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 戰局變幻(1 / 2)

天唐錦繡 公子許 2141 字 3個月前




<b></b></div> 長孫無忌喝了口茶,溫言道:“我這身體有些頂不住,勞煩仁人兄受累了。”

宇文士及臉色很是難看,半晌才歎息著道:“這不是受累與否的問題,關鍵是我發現根本沒什麼軍事天賦……以往也看過兵書戰策,古今名將的事跡也多有涉獵,總以為當真帶兵的那一天即便比不得那些個天下名帥,可也能做到中規中矩、無所疏漏,但是此番重任在肩,才知道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兒。”

軍與政,是天下權力之核心,看是津渭分明,實則不可分割。

事實上關隴勳貴素來自詡“文武雙全”,各個都是上馬可以統軍殺敵、下馬可以治民安邦的全才。但此番長孫無忌重病,宇文士及不得不臨危受命統禦關隴軍隊,才知道其中之差彆。

帶兵不難,平常時候統禦一旅之卒操練、作戰,以他的能力足以勝任。可眼下麵臨生死存亡之危機,每一個決策都不能一絲半點的錯誤疏漏,稍有不慎便是覆亡之結局,這對於軍事素養的要求實在是太高了,他勝任不了。

甚至在他看來,長孫無忌也無法勝任……

如果關隴這邊有一個李靖亦或李勣那樣的當世名帥,或許這場兵變早就以勝利結束了,甚至退而求其次,後輩之中出一個房俊那樣驚才絕豔之輩,也不至於走到當下這等非生即死的絕境。

關隴以軍功起家,更是憑借軍隊一力襄助李二陛下逆而奪取、登基為帝,今時今日軍隊反而成為關隴最大的弱點,不得不說極具諷刺……

長孫無忌麵色倒是沒有什麼變化,放下茶杯,淡然道:“局勢至此,已經沒有多少輾轉騰挪的餘地,無非是兩軍相逢勇者勝,戰術戰略所能起到的作用已經很小,勝敗之間,皆由天定,仁人兄也不必妄自菲薄。”

宇文士及頷首:“的確如此,隻希望宇文隴能夠牽製右屯衛,使其難以增援太極宮,而咱們的軍隊又能在正麵擊潰東宮六率。”

長孫無忌搖搖頭,舉杯喝茶。

他的確有些奢望,希望長孫淹能夠硬氣一回,給自己一個天大的驚喜,但其實心中也知道這個奢望有些不切實際……長孫淹本身就不是驚才絕豔之輩,率領的又是門閥私軍那樣的烏合之眾,能夠完成“送人頭”的任務之後全身而退就算是中規中矩了,希望太多,反倒會失望更多。

不過宇文隴用兵沉穩,前次又在高侃手底下吃了大虧,吃一塹長一智,這回必定能夠穩穩的守住開遠門、金光門一線,隻要持續給予右屯衛巨大的壓力,諒房俊也不敢肆無忌憚的兵分進入玄武門增援。

門外,宇文節敲門入內,微微躬身,低聲道:“剛剛宮裡傳出的消息,虢國公已經以時局緊迫、確保安全為由封鎖了玄武門,如今,內重門與右屯衛之間已經被卻斷了聯係。”

“砰!”

長孫無忌素來城府深沉、喜怒不形於色,但此刻卻忍不住心底興奮,在茶幾上拍了一下,振奮道:“我果然沒有猜錯,陛下遺詔之中當真有關於易儲之命令!李勣遲遲不肯救援東宮,原因便在於此!”

“這是我們最好的機會!”

宇文士及也明白過來,笑道:“先前咱們便猜測李勣有可能坐視東宮覆滅、太子被廢,但後來曾一度推翻這個猜測,現在看來猜的沒錯,隻不過是忽略了李勣的動機。原本以為他是想要自己扶立一個儲君,以達到獨攬大權之目的,現在卻發現原來一切都在陛下的謀算之中。”

旋即又輕輕一歎:“陛下對於儲位乃至於皇位之執著,著實罕見。居然連遺詔之中都將此事安排妥當,否則張士貴是斷然不會聽從李勣指揮的……隻可惜啊,若陛下能夠見到太子自咱們起事之後的表現,說不定會改了主意。”

以往,包括李二陛下在內,朝野上下對於太子的印象都是“怯懦”“軟弱”,缺乏一個合格君主所應該具備的強勢與睿智,這很容易出現“君弱臣強”的局麵,導致皇權衰微、權臣當道。

那個時候,李二陛下一門心思的想要易儲,大家都能夠予以理解。

畢竟太子乃是李二陛下的嫡長子,若非必要,李二陛下又豈能忍心將太子廢黜呢?要知道古往今來,但凡被廢黜的太子,從未有一個能得善終,所以廢黜太子的儲位,幾乎等於判了太子的死刑,對於一個父親來說,這太過殘酷。

但江山穩固、萬代傳承顯然比某一個人的生死榮辱更為重要,即便這個人是太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