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糧食布局(2 / 2)





錢平一直都在收集這方麵的消息,關於鹽引的拍賣,李象和李世民可以說都是賺足了錢,之前各大家族湊錢的時候,把大量的抵押物都放到了李象的手裡,那個時候就是李象第一次割他們的韭菜。

在拍賣鹽引的時候,他們用超過實際價格兩倍的價格拍賣到了手裡的鹽引,這等於是又被李世民割了一次韭菜。

在這兩次當韭菜的過程當中,他們整個家族的財產下降了至少百分之二十,不要小看這百分之二十,對於一個龐大的家族來說,哪怕是其中百分之一也是個巨量的財產,就拿在鹽引開賣這個事上來說,李象賺到了將近八百萬貫。

李世民那邊因為缺乏商業運作,再加上沒有一個能人給他操控,所以賺的錢稍微少點兒,但也賺到了將近三百萬貫錢,這已經是相當於每年稅收的四分之一了,也變相改善了大唐朝廷的財政窘況。

“損失最大的應該是太原王家吧?”

李象想起了那個向吐穀渾通風報信的家族,他們以前就是最大的鹽商。

“殿下想錯了,在這場拍賣會當中,損失最大的是隴西李氏。”

當聽到這個話的時候,李象有些驚奇的回過頭來,李世民都自稱自己是隴西李氏,怎麼著沒有去對付太原王家,竟然是把自己家給陷進去了嗎?

“這個事情不怪任何人,要怪的話隻能怪隴西李氏的人太貪心,他們妄想以拍賣的方式拿下天下鹽商的三分之一,現在估計正在慶賀,隻等著我們的鹽上市,那他們就該哭了。”

錢平形容的十分貼切,按照拍賣會上的價格,每斤鹽必須得賣到五十錢,那麼才能夠對得起自己的拍賣價格,而且這還是最低等的鹽。

可李象把最白的那種鹽定價五百文錢一斤,下麵還分屬於好幾個檔次,恐怕鹽商就沒有辦法把最低等的定到五十錢了,中間各種等級的都會降價,按照他們的定價策略,最高等的應該在五貫錢左右。李象一下子就給他們拉低了十倍,一旦要是執到寶的鹽上市,那他們就等著賣褲子吧。

“不管是誰,他們都是大唐發展路上的絆腳石,隨時都可以把他們給踢除。”

太原王氏也好,隴西李氏也好,隻要有一家能夠在這次震蕩當中出局,那就不枉費這麼長時間的布置。

(htts://</div>read3();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