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終將遇孤獨》(2023.2.12)(1 / 2)

梁寒郡的日記 梁寒郡 1114 字 2個月前




文字具有治愈的能力。當我把一切不順的,想念的,放不下的人與事都寫出來,就真真切切地感到了一種入土為安的平靜感,翹起來的坎坷立刻平緩,好像在這人世裡成了形狀,守護著那份回憶。它們從我的腦與心跑了出去,給我留下了一個指針,一個地址。

讀彆人的指針,看彆人的雕塑,才知道過去發生了什麼。有點八卦嗬!見賢思齊,見賢思齊。

我發現我不會做人,原來我並不是不會做人,而是不太會諂媚。

我發現我不太會做人,原來我並不是不會做人,而是還沒消滅我的勢利眼。

我會做人,隻是還沒有時間,我還在成長。

其實我會做人,隻是於我能交流的98的人,都不在我身邊,我身邊的都是2的優秀的人。

我討厭優秀。

好了,跟隨著先生的書目錄,可以找一波作家的作品了,好多書可以看。目不暇接!

老舍先生的作品還沒看過,梁實秋,巴金等等吧!先拿個本子記錄一下。

迎風曳,楊柳最是無情。

一句話可以概括全局,甚至能把自己也舉起來,就是不要搞凡是。

人和人是不一樣的,我不找借口,不問為什麼,隻接受這天命。

心境又開闊一層,也更加熱愛追逐了。為什麼熱愛?因為相信。

讀了這麼多書,再一板一眼有點慢了,其實可以嘗試跳讀,還是功利一點,畢竟要看的太多,真的太多,吸收乾淨就要奔赴下一場山海了。

我們很像樹,活著的時候鞏固一方水土,死了,就拉去蓋房子。嘖嘖,一模一樣的。

極品的,紅名大佬是少數的,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是如此。

汙染這個概念是非常好的,書不可亂讀,如何評價一本書的好壞呢?我沒法評價啦!前後矛盾未必是不好,一氣嗬成,一馬平川,各種各樣都可以。我認為關鍵要看自己,已經度過的,形成了良好的印象的,我建議就不要去看批判這本書的書,這樣很容易破壞了我們的“好印象”,讓我們無所適從。書是充實我們的,書是拓展我們的,這兩個功能具備,就足夠了。

大的東西,放在一起是需要結構的,可以稱為結合損耗的能量。

我們的社會結構一定是越來越複雜的,畢竟要學習的方麵越來越多了。

選書的時候,隻可涉獵,不可全讀,讀多了,也就重複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