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6章 李家與陰家(1 / 2)





苑鴛疑惑的看著李承乾。【,無錯章節閱讀】

顯然,她並沒有搞懂李承乾這句話的意思。

陰弘智不是朝廷的大臣麼?

李承乾搖頭苦笑一聲:「陰弘智和李家是有血海深仇的。」

「血海深仇?」

苑鴛更加不解。

李承乾倒也不吝嗇,一一開始講述起來。

說起陰弘智,那就不得不聊聊,陰家與李家的愛恨情仇。

李家暫且不談,之前都說過了。

這裡主要說說陰家。

一直以來,陰家都是響當當的武威大族。

要認真追溯起根源來。

陰家的崛起恐怕都要追溯到幾百年前的北魏時期去。

從北魏開始,陰家就是名門望族。

後來陰弘智的爺爺陰壽投靠到了楊堅的麾下。

在任期間,率領陰家為楊堅開疆拓土,平滅叛亂。

楊堅得到天下後,便被封為隋朝的上柱國,趙郡公,使得陰家紅極一時。

等到了陰弘智的父親陰世師時,雖門庭比起祖輩稍顯冷清。

但陰世師本人依舊還是皇家的獨寵之臣。

弱冠時,陰世師就被封為驃騎將軍,等到隋煬帝嗣位後,便被拜為張掖太守。

他先是親自領兵,抵禦吐穀渾及黨項羌屢為侵掠。

又在遼東之役中,留守涿郡,平滅盜賊,確保後勤線的安危。

事後,隋煬帝,賜他刑部尚書,累官左翊衛大將軍。

隋煬帝東巡時,授他西京留守,輔佐代王楊侑。

而陰家與李家的仇恨,就是因此而起……

李承乾慢悠悠的講述道:「當時,隋煬帝讓陰世師留守隻是其一。」

「更重要的還是讓他盯住在隴右地區頗有影響力的李家。」

「我爺爺那時候,守備太原,防備北漠突厥南下。」

「也就在這個時候,朝廷頒布了旨意。」

「令我大伯,我父皇,我三叔,前往長安接受殷封官職。」

說到這,李承乾笑了。

「雖然名義上是殷封。」

「但誰都能看出來,他這是擺明了讓我爺爺把自己最得力的三個兒子送過去當人質。」

「當時,反隋的隊伍蜂擁而起。」

「中原大地上也已經戰火紛飛,各地的農民起義軍接連不斷的攻擊朝廷的根基。」

「我父皇出言勸諫我爺爺起兵響應,我爺爺以外敵當前,屢屢拒絕。」

「可為了不被朝廷猜忌,我爺爺還是將我大伯李建成與五叔李智雲派到了長安。」

「但誰也沒想到,就在半個月後,北漠突厥突然南下。」

李承乾目光深邃的看著前方說:「哪一戰,我爺爺輸了。」

「隋煬帝勃然大怒,直接下令拘捕我爺爺以及太守王仁恭。」

「我父皇見事不妙立刻動身前往隴右募兵,做好隨時起兵反抗的準備。」

「但沒過多久,隋煬帝又遣使馳驛赦免我爺爺與王仁恭。」

「可經歷這一事故,我爺爺的心已經寒了,同時也與朝廷生了嫌隙,開始暗中籌劃起來。」

李承乾扭頭看向苑鴛說:「之後發生了什麼,你知道麼?」

苑鴛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接下來,就是耳熟能詳的晉陽起兵唄。」

「是,但也不是。」

李承乾搖頭笑道:「我爺爺是怎樣的人物,怎麼可能會因為幾個宮女和在宮闈內睡了一覺就起兵反隋?」

「他大可以將那些知道內情的人全部殺掉。」

「之後,誰又知道他做了什麼?」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