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當眾示愛(1 / 2)





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鬆。仿佛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襛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

這是曹植洛神賦裏對於皇嫂甄洛的描述。透過這字字珠璣,可以想象的到當年洛神的風采。而如今,這洛神賦用在甄洛身上,卻也絲毫不為過。一樣的大家閨秀,一樣的翩若驚鴻,一樣的知書達禮,一樣的傾國傾城。當然,唯獨和當年曹植所見的洛神不同的是,眼下的甄洛才不過17歲,相比曹植所見的洛神,要青澀許多。

甄洛比王河和嵐風要先進校門幾分鍾,也就沒見過剛才校門發生的那一刻。在目送國旗升空後,正要回教室,卻猛然聽見這麽一聲大喊,人微微一驚。在甄洛人生裏,還從來沒有人這樣大聲喊過她。

是他!當甄洛轉過身看清是誰在喊自己時,微微愣了下。

王河,甄洛是有印象的,同班六年的同學。不過雙方之間似乎從來沒有過什麽交集,因此甄洛對王河並不熟悉,唯一知道的就是王河從初中開始,就一直受人欺負,到高中也沒有改變。對於一個男生,被人足足欺負六年,而不抗爭,甚至是逆來順受,甄洛是看不起的。因此,在得知王河給她寫情書後,甄洛內心是格外憤怒的。認為,這種人不配給自己寫情書,當然原因並不是因為王河矮窮挫,而是因為他不是男人。

不過從小所受的教育,讓甄洛並沒有將這股怒氣爆發出來,而是我行我素,當這件事不存在。對於學校有好事者將王河寫給自己的情書散發出去,甄洛也隻是微微慍怒,隨後也就沒再放在心上。權當這是給王河的一點教訓好了。隻是隨後聽聞王河居然為此而自殺,這讓甄洛真的有點哭笑不得,一個大男人因為這件事而自殺,那自己每年不知要讓多少人自殺了。之後王皓中號召大家給王河家捐款,幫其償付高額的醫療費用,甄洛便捐了2000元。當然,以甄氏財團的實力,區區上萬元治療費,甄洛是完全可以一口氣拿出來的,不過她不屑王河這種娘娘腔,因此2000元就是她的心理承受極限。

這些事做完之後,甄洛也就將王河給徹底忘記了。不曾想,今天居然再碰見王河,而王河居然在大庭廣眾之下喊住她。望著一步一步走來的王河,甄洛微微呆了下。眼前這個王河和她印象中那個王河格外不同。印象中那個王河,處處畏首畏腳,給人一種極度自卑,極度窩囊的感覺。而此刻眼前這王河,雖然外貌沒變,依然那麽矮小,瘦弱,但走起來來,卻給人一種虎虎生風的感覺,甚至隱隱讓人有種可以依靠的感覺。

眼前的王河,讓甄洛想起一個熟悉的人來。

甄洛微微搖頭,這可是那個東亞病夫王河,自己居然拿他和自己心中那個他比,這可真是侮辱了他。想到那個他,再想到王河過往種種,甄洛心中那點微不可聞的好感瞬間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不屑。當然,這絲不屑被甄洛深深埋藏在心中,她是甄氏集團的千金大小姐,未來集團的領軍人,她不能那麽膚淺。她要做到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更要做到善氣迎人,婉婉有儀,這才不愧是甄氏集團接班人。

“王同學,你好,不知你喊我有什麽事?”甄洛微微一笑,令人有種如沐春風的感覺。

“我找你,是想要說關於那封信...”王河略微斟酌一下,緩緩說。大聲喊住甄洛,是王河早就決定的,因為他今天要做一件事,也要證明一件事。

“王同學,我知道,那封信隻是一個惡作劇,一個六年同班同學畢業前夕開的一個善意的玩笑。王同學,能和你同窗六年,我覺得真的不錯。”甄洛善解人意的幫王河開脫。至於內心真實想法,那就隻有甄洛自己知道了。不過雙目含笑,如沐春風,讓人無理由的相信這些冠冕堂皇的話並非敷衍,而是句句出自甄洛的肺腑之言。

哇,這就是甄洛,真的好善良,秀外慧中,蘭心慧質我想說的就是她了!一旁有同學驚歎。

遠處趕來的許柯,方宇和萬鴻三人,聽聞甄洛這番話,眼神亦是一陣迷離。在楚市三中,甄洛就是大眾情人,沒有人不喜歡。隻是都自慚形穢,沒有人敢將這份喜歡、這份愛說出口。

除了王河!

兄弟,你喜歡的人還真的不錯。嵐風恐怕是楚市三中唯一不怎麽喜歡甄洛的男生。當然,他並不是喜歡男人,而是他喜歡那種肉肉的,身材好的女人,甄洛固然美到極點,但身材卻略微差了那麽一點,瘦了點。但嵐風縱然不怎麽喜歡甄洛,甚至有點恨甄洛,畢竟自個兄弟鬨的自殺差點死去,就是因為這個女人。可是此刻,嵐風卻也不禁為甄洛而鼓掌叫好。能說出這番後來,真的不簡單。

可不是麽,對於王河這樣一個有如“歪瓜裂棗”一般的追求者,甄洛還能和藹可親的對待,就這份氣度和鳳儀,就令人欽佩。

要知道,對於想吃自己的癩蛤蟆,天鵝可是從來沒有好臉色的。

聽聞四周傳來的驚歎聲,甄洛不為所動,這點讚歎,她從小到大每天不知經曆多少,早已習以為常。她現在隻是想讓這件事儘快平息,別在糾纏下去,然後大家好好讀書,度過這高考前的最後一個月,然後就各奔東西。她也好去追求自己的夢想那個卓爾不凡,英雄氣概的他。

甄洛不希望王河的事,會對未來帶來任何一點影響。

按理來說,甄洛都如此說了,王河理應借坡下驢,然後這件事就此揭過。外人縱然再拿出來笑話一番,也不過是茶餘飯後的一點談資,不會像現在這般譏諷。這件事也就算了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