國家荒廢的土地非常的多。

然後,他是怎麼做的?

他親自帶人到北漠,建設北漠農場,使得哪裡成為了如今大唐最大的產糧地,更是全國蔬菜糧食的種子來源地。

更使得現在的大唐不僅是在農作物的品類上領先列國,在產糧上更是讓人望塵莫及。

再說討伐吐穀渾。

別看哪一戰,大唐打的並不困難。

但卻也是在討伐吐穀渾之戰,成為了大唐軍事的轉折點。

在哪一戰中,大唐才發現了水路運兵,水路運糧的妙處是其一。

而更重要的是李承乾在那之後,就開始全心全意的投入到軍事當中。

先是乾字營與左翊衛的訓練方案實施到全軍。

然後又是培養全軍兵士,乃至全國民眾的民族榮譽感,國家榮譽感。

而也是在那之後,李世民召開了歷史上第一次人民代表大會。

讓他這個高高在上的君王,能夠親耳聽見,百姓們的聲音。

最後是討伐東北的戰爭。

而這在一戰當中,由於天火雷的投入,乾脆直接讓大唐進入了半火器時代,領先了世界近一千年。

可以說,戰爭非但沒有削減大唐的實力。

甚至因為李承乾的存在,這一場場戰爭還成為了大唐強盛的理由。

畢竟,他們也是通過戰爭,才發現了自己的缺點與不足之處。

而當李承乾說出這番話的時候,饒是魏征這般能言善辯的人都不免有些語塞。

畢竟,人家說的是事實。

他要是反駁的話,可就著實有些不像話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