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一百四十一章 逼問立場(1 / 2)

天唐錦繡 公子許 2175 字 3個月前




<b></b></div> 函穀關始建於東周,屢有廢建,至戰國之時,秦惠王自魏國手中奪取崤函之地,重新設置函穀關,屏蔽東西。函穀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地處兩京古道,緊靠黃河岸邊,關在穀中,深險如函,乃東去洛陽、西達長安的咽喉之處,由古至今,皆為兵家必爭之地。

一隊隊兵馬由西至東穿越山澗抵達此地,進駐城關。

丘行恭頂盔摜甲,與宇文士及一道策騎直抵城關之下,在守兵迎接之下翻身下馬,讓親兵遞上晉王命其接管函穀關的公文,驗明無誤,全軍入關接管防務,丘行恭則與宇文士及帶著數十親兵登上關城,立於城樓之上,極目四顧。

彼時已然深秋,城關設於函穀之中,兩側山嶺陡峭綿延、起伏如濤,林木蒼翠、層林儘染,秋風瑟瑟、雁唳長空。

地勢險峻,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宇文士及感歎道:“如此雄關,自可隔絕東西、屏蔽兩京,然則由古至今,破關之事屢見不鮮,可見關城雖雄,但禦敵不前者在於人,卻不在於關。”

再是雄峻的關城,總歸是要人來守,若軍伍不強、士氣不旺,一不過是一堆磚石瓦礫,難擋敵軍如潮之攻勢。

丘行恭一手按著腰間佩刀,犀利的目光望向極遠處的起伏山巒,沉聲道:“郢國公放心,吾定死守關城,直至您說服鄭仁泰前來支援的那一刻,若敵軍敢來,縱然血灑此地,亦死戰不退。”

潼關蝟集大軍十餘萬,但缺乏精銳部隊,更缺乏能夠獨當一麵的宿將,宇文士及奉李治之命,趕赴滎陽遊說鄭仁泰,一則請鄭仁泰前來鎮守函穀關,再則亦能將滎陽鄭氏綁在晉王的戰車上。

宇文士及手扶著箭垛,望著眼前峰巒如聚,解釋道:“非是殿下不信任你鎮守函穀關,而是殿下那邊更加需要你衝鋒陷陣,率領大軍反攻長安。老夫此去,即便能夠說服鄭仁泰重新出山,但滎陽鄭氏也未必願意直麵長安,反倒是鎮守函穀關會不遺餘力。”

如今山東世家與晉王互為一體、共同進退,但宇文士及豈能不知世家門閥的處世之道?再是毫無間隙的同盟,都會留下一條後路,絕不肯背水一戰。

丘行恭哂然一笑,大聲道:“郢國公放心,吾之所以投奔晉王,既不是為了富貴,更不是為了權勢,惟願能夠率軍直搗長安,有機會與房俊那奸賊再沙場之上決一死戰!若殿下當真讓吾死守函穀關,吾還不乾呢!”

“哈哈,好!不愧是吾關隴子弟,血氣昂揚、心比天高,如此老夫便放心了,這就趕赴滎陽,定要將鄭仁泰說服,將敵軍阻擋於函穀關外!”

宇文士及大笑兩聲,與丘行恭互施一禮,而後下了城關,帶著十餘扈從,策騎出關轉眼消失在蜿蜒險峻的函穀道中。

丘行恭一人立於城樓,山風鼓蕩而來,麵容如鐵。

*****

英國公府。

書齋之內,李勣與房俊對坐飲酒,一身素白、身姿窈窕卻做婦人發髻的李玉瓏托著一個木質托盤,步履款款入內,來到地席前跪坐下去,腰臀曲線優美,笑容溫婉明媚的將托盤中幾碟小菜一一放在案幾上,而後素手執壺,給二人斟酒。

眼波盈盈的看著房俊,笑問道:“兄長最近好像瘦了,可是太過勞累,飲食不佳?幾位嫂嫂也真是粗心大意,不如明日待兄長入衙當值,小妹讓人燉一些補品給你送去,好生補一補。”

房俊倒也沒有婉拒,坦然道:“最近的確忙了一些,先謝過妹妹了。”

見他答允,李玉瓏頓時喜笑顏開,用公筷給房俊碟子裡夾菜,笑吟吟道:“兄長嘗嘗這白切雞絲,江南傳來的菜譜,小妹琢磨了許久方才略得三分真味,今日親自下廚整治。”

李勣臉色不大好看,乾咳一聲,瞥了自家閨女一眼,淡然道:“二郎久未登門,今日正巧說些事情,軍機大事,不好落入他人之耳。”

如此明顯的驅趕之意,令李玉瓏大為不滿,卻也不便久留,隻得嗔怪的橫了父親一眼,對房俊嫣然一笑:“那兄長且陪著父親吃酒,小妹去煮水,待會兒給你沏茶。”

當著李勣的麵,房俊也被這姑娘如此之熱情弄的有些尷尬,笑道:“如此,多謝妹妹了。”

李玉瓏巧笑嫣然,起身盈盈退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