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侯君集的人(2 / 2)





程處亮有些奇怪的說道,如果要是一直待在吐蕃的話,那不管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果,功勞都已經到頂了,沒有辦法繼續獲得新的功勞,隻有跟隨大軍東征高句麗,這才是一個獲得功勞的辦法。

“要不說你們這些年輕人嫩的很,難道沒聽說過一個詞嗎?什麼叫做養寇自重呢?”

程咬金輕蔑的看了這些人一眼,李象也是一拍自己的腦袋,早知道李世民是這個想法的話,何必要把這些事兒做得那麼快呢,就應該搞出一些漏洞來才行,現在可倒好了,把自己給搞成這種樣子,想回去也回不了。

如果要是把邊境地區弄得亂一點,李世民肯定更加注重吐蕃這邊,畢竟高句麗和吐蕃比起來,簡直就不在一個檔次上,李象能夠擺平吐蕃,這才掃清了進攻高句麗的狀態,要不然李世民敢去嗎?

可惜李象想的就是快刀斬亂麻,用最快的速度搞定吐蕃,然後跟著皇上東征高句麗,這個做法是沒錯的,但你得看看皇上是什麼想法,如果皇上一心為公的話,那麼你的這個做法是做到了他的心裡,可如果皇上要打壓你的話,你跟著去就能有功勞了嗎?

“算了,不說這個了,既然已經到了現在這個層次了,那麼後悔也沒什麼用處,我總不能讓他們現在在做亂,如果要是現在做亂的話,我固然能夠再次回到吐蕃,但整個大唐已經因為高句麗動起來了,這樣大方向的調整對整個大唐不利,萬一中間要是出現任何差池,受苦的還是大唐的黎民百姓。”

李象的這個話說出來之後,在場的父子三人都對李象刮目相看,他們也算是大唐的高層了,為了自己的利益什麼事兒都能乾得出來,包括現在大唐所有的高層在內,都不會考慮到老百姓的死活,如果程咬金站在李象這個位置上,恐怕真的會讓吐蕃那邊風生水起,這樣就能夠打亂李世民的所有路子,也能夠為李象爭取到一定的話語權,可李象沒有這麼做,就是為了能讓大唐走得更遠一點。

“現在我不是你老嶽父,就當做我是一個普通的大唐老百姓,這杯酒乾了。”

程咬金是窮苦人出身,自然知道老百姓的日子過成個什麼樣子,如果要是有人能夠替他們著想的話,那麼這些人的日子肯定會慢慢變好,李象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程處亮兄弟兩個也舉起了自己的酒杯,他們在上流社會待的時間長了,對於老百姓也是越來越不重視,可是認識了李象之後,他們才幡然醒悟,原來自己以前考慮方式是錯誤的,應該把老百姓放在最重要的地方才行,隻有這樣你才能夠贏得民心,隻有這樣你才能夠走得更遠……

(htts://</div>read3();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