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 複製紅會(1 / 2)

天唐錦繡 公子許 2236 字 3個月前




<b></b></div> 帳內頓時氣氛一沉,孫仁師的顧慮是極有道理的。

右屯衛的確強勢,屢次擊敗來犯之敵,打得關隴軍隊鬼哭狼嚎、膽顫心驚,但對於當下局勢來說,卻不足以反轉勝敗。最起碼,右屯衛隻能龜縮在玄武門之外,憑借一己之力防禦這道太極宮的門戶,使其免受叛軍之攻略,並且為東宮保留最後撤退之通道。

而關隴軍隊不僅蝟集與長安城東西兩側的春明門、金光門,因為兵馬眾多、補給困難,所以圍繞著大半個長安城各處駐紮,右屯衛想要救災,勢必與關隴軍隊屯駐之地發生交織。

而右屯衛的兵力注定無論救災的心情多麼迫切,也隻能派出極少數的兵力,多了就會影響玄武門外的布防,不可能不分輕重,隻為了救災便疏忽玄武門的防禦。

叛軍的確不敢輕易攻略右屯衛大營,可若是分出少部分兵卒趕赴各地救災,豈能不遭到叛軍的報複打擊?

到時候很可能救災不成,反而損兵折將……

房俊蹙眉,他倒是將這一點忽略了。如果雙方都是正規軍還好一些,畢竟戰場之上有些事情譬如救治傷員、收殮陣亡將士遺體都是得到雙方默認的,這期間不會猝然發動進攻。

可關隴軍隊都是一些烏合之眾,哪裡有什麼軍紀軍法?

更何況救災與救治傷員、收殮陣亡將士遺體又有不同,關隴軍隊見到落單的小股右屯衛兵卒,必定嗷嗷叫著撲上去……

一眾將校麵色嚴肅,沉默不言,良久,辛茂將忽然恨聲道:“這幫子亂臣賊子,為了一己私欲,不僅將帝國禍亂至動蕩飄搖,更將百姓逼到水深火熱之中,統統該死!”

眾人深以為然,紛紛附和。

大唐開國至今,經由兩代帝王的經營,已然河清海晏、百業俱興,已可見盛世之端倪,舉國上下都相信用不了,便可締造一個煌煌盛世,大家都生活在古往今來少有的太平幸福之中。

百姓富足、國力強盛,這才催生了這一場集結了數十萬人浩浩蕩蕩的東征之戰,隻要這一戰功成,大唐帝國傲視天下的格局便算是徹底奠定,往後百年,無可撼動。

然而正是這樣一個舉國歡騰的節點,關隴門閥卻利用東征失敗的契機,舉兵起事,攫取權力,毫不顧及此舉會對貞觀以來舉國上下努力創造的幸福成果產生怎樣毀滅性的打擊。

程務挺恨恨道:“當兵打仗,馬革裹屍,即便倒在遼東戰場之上,大家也都認了!可是看看眼下,咱們自己人打自己人,每天無數兵卒戰死在關中大地之上,簡直令人痛心疾首!”

古往今來,由於生產資料的匱乏、醫療衛生的落後,人口始終是王朝盛衰最為重要的指標。

大唐立國以來國內局勢安穩,國力蒸蒸日上,人口自然隨之暴漲,但是這一場兵變無論誰勝誰負,最終關中的人口都將暴降……

房俊忽然靈機一動,擺手製止大家的爭吵咒罵。

大家看緊住口,不敢打斷房俊的思路。

半晌,房俊輕輕吐出一口氣,對岑長倩道:“抽調兩千兵卒,卸去盔甲、不配兵刃,著白衣、係黃帶,參預救災。同時,派人通知關中地域之內所有關隴門閥,此乃吾右屯衛組織之救災隊,秉承和平、慈善、救助之本意,望各方勢力不予攻擊,且期盼能夠給予必要之幫助,共同救治關中災民……誰若是擅自攻擊,則右屯衛但凡有一兵一卒尚存,必與其不死不休!”

這是他效仿“紅會”之舉,不過他自然不會照葫蘆畫瓢的依舊弄出紅色的十字去幫助彆人宣傳什麼信仰,便以華夏最為尊貴的黃色為標識,創建這樣一個救災團體。

若以後能夠延續下去,成為華夏人民之共識,倒也是一件功德無量之事,總不能讓某些教派打著“慈善救助”之旗號傳教,而後背地裡各種貪汙腐敗……沒錯,說的就是佛門。

華夏曆史上,最早成立這種以“慈善救助”為目的的組織,便是始於佛門。不得不說,這對於佛門宣傳其“眾生平等”“仁愛慈善”之教義極為有利,識得諸多受到救助的百姓感念其恩,大家標榜。

然而事實上,佛門卻是通過“募捐”這樣的手段從富戶手中募集錢糧,以之救助百姓,卻將所有的功勞歸於己身。

更有甚者,從中漁利、層層扒皮、中飽私囊……一個個慈眉善目的世外高人,背地裡卻充滿齷蹉貪婪,幾次三番的“滅佛”也並非毫無道理。

岑長倩眼睛一亮,讚歎道:“大帥真乃神人也!如此一來,參預救助的兵卒便與咱們右屯衛分割開來,再加上大帥的警告,想來那些關隴門閥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