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邪教再臨(1 / 1)





靜悟方丈帶著官府女眷們遊覽了一下大殿,便以侍佛為由與眾人拜彆。接下來的行程很是自由,馮葭不願與那些官太太們一路,便帶著鬆槐選了一條人少幽靜的小道參觀。領著她們的小沙彌大概十歲出頭,很是活潑,一路上介紹這個介紹那個,喋喋不休。馮葭跟隨他邁上一步台階,看著他身上的黑色僧袍,眨眨眼:“小師傅,我看這來來往往的僧人中,有人穿黃僧袍,有人穿藍僧袍,也有很多像你這樣穿著黑僧袍,其中有什麼說法嗎?”小沙彌語氣驕傲:“施主,您彆看我們承恩寺隻有巴掌點大,但是寺院的僧人可不少!為了方便管理,方丈便根據我們進寺院的時間長短和個人的天賦,將我們劃分成不同的等級,除了方丈穿百衲袈裟之外,身上僧袍顏色越淡者地位越高!”說到這裡,小沙彌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自己的光頭:“我就不行了,剛來寺院沒到半年不說,又資質平平,還沒經曆過庵禮,所以隻能穿最下等的黑僧袍,黑僧袍就代表著外門僧人,隻能在外院修行!”佛法不是說眾生平等嗎,這參禪悟道還要劃分等級?馮葭第一次聽說。三個人一前一後地走上台階,小沙彌指著前麵道:“聽師兄們說貴客要在寺裡短住半個月,我們很早便將後山的禪房收拾出來了,不遠處就是,那處清幽,很適合靜養,我帶貴客去看看。”“勞煩小師傅了。”正說著,小沙彌忽然拎著袍子快跑了幾步,興奮地叫了一聲:“快看!是方丈!”馮葭順著他的視線看過去,那個穿著百衲僧衣的高大男人立在一棵槐樹下,正與一位穿著白袍的弟子說著什麼,聽到聲音,向馮葭她們的方向微笑著頷首。小沙彌立刻雙手合十,朝著方丈的方向拜了拜。馮葭也跟著頷首,目光卻不自覺地落在那白袍僧人身上,一絲異樣感爬上心頭。那人似乎覺察到了她的視線,鷹隼一樣的眼眸射過來,在方丈耳邊耳語了幾句,而後轉身走了。那人腳步輕快,是個練家子。馮葭與鬆槐對視一眼,鬆槐立即會意,對著那道白色身影,悄無聲息地追了上去小沙彌再抬頭,德高望重的方丈已經從路的另一頭拾階而下,虔誠的目送他的背影離開後,小沙彌轉過頭,卻愣了一下:“咦,那位貴客呢?”“她幫我去馬車裡取東西了,”馮葭道:“對了,你剛剛說給我們安排的禪房是那邊嗎?”小沙彌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笑著引路道:“是的貴客,我領您過去!”“你們方丈是個什麼樣的人?”馮葭跟在他背後,邊走邊問道。“我們方丈?他是一個很厲害的人!”小沙彌眼神放光,“貴客你有所不知,我們方丈在出家之前是個巡遊四方的赤腳大夫,救人無數,後來參破紅塵,在這裡落了腳,建造起這座承恩寺,應當就是十幾年前的事情!”馮葭微笑道:“具體是哪一年?”小沙彌抓抓腦袋,有些為難:“具體哪一年?是十五年前還是十六年前?”小沙彌搖搖頭:“說不清了,第一批跟隨方丈的同門都陸續離開了,應該隻有剩下的那幾個師尊級彆的知道具體哪一年了。”馮葭點點頭,站在台階上沒有再往前走,隻是看著小沙彌的手腕,終於知道,剛剛看到那個白袍僧人時的異樣感來源於哪裡了,他的手臂。他的雙臂比一般人要粗上不少,應該是苦練某種手上功法,經年累月造成的。馮葭問:“你說最先的一批的僧人基本都走了,為什麼?”小沙彌歎了口氣,有些遺憾道:“原本承恩寺不大,隻有十幾個同門跟著方丈,除了山腳下的漁村會上來拜見,基本上沒有香火,他們嫌這寺廟冷清又貧苦,便陸續離開了。”“那你說的師尊是?”小沙彌笑了笑:“那一批同門裡也有一直堅持追隨方丈的,一共三個,是我們寺裡唯一有資格穿白袍的僧人,對了,貴客見過的,剛剛與方丈說話那位就是三個人的其中之一!苦梵師尊!”原來那個鷹眼男人叫苦梵,且是師尊,地位很高。小沙彌繼續說:“後來寺院白塔旁邊那株千年紅椆木,忽然枯木逢春,恰巧那一年是咱們聖上榮登大寶的開元之年,故有傳言說咱們寺院有真佛現身,就附在那棵老紅椆木上,有靈氣護體,這才能讓它即便不澆水施肥也長勢旺盛,承恩寺也因此名聲大噪,來拜謁香火的香客們絡繹不絕!”說到這裡,小沙彌的眼睛亮閃閃的:“香火旺了,方丈並沒有用錢財去修繕寺院,也沒有給自己置辦什麼東西,而是在後山擴建了許多禪房,專門收留那些沒有戶籍的流民,或者是像我這樣,被父母拋棄吃不飽飯的小乞丐!”“那你們方丈真是個大善人。”馮葭笑了笑道。“所以我很敬重方丈!”小沙彌眼睛裡冒出奇異的光彩,“當然不僅是我!全寺院的師兄弟們都跟我一樣!是方丈供我們吃穿,給了我們一處庇身之地!我們一輩子都報答不了!”馮葭皺了皺眉,不知道為什麼,她總覺得這個小沙彌的崇拜太過直白熱烈,讓人感覺到不適。於是她換了個話題:“小師傅,你說的那個小漁村是在山腳下?可是我們從那走過來,一路上都沒有看到什麼村莊屋舍,相反,路上蓬草一人多高,不像有人生活過的痕跡。”小沙彌道:“貴客您不知道,那漁村十年前就已經荒廢了!”“為何荒廢?”小沙彌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四處張望了一下,見周圍沒有人注意,才壓低聲音道:“貴客,您聽聞過太平教嗎?”太平教,源於前朝的一個道教群體,該教的創始人巽寮自稱是蓬萊仙島的丹藥方士,可煉長生不老藥。前朝皇帝武英宗明睿,有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可惜晚年聽信方士的修仙之道,荒廢朝政,沉迷於修仙之道,不僅不顧朝臣反對將巽寮封為永夜大祭司,更是為他建造了一座長明殿,縱容他在裡麵發展信徒。按照史料記載,最鼎盛時期,太平教有十幾萬教徒,數量龐大,幾欲與軍隊抗衡,影響力不言而喻。後來武英宗因過度服用丹藥而暴亡,巽寮被人從長明殿中拉出來斬首示眾,教眾四散,從此太平教土崩瓦解。而直到長明殿被摧毀,眾人才發現,太平教所謂的修仙長生之術,實際上都是對活人挖心掏肝,行的都是非人之事,是個十足的邪教!武英宗一死,國家麵臨政權更迭,遺詔宣的是讓三皇子即位,太子便與驃騎將軍勾結欲要推翻王朝,改立新朝,更是將三皇子無情屠殺,社會發生嚴重暴亂,當時還是五皇子的徐玉台,也就是當今聖上隆慶帝帶兵撥亂反正,這才避免了生靈塗炭。也因為太平教的鼎盛時期,正是大曆數百年以來的至暗時刻,所以“太平教”三個字幾乎成了禁忌一般的存在。馮葭道:“你說的是十年前就被剿滅的那個邪教組織?”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